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抗癌新药的问世在全世界癌症研究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也给人类对抗癌症的伟大战斗注入了新的希望。科学家们的实验表明,这种新药成功地消灭了老鼠身上的恶性肿瘤。 这种抗癌新药可以切断恶性肿瘤的血液供应,达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科学家用老鼠做实验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通过一项新技术,使得老鼠具有了抵抗各种癌症的能力,而这个科学突破将使癌症患者有望接受无副作用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07,(8):126
西班牙马德里国家肿瘤研究中心、马德里大学、巴伦西亚大学和巴伦西亚天主教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一个研究项目显示.有两种人们已知其具有防止癌症功能的基因。当其水平提高时,还可延缓衰老。该研究小组负责人称,科学家们已知.抗肿瘤蛋白质P53(也称Trp53)及它的一种调节物ARF,参与了阻止和消除细胞损伤的过程。但新的研究证实,这两种基因活动的增加.还产生了“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它们的功能已经不限于抵抗癌症了。在对进行基因控制的老鼠进行的试验中发现,这两种蛋白质水平的增长不但可以消灭癌肿瘤.还可以延缓衰老。试验证实.使用了较大剂量的这两种基因的老鼠,比其它老鼠的期望寿命更长。考虑到罹患癌症和衰老这两个进程均与细胞受损累积有关,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了。  相似文献   

4.
第一链接     
追踪癌症干细胞癌症被认为是来自正常组织细胞或定型祖细胞。关键问题是,在后一种情况下,能够自我更新(祖细胞缺乏这种能力)的癌症干细胞是怎样出现的。现在,研究人员从通过定型祖细胞突变而患白血病的老鼠身上提取出了一组白血病干细胞。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白血病干细胞大体上能够保持定型祖细胞的基因表达特点,同时激发正常情况下在造血干细胞中表达的一组亚基因。至少这些基因中有些对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是重要的。对研发一种选择性地瞄准癌症干细胞的药物前景来说,白血病干细胞和正常血液干细胞之间的差别也许还是好消息。摘自《自…  相似文献   

5.
正南美洲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啮齿类动物—水豚。它身长1.3米,体重是老鼠的60多倍,这种巨大的体型通常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患癌风险。但是,水豚几乎不得癌症,这很令人不解。最近,科学家发现了水豚抗癌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6.
一支由10000只老鼠组成的队伍,目前被征入一场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的战争。这些老鼠由德国幕尼黑哺乳动物遗传学研究所饲养,它们的遗传基因中加入变异之后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这些变异的DNA与患者糖屎病、风湿性关节炎以及不同癌症的患者身上的DAN相类似。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10,(22):10-10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夜间睡觉时开灯可能影响进食规律,从而使得体重增加。研究人员将受试老鼠分为两组,除每天在正常日光下生活外,一组老鼠夜晚在昏暗灯光下度过8小时,另一组则在完全黑暗中度过。两个月后研究人员观察发现,在昏暗灯光下过夜的老鼠体重增加12克,在黑暗环境中过夜的老鼠体重增加8克。研究还发现,  相似文献   

8.
发现速读     
《科学生活》2007,(7):10-10
美国《癌症研究》杂志吸烟会永久性损害精子加拿大科学家最近在老鼠身上开展试验,研究发现,吸烟会导致精子细胞发生变异,而这种变异是永久性的。"一旦遗传,这种变异会在后代的遗传组成中继续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主持这项研究的"健康加  相似文献   

9.
吴晖 《世界发明》1998,(1):15-15
目前,100只澳大利亚老鼠给那些手持“大哥大”的人带来了一个恐慌的消息。因为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一组处于与手机微波脉冲相同条件下的老鼠,与另一组没有遭受到辐射的老鼠相比较,产生癌细胞的机率蔓多出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0.
人会唉声叹气,其他动物也会吗?最近,科学研究者用老鼠来做实验,有了惊人的发现。开始时,研究者每当跺一下脚的时候,就用电棍把老鼠电击一次。几次之后,老鼠就开始条件反射了,听到跺脚,就要逃避。然后研究者在拍桌子的时候,就把电棍伸出来,但并不电老鼠。多次之后,老鼠就知道,人拍桌子时,电棍就要伸出来了,它就该害怕了。但令人震惊的是,每次老鼠被  相似文献   

11.
杨晓璐 《知识窗》2007,(6):35-37
1958年4月,美国驻瑞士大使亨利·丁·泰勒收到一封由苏黎世寄来的信件。泰勒打开信件,发现里面还装有一个信封,收信人是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泰勒立即把它转交给了中央情报局。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10,(8):34-34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冰川中发现了冻结数千年的细菌,它们可能有助于人类活到140岁。 解冻白冰河世纪冻结的F杆菌之后,研究人员让老鼠和苍蝇的寿命成功延长一倍。这种细菌是检测冰川的研究人员在西伯利亚的雅库特北部地区马蒙托瓦山附近区域发现的,它们冻结在冰川中,科学家把从中提取的成分先对苍蝇后对老鼠进行了试验,结果把老鼠和苍蝇的寿命成功延长了一倍。  相似文献   

13.
科技快递     
■科学绝食有助于防病 美国科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科学绝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神经细胞受损。研究人员对接受实验的老鼠隔天喂食一次,发现这群老鼠体内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含量都低于另一群每日正常进食的老鼠。尽管有一天的绝食时间,但在可以吃东西的那一天,这些老鼠可以随意进食,因此所摄入的热量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老鼠身上培养出了一块块人体乳房组织?这种增生物将有助于研究找出癌症生长机理,然而,和人的乳房不同的是,这些增生物是平摊在老鼠的胸部上,研究人员说,除了人类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物种的乳房像人类那样悬垂。  相似文献   

15.
《百科知识》2010,(15):6-6
来自英国和挪威的一组科研人员发现,新生老鼠在开始活动前已具有方向感。这一结论很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动物,包括人类。研究人员在新生老鼠睁开眼并开始活动前将微型感应器植入这些老鼠体内。这一做法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记录新生老鼠第一次“出窝”活动时的神经反应。  相似文献   

16.
人脑老鼠     
2005年12月,一批非比寻常的“精灵鼠小弟”在美国一个研究院诞生了,它们的鼠脑中含有0.1%的人类脑细胞!这些人脑老鼠是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产物。在实验中,科学家把10万个含有人脑基因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注入两周大的老鼠胚胎中,经过两个月的观察,科学家发现,这些植入老鼠胚胎的人类胚胎干细胞虽然不是很成熟,却仍能在老鼠的胚胎中继续发育成熟,并和老鼠的干细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老鼠的新脑。这些小老鼠出生时大脑里就携带了0.1%的人类脑细胞。这些老鼠是否具有了人类的智慧呢?科学家认为,我们不必因为老鼠大脑中有了一点点人脑细胞而感…  相似文献   

17.
美国维斯康星大学的杜兰达尔博士及其同事,在做动物实验时发现,引起咳嗽、打喷嚏和其他感冒症状的一种叫做AD-36病毒,会干扰人体消化食物的正常过程,把过多食物转化成脂肪。他们将AD-36注射到实验老鼠身上,并给予和没有注射AD-36的老鼠同样的食量。结果发现,这些老鼠体重增长很快,体内积累了大量脂肪,几乎超过正常水平2.5倍。  相似文献   

18.
老鼠喜欢奶酪、鲨鱼从不睡觉、猫有九条命、大象害怕老鼠……关于动物有很多传统说法,可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很多说法并不正确,甚至纯粹是无稽之谈。1.老鼠喜欢奶酪《猫和老鼠》的制作人肯定搞错了,老鼠不喜欢奶酪。曼彻斯特都市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这种啮齿动物其实更喜欢富含糖的食物,如巧克力。老鼠的天然食物主要由谷物和水果组成,这两种都富含糖类。该大学资历较老的心理学家大卫·霍姆斯博士说:“老鼠对食物的气味、结构和味道都有反应。奶酪是一种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中所没有的食物,所以它们不会对奶酪有反应。”2.鲨鱼从不睡觉…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1月,《解放日报》刊登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消息: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3位科学家首次发现,人脑具有记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一种称为“NMDA接收器”,俗称“记忆闸门”,而且还有一种被称为CE的物质是打开“记忆闸门”的关键物质,这如同找到了“打开智慧之门的密码”。这一伟大发现,对人类是福音,因为谁也不愿意平庸。据称,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对“记忆闸门”的记忆功能进行如此细致的研究。他们在实验中采用遗传技术繁殖体内带有“记忆闸门”的老鼠,而且可以根据给这些老鼠喂养CE物质来决定“记忆闸门”的关闭与开启。研究人员发现,当“记忆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老鼠的记忆能力受到限制;但在“记忆闸门”开启后,这些老鼠又可以重新记起它们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次关闭其“记忆闸门”,老鼠又会再次忘记学过的内容。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记忆闸门”  相似文献   

20.
海阔天空     
一只老鼠身携200种病毒野鼠可以携带很多病原体,走到哪里,就可能把疾病传播到哪里。老鼠本身所携带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很多。以老鼠为载体的人畜共患的病原体,仅一只老鼠身上就不会少于200种。其中一些可以传染给人类,如鼠疫耶氏杆菌、沙门氏菌、土拉杆菌、炭疽杆菌、狂犬病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发现,老鼠具有“计划生育”的意识。当一个地区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