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过程中,常听到一些牢骚话,有些通讯员往往忽视过去了,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倒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一次,我与战士们闲聊时,有个人发牢骚说:“在家时,每逢生日热热闹闹,到部队服役几年了还没有过一个生日呢,亏得部队还是一个溫暖的大家庭呢!”我听后,逐个连队进行查问,全团除了九连给每个战士过生日外,其它连队都没有这样做。当晚我写了一篇《九连为战士过生日,战士更加安心服役》的稿子,被《解放军报》、《战斗报》采用了。打这以后,其它连队也都主动建立了战士生日卡片,为每个战士过生日,战士们心里象喝蜜一样甜.今年初,我在某一个工厂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27日下午,军报通联部的领导和编辑们来到驻守在钓鱼台国宾馆的警卫大队,与刚刚被武警总部授予“国宾卫士班”称号的警卫战士们进行座谈,虚心听取他们对办好军报和本刊的意见,畅谈学习军报和本刊的体会,下面刊登的是他们的发言摘要。我和军报一起成长肖德更;入伍10年来,在军旅生涯中与自己打交道最多的那就是军报了。它使我由一名社会青年成长为一名首都卫士,又由一名光荣首都卫士走上政治指导员的岗位。回顾这10年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我与军报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我的心目中,解放军报就好比军队大学校里一个无言的老…  相似文献   

3.
我 1996年调到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人武部当上了政工科长。可我这个科长是个“光杆司令”,除了日常工作,新闻报道的担子由我扛起来。总结这些年写报道的得与失,我深深感到有三点值得回味。   一是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搞新闻不热爱新闻不行,爱是前提,有了爱,才能钻进去,才能从被动到主动。我刚当政工科长那会儿,写的稿子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感到压力特别大。后来我把《新闻与成才》中“机关干部成才之路”这个专栏的文章专门编成一个册子,一遍遍审视同行们奋斗的足迹,从中受到启发。我给自己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成才”计划,…  相似文献   

4.
真正的老师     
自从几十篇稿件见报后,自己便有了什么“秀才”、“笔杆子”等雅号,不少学员前来向我请教写作技巧,并尊称“老师”,让我很难为情。压根没想到我一个不足两年兵龄的普通战士,居然会成了军校大学生的老师,心中那股兴奋劲就甭提了。直到有一天,学员队孙教导员带着几个学员一起邀请我到他们队为新学员们讲一堂新闻写作课,我这才慌了手脚。讲新闻写作课对我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我哭丧着脸去找政委,寻找救策。政委听完我的话后,微笑着问我:“小王,你能在短时间内发那么多稿件,靠的是什么?”“全靠《新闻与成才》的启发和…  相似文献   

5.
新闻窗     
三连战士都有新闻记录本本刊讯刘钢报道:沈阳军区某部三连是一个全面建设非常过硬的先进连队。有一次,连队在组织政治教育考核时,指导员鄂云发现,许多战士竟然回答不上前两天刚收看过的关于新闻联播的时事问题。这说明有的战士并没有把国内外大事牢记在心队于是,他和连队党支部一班人研究决定,连队统一为每个战士购买一册笔记本,让每位战士坚持记录当天新闻,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测。利用《新闻与成才》七年育才百余名本刊讯明守、庆*、增民报道:河南新野县人武部,从]989年始7年来一直把《新闻与成才》作为首选教材,采用集中培训和…  相似文献   

6.
连续3年被沈阳军区评为先进单位的某仓库,连续七年被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一切,均得益于被“笔杆子”们誉为“伯乐、益友。后盾”的仓库主任——刘贵臣。——伯乐。8年前的一个早春,任仓库副主任的刘贵臣,到部队与战士谈心时,发现有位农村籍战士在《前进报》上发表了一篇小稿,填补了仓库多年报道工作“撂荒”的空白。刘贵臣问政治处推荐厂这名战士,将其调任报道员,并为其订阅《新闻与成才》等业务书刊,后又送其到军区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培训,还参加了《解放军报》的函授学习。当年,这名战士即在军内外报刊见稿50余篇,荣立了…  相似文献   

7.
常常听到有些通讯员感叹:唉!上篇“豆腐块”太难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否。我也是一个基层报道员,经过多次失败和偶尔成功的实践,我体会到:有特色的主题和活生生的素材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不畏辛劳,涉足战士们火热的生活现场,就能抱到“金娃娃”。去年,我接受了报道部队抗震救灾的任务。开始我听汇报,要数据,写了几篇一般化的报道,但总觉不够味,心里很不踏实。后来细想:不涉深水抓不到大鱼,必须到救灾第一线去,到战士中间去!一种强烈的欲念迫使我奔赴现场。在震区的每一刻,我都被战士们一言一行所感  相似文献   

8.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有很多值得记忆的事情,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只有一封《新闻与成才》编辑的来信,一直展翅在我心灵的天空。每当我拜读它时,心里就泛起一股热流。它催我奋发。那是1992年底,我从燕赵一个贫困的农村,入伍来到了海滨城市烟台。一到军营,我就被战士们献身国防、刻苦训练的精神所感染,于是,便试着拿起手中的笔,把战友们这种爱军习武的精神写成了稿件。可当我把在用业余时间辛辛苦苦采写的几十篇稿子陆续寄往报社、电台后,却大失所望:稿子全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当时我好像被寒霜打过的茄子秧,整天少…  相似文献   

9.
<正>从战士报道员到中央军委机关报的高级编辑,我对新闻事业的激情之火,是从一个小火苗开始点燃的。1986年,作为基层连队的一名战士,我参加了所在部队组织的报道骨干培训班。回来后,我尝试写作,但一时摸不着门径,好长时间都没有稿件被采用。拿出战士冲锋不认输的劲头,我写了一篇又一篇。经历134次失败后,第135篇稿件终于在原济南军区前卫报“成才语丝”栏目发表,一共38个字。来之不易的“豆腐块”,给了我极大鼓舞,也让我慢慢找到了写新闻的“感觉”。从此,我一头钻进连队、扎进兵堆,寻找一条又一条带着露珠、  相似文献   

10.
看着我桌上依次摆放着自己亲手装订在一起的四大本《新闻与成才》,再看看自己几年来上百篇见稿的剪贴本,心中不禁涌现出一种感激之情。这装订在一起的四大本《新闻与成才》,就仿佛是一层层楼梯,扶我入门,使我进步,激我前行!1993年7月,我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原某部的一个连队担任排长。习惯了军校生活的我突然来到战士中间,工作训练之余总觉得无聊,好像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就试着拿起笔来写些自认为是“新闻”的稿子寄往报社,本想自己有大专文化作根基,在报纸上登几篇文章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然而,寄出去几十篇稿…  相似文献   

11.
韬奋同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秀党员,是一位勇敢的革命战士,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一个楷模,也是今天我们青年的一位导师。我认为他有两点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第一点,就是韬奋同志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他敢于为真理奋斗,不怕困难、艰险,也更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所以能够在民主革命时期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最后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不是盲从也不是趋势,更不是为了什么个人的目的,而是因为认识了真理,认识了共产主义真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是军报函授第五、六届的忠实学员。一年多来,我从一名对新闻报道一窍不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合格报道骨干,深感是函授中心这些不见面的老师对我的栽培和帮助。初学新闻写作时,时常遇到无从下笔的困境,每逢这时,《新闻与成才》都能给我指点迷津,让我从中得到启发,诱发生产新闻敏感,那种顿开茅塞、豁然开朗的高兴劲就甭提了。1993年以来,我已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刊播稿件96篇。为此,我打,加B里感谢你们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特别一提的是去年年底,我们商议把近五年来的《新闻与成才》中“我的第一篇”、“编辑说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断地有一批一批的“新战士”,加入到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中来,我便是其中之一。我文化程度不高(只念过一年高中),没有受过专门的新闻工作训练,来报社前只和另一个同志合作写过两篇杂文,做新闻工作只有三年多时间,近两年来才学着写评论。所以写这篇文章,只能是汇报学习情况,和新战友们交流一点学习体会我做报纸工作,开始是担任一般理论宣传的编辑,  相似文献   

14.
看看这两幅照片,就想到和彭泽成同志一起到部队采访的情景。彭泽成是解放军报驻海南的记者。他对部队很熟悉,每到一处,不但认识那里的干部,还认识许多战士,见面之后,谈工作,谈生活,十分亲热。开始,我以为是海南地方小、部队少的原因,不久就发现,绝不仅仅如此,而是因为他能同战士打成一片,并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因此战士们喜欢他,有的喊他“彭记者”,有的则直呼“老彭!”一天到机枪连去。我们和战士们一起吃过晚饭后,几个战士就叫阵要和彭泽成打篮球。彭泽成也不推辞,脱下外衣上了场,战士们都无拘无束地拚抢,仿佛彭泽…  相似文献   

15.
时间如梭,一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海南省档案局(馆)员工子女夏令营日。恰逢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军八十周年,档案局(馆)的领导为我们选择到海南省边防总队海警支队度过有意义的一天。乘车进入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的营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战士们的训练场。只见一个战士四肢张开被固定在一个像大转盘一样的圆轮里头,在旁人的帮助下360度地快速旋转着。据说这是为了训练士兵们的抗晕眩能力,因为战士们时常要在海上作业,面对波涛汹涌的海浪,没有良好的抗晕眩能力是根本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  相似文献   

16.
下连当兵的每一天,我感情的潮水都在放纵奔涌,常常被身边这些普通战士的质朴感动着。特别是通信员小雷的事,令我始终难以释怀。我们一行五人下连的第一周恰逢新春佳节。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和身边战士接触、交流。半天过后。相互间的陌生和拘谨逐渐被轻松和热烈的氛围所取代。战士们开始朝我们围拢,向我们打开了话匣子。从这些小我十多岁的战友口中得知,连部通信员得了一种“怪病”,  相似文献   

17.
一次选择角度的尝试肖坤友角度于传播媒介中的地位犹为重要。选准了它,能使新闻作品上一个层次。下面我将自己的一次选择角度的思维历程写出来,以求同行们指教。1今年初,我偶然得知这样一个信息:某部战士罗孝前的母亲,两年前被人从四川射洪拐卖到安徽萧县。人贩子被...  相似文献   

18.
孔乂国 《传媒》2010,(6):6-11
最近纸媒正在进入复苏期,这个复苏期有多长很难预测,我觉得两到三年是有的.我这个观点在一片唱衰声里,可能有些特别,但很多数据和现象,支持我的观点. 近几年,关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对纸媒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很多人悲观地认为纸媒大衰退甚至死亡已经为期不远了.我个人觉得从长远发展来看,纸媒整体趋势会有下降,但最近纸媒正在进入复苏期,这个复苏期有多长很难预测,我觉得两到三年是有的.我这个观点在一片唱衰声里,可能有些特别,但很多数据和现象,支持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写这个题目时,似乎和《新闻与成才》毫无关系,然而我讲的这个故事,他却真真实实地把我和《新闻与成才》联系起来。每每看到《新闻与成才》,那段往事使历历在目,让我怎么也挥之不去。因为它使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延续着一段永恒的爱。那是1992年的一个春天,我刚从鄂西南一个村庄走入军营。来军营不到两个月的我,也许是我爱看书的缘故,班长李连奇发现了我的特长,而且在一个特殊的时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为我送了一件改变我人生命运的礼物──《新闻与成才》。那天从训练场回来,吃晚饭前班长宣布了一件事,说今天晚上班里有一个“…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到驻扎在塔克拉玛干大漠深处的武警新疆兵团指挥部基层中队采访时,发现官兵们特别喜爱读《新闻与成才》,班里有的战士捧着衡闻与成才》爱不释手,争相传看。为了能使基层官兵及时看到《新闻与成才》,部队政治部门专门为基层报道员人人订阅了一份《新闻与成才》杂志,并为基层中队建立了阅览室,读报刊、评报刊阅读栏,把《新闻与成才》作为基层报道员新闻写作的八门课。近年来,指挥部举办了七期报道培训班,每期都坚持把《新闻与成才》合订本发至每人手中,作为培训课的首选内容,极大地激发了报道员写稿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