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兰花 《教育》2013,(5):48-49
人们常说,学生的成长需要关爱,其实教师的成长同样需要关爱。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关键的群体。自身没有得到足够关爱的教师是不可能给予学生充分关心的。一份关于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其中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2.
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数学课上积极运用情感教育,对改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很有必要的。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1.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理解,那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起到鞭策和激励学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需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因为教师是滋润学生生命的源泉。确立教师生命意识,是关爱教师的前提,改善教师实然生存状态是关爱教师的基础。对教师的关爱行动措施主要有:塑造教师的人文素养、关注教师的主体价值;树立以“教师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从教师的“工作体”转入教师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的出现和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缺少关爱。作为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和"心灵导师",关心型教师将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关心者。通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在实践关心中培养留守儿童需要的关心型教师。  相似文献   

5.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高尚情感的体现,它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关爱体现在对学生的了解、关心、爱护、宽容、鼓励、尊重、信任等方面,它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职业教育尤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相似文献   

6.
<正>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大的问题普遍存在,并长期困扰着我们一线教师。因此,我们需要从教育的指导思想上予以重视,从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着手研究,给予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一种特殊关爱,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一个突显的问题——重压下的后果学习压力是造成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厌学和害怕学习,出现一系列的学习心理问题。1.压力引起的不良情绪情绪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情绪就会  相似文献   

7.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高尚情感的体现,它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关爱体现在对学生的了解、关心、爱护、宽容、鼓励、尊重、信任等方面,它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职业教育尤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需要理解与关心、支持和帮助。教师用爱的方式去激活后进生,用爱的情感去呼唤他们,用爱的力量去转变他们,老师需要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一、用爱心了解后进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人为本",用爱心了解学生。尤  相似文献   

9.
关爱到底是什么?关爱即关心并赋予爱心,它主要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相互交往中的一种现象,是个体积极情感的流露。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也是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而在这种转变过程中,需要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关爱行为。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道德品质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关爱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应该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认真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教育工作,对留守儿童要更加关注,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成长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优秀少年。  相似文献   

11.
侯海阳 《甘肃教育》2014,(21):124-124
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其实,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找准学生的心理需求都很重要。那么学生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什么?答案是被重视和被关爱。教师的鼓励能够满足学生被重视和被关爱的需要,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相似文献   

12.
陈人勇 《亚太教育》2022,(3):100-102
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备受关注。为了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应用情感教育方式,在关心和关爱学生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工作期间,需要严格遵循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爱的原则,在制定科学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案的同时,为学生高效学习塑造...  相似文献   

13.
柳唯 《教师》2010,(3):108-108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教师的用心关爱,需要班主任教师的细心呵护,所以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尤其重要。笔者做了好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在这几年中充分体会到了爱心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转化品学双差的后进生,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用爱心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促使学生在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下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关注众多喜爱体育运动、有着运动天赋的学生时,教师也应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关心,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体育后20%学生。因此,教师应思考这一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积极探寻有效的改进策略,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艺术大师在制作那些巧夺天工的雕塑珍品时,需要进行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同样,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时,也需要这种精心缜密、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创造精神。学生生活在教师身边,教师应该随时关注他们的成长。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身体,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要防止政治上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教育倡导以学论教。教学中,教师要把真正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因而,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师"表演"得多精彩、如何"教",而是看学生如何"学""、学"得怎么样。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一、关注学生学习需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的需要,以需要促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8.
一、关爱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爱的孕育中成长教师的关爱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关爱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关爱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关爱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关爱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在教育活动中,每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何履花 《教师》2014,(7):40-40
正在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学生被称为"问题学生"。什么是"问题学生",有人说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其实他们只是带病的花朵,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更需要教师的精心"护理"和"治疗",作为班主任更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尊重他们的人格,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就一定能使他们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我班有个学生叫小英,她是一个性格孤僻内向胆小的女孩,记得刚进校时她就显得与众不同,平时少言寡语。只要一上课她总是坐得端端正正的,从不和别人说话,让老师在纪律上很省心,  相似文献   

20.
兰祖军 《中国德育》2013,(17):34-37
学校开展价值教育主要靠教师,教师价值素养与价值教育能力的提升是学生价值品质提升的基础和前提。一、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状况1.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比较严重据"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29%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86%的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部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严重,把从事教育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中不思进取,缺乏敬业精神,业务素质差,对工作不负责,对学生不够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