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使用《认知考试焦虑量表》从40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中筛选出不同考试焦虑水平的学生85名,让他们完成"寻找对10任务",进行注意稳定性实验。实验一考察特质考试焦虑对学生注意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二考察状态考试焦虑对学生注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度考试焦虑者反应的正确率最高,注意稳定性高;(2)高考试焦虑者在中度唤醒水平下注意稳定性最佳,低唤醒者反应时最短,正确率也最低。结果表明,考试焦虑与注意稳定性的关系符合耶克斯-道德森定律,保持中度考试焦虑,有利于集中注意于任务上。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廊坊市开展初中毕业与升学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已近20年,极大地推动了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实验操作方法更加规范,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校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笔者自2005年接手全市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工作以来,对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就近几年全市实验操作考试工作中的几个环节加以阐述,希望对其他地区的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75):113-114
通过实验对学生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干预,再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耐久力项目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同时对具有某方面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考试前期项目选择上的指导,从而达到合理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药理学实验考试,考核药剂专业学生操作水平及对实验现象的理解程度.方法:分组进行不同实验,分操作及实验报告两步骤完成。结果:操作部分学生均完成良好,实验报告部分出错率占总人数84%,总及格率:71%。结论:通过分组实验考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及能力;分组实验考试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并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程度,但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操作水平,故该考试形式应更多地适用于药剂及中西医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实验不但能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思路和方法 ,而且实验本身就能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从实验方案的制定到实验器材的选取 ,从实验操作到结果的分析 ,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内涵。对初中生毕业与升学进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评价不仅能有效地克服单纯以文化知识考试来评价学生的不全面性 ,而且能促进教师及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1 实验考试加快了实验室建设和仪器配备的步伐  由于多年来受旧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方法的束缚 ,以及因教育经费奇缺无力购置教学仪器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实验建设不够重视 ,实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直流平衡电桥实验是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必须掌握的实验题目之一,此实验可以作为单独的考试题目,也可以用于其它需要准确测量电阻值的实验考试中,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如果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不好,电桥不易调节平衡,同时实验中需要接线的地方很多,有的学生由于接线方法不当,影响实验完成的速度,从而影响考试成绩.本文介绍...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A0):3-4
本研究以小学5-6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学实验方法,研究评分制度、考试成绩反馈方式等成绩评价方式因素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试成绩的百分制引起的考试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等级制所引起的考试焦虑,尤其是在公开宣布每位同学成绩的情况下,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在实验基础上分析原因,并尝试探讨该实验结果对教育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8):139-140
实验操作考试不仅是评价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手段,更是促进实验教学、检查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实施与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对必做实验的要求从中选取适合高一和高二学生的实验作为考查的内容,并对考试时间、分值、考试安排等方面进行细化,同时从分项评分规则和学业水平等级、学科素养水平方面对实验操作考试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抽签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且简单易操作的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抽签方法。改进的考试抽签系统从Excel表格中读取操作考试项目及学生的信息,基于Matlab的GUI提问对话框和消息对话框与学生实现互动,增强了抽签结果的随机性。给出了随机抽签系统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实现程序代码。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抽签过程。  相似文献   

10.
考试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考试方法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现行的高中毕业会考的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是这样进行的:学生抽签得题(只抽一个题),二个或几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一个老师同时监考几组,然后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给予"合格"与"不合格"的评定。这种考试方法固然能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考查,但由于考生试题少且不统一,考生操作的机会也不相同,评定带有随意性,加上学生人数多,组考工作复杂,考试时间长,因此,它很难大面积同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科学的量化的评估。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电教…  相似文献   

11.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designing criterion-referenced items is to ensure adequate sampling of the course content. Criterion-reference test are idiosyncratic to the course being tested. The items in such tests need to be drawn from the domains of learning that take place in the course. A difficulty arises in validating any method of showing the domains of learning in relation to the tests used.The investigation reported in this paper used a method of mapping the course. This mapping method presents the course in a compact visual form. Criterion-referenced test items were drawn up using a less sophisticated method. The parts of the course which would predict good learning from the mapping were checked against the performance on items and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编问卷考察《心理统计学》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结构、特点及影响途径。结果发现,影响考试成绩的个体内部因素是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方法,外部因素是课堂教学质量、教材与课时安排、复习资料;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的性别差异显著;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复习资料对考试成绩有直接正向预测性,课堂教学质量、教材与课时安排通过学习态度或学习信心起间接正向预测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3.
零件表达方法是机械制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零件表达方法的教学方法和作业安排等进行改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省部分发达地区的重点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习领域的划分、课程的目标体系、目标统领内容的做法、教学建议、学习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程评价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所不同,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发展。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的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对影响其教学过程的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并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情况提出建议,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Interest in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student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s growing. There are many tools available to assess student learning. However, the use of such tools may be more or less appropriate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evidence related to the appropriate use of pre/post‐test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graded tests elicit a higher level of performance (better representation of actual learning gains) than ungraded post‐tests is examined. We examine whether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the questions asked (knowledge/comprehension vs. analysis/application) affects this difference. We test whether the student’s level in the degree programme affects this differen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st‐tests may not demonstrate the full level of student mastery of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that both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the questions asked and the level of students in their degree programme aff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aded and ungraded assessments. Some of these differences may be due to causes other than grades on the assessments. Students may have benefited from the post‐test, as a review of the material, or from additional studying between the post‐test and the final examina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pre‐tests can be useful in identifying appropriate changes in course material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质工程专业二学位本科生地质学基础薄弱和学习期短的特点,笔者从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调整实验安排、改变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对矿物学与岩石学的教学方法和体系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和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习方式是影响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因。对五省十多所高校2019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思政课学习方式多样,深层学习方式和浅层学习方式兼而有之;学生思政课深层学习方式多于浅层学习方式,但其学习方式有较大改进空间;不同学生群体思政课学习方式有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年级差异。尽管学生的课程观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都显著影响思政课学习方式,但深层学习方式更多受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影响,浅层学习方式则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课程观。实证研究结果为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政课深层学习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EDA技术是大学本科电子信息工程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需要较强专业基础,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延伸与期待。针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现状,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改进,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EDA技术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ports the use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asures of university student learning during teaching in psychiatry. Concept mapping, pre-and post test scores and performance in written assignment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change in personal understanding and to show the ways that the knowledge-targets of the course were achieved. The data show that: (1) Concept mapping can be used to explore personal understanding because it facilitates discrete statements of meaning. (2) These personal statements can be compared through time to assess change. (3) Specific criteria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hange from one statement to another so that the different qualities of change that occur can be made-visibl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e approach is discussed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learning theory and teaching practice. We show in particular, that prior-knowledge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learning because it affects the sense that can be made of taught material.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师学习的同课异构是教师实践知识习得的有效路径,体现了教师学习方式与内容变革的必然性。同课异构的真实性、情境性与互动性内涵及其对教师学习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然而,同课异构的现实畸变却影响了其核心精神的实现和教师学习的有效性。为此,我们要构建展现教师的不同风格、面向教师的差异发展与构建教师学习文化的同课异构,使同课异构走向"实"、"精"、"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