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一次教研会上,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一课,教师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定位在大部分学生已经会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数学学习活动。在听课时,有些教师表示出了一定的担心:一是担心学生都已经会做了,为什么还要教师来教,这不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吗?二是已经会了的学生就是  相似文献   

2.
朱卫 《语文天地》2013,(7):40-41
语文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时间、精力的"高投入"与学习成效的"低产出"这对矛盾,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成效呢?一、发挥预习活动的奠基作用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将预习活动作为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中解决基础性内容,便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互动。但是,部分教师仅仅着眼于应试知识点,将教学活动局限于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学习活动是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立足科学教学,于课前、课中与课外有效开展不同形式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实现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用、用中创,进而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不能够享受学习英语的过程。让学生爱上一门课,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要想让学生轻松学好英语,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所以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在教学上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行为。教师应该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自己的课上得生动、富有吸引力。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欲望就会有所改善,继而产生课堂上的参与愿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课的开始部分,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手持各种颜色的“七彩绳”,用个性化形式“闪亮登场”这一舞台情景形式,学生有的跳绳,有的手拉绳,一改过去的集合整队方式,为全课设下了轻松愉快的学习基调。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情境认知学习活动,它让学生通过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去"做"、去"尝试"、去"感觉"、去"体验"、去"反思",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主要有三个目标: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促进学生掌握更高层次的思考技能。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有五个特点:教师设置探究知识的步骤,教师奖励探究和独立思考,学生接受挑战自己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7.
李淑艳 《贵州教育》2010,(16):24-25
2010年5月19至20日,贵州省第二届小学语文优质课展示活动在遵义市文化小学举行。九位来自不同地、州、市的教师在展示活动上做课。做课教师准备充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等方面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九节课中,有的课水平较高,本色、鲜活、高效,但也有些课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8.
一、"四问一练"教学简介"课标"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校从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着手,不断探索尝试"四问一练"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引问、自学疑问、小组互问、课堂追问,当堂练习."课前引问"——课前发放导学案,设置引导性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支撑新课学习的旧知识或相关操作实验.2、学习新课的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看课本,做能做的练习;"自学疑问"——自学后,学生自己提出尚未搞懂的问题;"小组互问"——同学间的交流协作活动;"课堂追问"——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知识、数学方法进行归  相似文献   

9.
正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一位教师上浙教版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他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当"小交警"。全体学生站起来,做几个交警手势——"直行、停、左转弯、右转弯"。学生学得非常开心。教师叫停了,学生还在位置上不亦乐乎地做动作。教师强行叫停后,问学生:"刚才学了这几个动作,大家觉得累吗?"学生附和着说:"累,很累的。"教师接着引导:"你看大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3):11-1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2011年9月"学、教、做自主互动"高效课堂模式进入我校,本人有幸参与此教学模式的课题实验活动。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发现要落实此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应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摆在第一位置。本文主要以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下第四课第一框《自强人生少年始》为例谈谈在"学、教、做自主互动"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这一以"活动单为学案,活动为载体,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与《音乐课程标准》倡导的"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殊途同归。本文试以《草原赞歌》一课为例,从"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三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实施活动—检测反馈"着手,对如何运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课前思考"展开与折叠"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的学习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够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进行相互的转化。这节课通过展开和折叠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该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呢?教师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充分运用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从而整合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当前科学教师的共识。然而,在课前,怎样寻找有结构的材料?在课中,如何整合材料,使学生的思维紧密结合材料进行逐步深入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种强制、被动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认知活动,而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学习过程。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学习。故笔者打算在此以新人教版教材《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一课为例做一些探寻。  相似文献   

15.
活动教学是一种以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新型课型模式,它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把感知学习与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是一种活动教学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性、探究式、综合型的教学模式。构建高品质的活动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驾驭活动的能力;必须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还必须处理好其他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现代课程重点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主要是思维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从已有经验出发把重视结果的教学转化为重视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实现从"书中学"到"做中学".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对数学进行再创造.因此,在<认识图形>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怎样引导学生有效探究?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和材料,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使他们在学  相似文献   

18.
范远波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10):84-88,101
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包括教者的学习和学者的学习,我国传统教学相长思想只关注教者的学习,学者的学习处于教者的学习视野之外。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相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效果,学生的"长"不是教师灌输知识、规范控制下的"长",而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寻求发展的"长"。这一关注点的转变带来了教学相长思想中教师形象的演变,教师从知识渊博者转为智慧者,从传授者、控制者转为激发者、欣赏者和咨询者。  相似文献   

19.
<正>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合作学习,它要求教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给予分组,让这些组员在一起进行学习活动,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广大教师的教学参考应用。一、在作文素材收集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长期以来,学生写作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作文素材储备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文献信息与检索课(以下简称"文检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是灌输式,其弊端是造成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退化甚至丧失.文献检索课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通过"做中学"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但这一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