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先行组织者”理论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南于它通常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在介绍学习材料本身以前呈现出来,以便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故称其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帮助学习者把学习材料同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别有关的方面联系起来,以便能有意义地学习这些材料的各个部分。它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更易接受.因与学习材料关联.使学习任务变得清楚明了。这些引入的较为一般和较为概括的材料,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作为影响认知结构的变量,这不仅是研究学习与迁移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60年代初提出的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经典解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概括与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但以学习者易懂的通俗语言呈现。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3.
"先行组织者"由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结合奥苏伯尔的解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在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材料,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  相似文献   

4.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假如必须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部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习者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总之,原有的适用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利用适当相关的、清晰的和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引导性材料,因此这些组织者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通常比要学习的新材料更一般、更概括,并且与学习…  相似文献   

5.
"先行组织者"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先行组织者的涵义 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式地学习或记忆知识,奥苏贝尔主张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应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同时又高度概括了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的引导性材料,这些材料要与学生过去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其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事先学习这样的材料,通过人为的措施将其中最能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高度概括性观念"移植"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以保证学生在正式学习材料时能利用这些观念来掌握新知识.由于这种引导材料呈现在正式学习材料之前,因此它能帮助学生组织和扩充新知识于认知结构中,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相似文献   

6.
"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是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学习之前的引导性材料,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知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学习者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组织者"即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重点前置"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组织者"的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7.
"先行组织策略"是指实施基于有意义学习的小学美术"双环交互"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措施。"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由奥苏伯尔于1960年先行提出的,即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先呈现一种引导性材料,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储备,并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能借助"组织者"将学习内容的本质部分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舍弃非本质的内容。这些引进的内容,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奥苏伯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先  相似文献   

8.
浅淡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奥苏伯尔于60年代提出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这一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但以学习者易懂的形式呈现,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察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也就是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已知的知识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道桥梁。使其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两类z一.陈述性组织者。二.比较性组织者.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  相似文献   

9.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也就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材料。这种呈现的材料可以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形象化的模型或指出新旧知识之间异同的材料。因此“先行组织者”能降低学习的难度,维持学习者的兴趣,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益。我们借助这一原理努力探索在绘画教学中寻找和运用“先行组织者”,发现了“先行组织者”呈现方式在幼儿创意画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教育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学习策略,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正是由于这种引导性材料的呈现,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桥梁,巩固新旧知识。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于语文的课前导入和课后复习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学生知识之间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学教学中学习迁移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学教学中学习迁移问题的探索上海曹杨中学(200063)王雪芸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是将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概括与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但以学习者易懂的通俗语言呈现。它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根据他的解释,先行组织者是学习任务开始之前提供给学生的引导性材料,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学习任务关联。它可以是一个概念,或是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但不管组织者的形式如何,其基本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类属性学习。也就是说,通过呈现“组织者”,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一、奥苏伯尔的双重分类学习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从两个不同角度对学习方式进行了分类 ,按照知识获得的过程可以把学习分为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两种 ,按照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机制又可以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  如果把学习材料直接呈现给学习者 ,学习者不必经过自己发现就把学习内容吸收进他本身的认知结构 ,这种学习方式就叫接受式学习 ;如果不把学习材料直接呈现给学习者 ,而是让学习者自己在学习情境中进行探索 ,再把所发现的学习内容内化成他的认知结构 ,这种学习方式就叫发现式学习。  例如 ,三角形面积…  相似文献   

14.
一、第一轮复习以讲解式教学为主,突出“三基”奥苏伯尔提倡的讲解式教学要求课堂教学遵循人认知的自然顺序,先呈现概念性的“组织者”,然后呈现具体材料,同时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使之达到融会贯通。当学生的学习需要某些知识背景时,教师应当通过讲解或讲授来提供;当学生学习中有疑问时,教师应当通过讲解或讲授来释疑;当新的学习材料不能被学生原有认识结构接纳时,教师应当通  相似文献   

15.
论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和教材组织技术。它是先于学习任务而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引导性材料,它比新的学习材料有更高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按照这种技术组织的学习过程属于同化学习过程。许多研究证明,运用这种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掌握性学习,增强认知结构和知识的迁移。它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用来组织教学过程,也可以作为一种教材组织策略用来编制电教教材  相似文献   

16.
张卫星 《上海教育》2000,(11):55-57
迁移是一个教育心理学传统的命题,现代认知同化论及信息加工论付于迁移以新的内涵,形成现代认知迁移理论。这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谈如何运用现代认知迁移理论,促进有效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1.设计先行组织者,改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变量,促进学习迁移奥苏伯尔提出,应用“先行组织者”来改革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变量,以达到迁移的目的。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材料,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具有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顺序及编排,是依据文本结构技术进行编写的,教材的内容具有文本结构的特征。为了帮助中小学生把握教材的文本结构,本文对中小学教材文本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指导中小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一、先行组织设计分析先行组织设计分析是将概念图作为一种具体模型先行组织,提供给教材编写者和中小学生,以指导他们的编写或学习。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奥苏伯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组织者在呈现学习材料之前,呈现引导性材料,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理解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所需的信息。研究表明,当中小…  相似文献   

18.
正"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有两类:一类是"说明性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最初由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经梅耶等人的后继研究而得以发展.前者主张以较抽象、概括的囊括性材料给学生以适当的上位概念,再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进化原则最终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趋于协调;后者则主张以形象具体的模型充当组织者为新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但两者运用"先行组织  相似文献   

19.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是指70年代由乔伊斯等人,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倡的讲解式教学而概括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奥苏伯尔所提出的讲解式教学,是他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对人们传统观念上的讲解式教学作出的重新解释,认为符合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讲解式教学是积极的、有意义的,而非被动的、机械的。因而它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理论依据奥苏伯尔与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一样,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往往是从一般到个别,在他看来,学生的认知结构既是他所称的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而当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又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  相似文献   

20.
设计先行组织者 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行组织者”,即在课始向学生提供的引导性或背景性知识材料,由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而成,由于呈现在正式学习之前,并能对后面的教学起到组织者的作用而得名。“先行组织者”学说的首创者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后来经梅耶等人的后继研究而得以发展。前者主张以较抽象概括的囊括性材料,给学生以适当的上位观念,再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渐进分化原则,最终使新旧知识融汇贯通,趋于协调;后者则主张以形象具体的模型充当组织者,为新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在新授课中,教师经常遇到两种情况:第一,学生对新知识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