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15,(5):12-17
商於古道是连接"古丝绸之路"的节点,素有中国"诗歌之路""商业之路"的美誉。建设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对提升"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内涵,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宣传力度、提高旅游管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旅游服务、加快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对策,促进商於古道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市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张家口的发展规划中,旅游业是优先发展的产业,而涉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英语文化建设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张家口旅游文化中英语文化建设存在着不足,影响其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分析张家口旅游文化中英语文化建设现状,提出加强张家口市旅游英语文化建设的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张家口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的发展使区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区域文化也可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三门峡旅游产业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还只是停留在表象层面,存在旅游形象定位不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宣传不力等问题。为促进三门峡旅游产业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要准确提炼旅游形象,彰显文化底蕴;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加强组织协调管理;加强宣传促销,积极拓展旅游产业市场。  相似文献   

4.
建设卓越的企业文化是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WTO及市场竞争的根本保证.本文界定了旅游企业文化概念、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当前旅游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并就旅游业企业文化塑造路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孙萍  江海瑶 《考试周刊》2011,(59):41-42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旅游理论的建设还亟待完善。本文论述了旅游文化的内涵、特征,初步探讨了鹰潭市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宜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宜昌市旅游业必须进行发展方式转变.其转变既存在诸多优势条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因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城市;坚持龙头带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资源整合,创造旅游热点;汲取文化精髓,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服务品质,打造旅游精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管控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宜昌市旅游业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成为满足旅游市场需求、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趋势的必然选择。在分析扬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扬州文化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对策:树立独特鲜明的旅游整体形象;加快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外化;加强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注重旅游产品深度体验开发;加强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大力开发娱乐休闲产品。  相似文献   

8.
无锡大力推进吴文化、古运河文化、佛教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业呈现出从传统景观旅游到文化休闲旅游的新趋势.通过分析无锡文化资源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无锡文化资源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以提升无锡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彰显旅游业对城市发展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强,以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的地方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旅游活动正在成为倍受游人青睐的旅游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连的文化旅游无论是在形式、类型、内容,还是在规模和影响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成为未来大连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针对大连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只有采取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提升百年新城的文化气息;以"大海"为基调,突出"浪漫之都"的文化主题;以"北方不夜港工程"为契机,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借助"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机遇,提升文化旅游的信息化水平;重塑"花园城市"形象,美化文化旅游的环境氛围等对策才能实现大连文化旅游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下文化的发展日趋多元,旅游业可以利用文化的整合推动发展。文化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更是旅游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和整合的动力。通过分析多元文化的时代内涵,加强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旅游休闲的目的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促使文化旅游的整合,注重文化主体的建构,关注文化旅游的终极目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青龙古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在太原周边古镇开发中独树一帜,具有典型引领作用。通过SWOT分析,青龙古镇旅游开发目标是建成国内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定位为影视城基地;内容应该是全景式北方农耕文化民俗民情展示;结构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建议:青龙古镇旅游开发要政府重视,明确职权;规划先行,科学开发;理顺关系,协调发展;内联外引,扩大投资;调整区划,申报名镇,通过总体开发,走出一条古都太原周边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并举的典型示范之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逻辑学的概念明确化为研究视角,对旅游、旅行等旅游学基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辨析做了简要回顾,一般性地阐述了旅游生态与生态旅游、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这二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并对"休闲旅游"概念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文章认为,只有对科学技术名称概念明确化并规范化使用,才有利于旅游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追逐"朝阳"--桂林历史文化旅游30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历史起源早,文化开发早,文化密集,文化质量高,在中国的南疆撑起了一个国务院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从政治转向经济建设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桂林以山水的名望赢得了旅游业的辉煌,形成了桂林人对旅游业发展思想认识的基础。桂林发展旅游业,从山水风光旅游到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化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全面总结桂林30年进行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教训,构筑与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相称的桂林历史文化旅游体系,迎接新世纪桂林旅游业全面发展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古都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开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都广州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应该在积极保护这些古都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合理而充分地进行开发,使之成为广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关于广州城市发展史和广州的古都文化,仍有许多问题并未研究清楚,留下不少空白点,有些重大的问题甚至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而有些论断则明显证据不足,难以服众,应该深化研究古都广州历史文化相关问题。在系统开发广州古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目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编辑出版《古都广州》大型丛书,扩大宣传力度;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形成拳头旅游产品;实施多元开发战略,完善旅游线路;美化城市环境,加强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化变异机制的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对文化变异问题的生物性思考和历史学思考出发,在剖析几种系统演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文化变异的交互适应本质,并依据其发展规律,从人类学的角度阐释了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地主位文化和旅游者客位文化之间由文化冲突向文化认同、文化整合逐级演进的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台州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在开发中却存在人为破环严重,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产品开发层次低,生态文化品位不高,海洋文化产业及其设施的生态化建设薄弱等问题。生态文化视野中的台州海洋文化旅游开发应实行生态性规划与开发,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管理,深挖文化内涵,提高生态文化品位,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及其设施的生态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体验旅游视角下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开发意义、开发形式与对策,体验旅游的定义、特点、类型、开发原则和对策.体验旅游视角下,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参与性、真实性、文化差异性和市场导向的原则,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有个性化设计产品、挖掘名人文化内涵、设计场景调动旅游者积极性、策划参与项目、开发名人文化旅游纪念品、留住体验记忆、完善导游讲解系统.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新疆"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规划和文化旅游特征进行分析,充分挖掘新疆文化旅游的内涵。文本以新疆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为基础,研究了当前新疆文化旅游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建构新疆文化旅游发展具体路径,实现新疆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疆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比较单一,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还停留在观光旅游的层面。乡村旅游的最大卖点是乡土文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并就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与体验经济有着天然的对接性,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也正发生着趋向文化体验的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文化旅游地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并以此传承和发展旅游地文化,实现着文化旅游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章以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古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者体验行为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者对古镇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方式逐渐以休闲体验为主导;对古镇在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愿望日益强烈等。基于此,从空间结构优化、文化活动设计、文化内涵挖掘和协调持续发展四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下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古镇体验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