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苗圃育苗生产对地力消耗快,用草炭掺油沙土改土,增施有机肥料,确保苗木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2.
长期育苗使苗圃地力衰退,通过施用熟化草炭,施肥改土,沃土改土,绿肥改土,使土壤含较高有机质,提高了地温,保持了良好的土壤结构,对苗木生长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用技术     
改良土壤的六种途径因长期化肥施用过多,有机肥投入少,耕作不合理等原因,目前土壤越种越薄,对农作物的产量、质量有很大的制约,培肥地力已刻不容缓。地力的培肥和提高,应从改造土壤环境条件和土壤属性两个方面着手,其途径有六种: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根据制约土壤肥力提高的矛盾,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治水改土的农田基本建设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落叶松S1-1苗木的正交施肥试验,建立了苗高与N肥,新梢与N肥,新梢干重与N、P和全苗干重与N、P的施肥效应函数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施肥量下的长白落叶松苗木生物量。最后确定长白落叶松S1-1苗木的最适施肥量:N肥为0.16~0.22g/株,P肥为0.01~0.04g/株。  相似文献   

5.
更新造林时,苗木失水对苗木根系、物候、生长量、成活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测土配方施肥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蔬菜种植长期依靠化肥的高投入获得高产,但是过量肥料带来土壤养分失衡、产量提高受限、蔬菜安全品质降低、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土壤养分的均衡,达到蔬菜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温室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苗木进行了失水试验,得出结论:失水后的苗木物候期拖后,生长量减少,成活率较低。因此,在更新造林、育苗生产中要特别注重苗木的保水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咸宁园林苗圃的走访、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咸宁园林苗木产业在管理水平、生产面积、品种结构苗木质量、市场体系等方面存在问题,建议在加强政府职能、健全市场体系、制定苗木标准、打造特色品牌、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丰富品种、提高产业附加值等方面下功夫,做大做强咸宁园林苗木产业。  相似文献   

9.
对苗圃育苗中各苗龄型的当年千株成本、千株累计成本和上山苗成本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苗木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肇东实验林场杨树苗圃化学除草试验表明,要根据杂草种类和生长状况选择除草剂种类和施用剂量,在不影响苗木生长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炼苗时长带来的苗木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不同。解决油茶芽接苗移栽到容器的时间差异,成了油茶良种繁育中非常紧迫的问题。本研究在鄂西建始县开展了嫁接油茶苗容器移栽时间对比。通过移栽成活率和苗高生长统计、方差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移栽苗木生长差异显著。揭膜移栽40天成活率较高,苗高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方法栽培柑,一般要5—6年才开花结果,采用新方法栽培,第三年开花结果。具体操作方法是:一、种大苗。苗木要到2—3级分枝,才能移植。如从外地购买的苗木达不到这个标准,每亩放基肥60担左右(其中猪牛栏肥占一半以上),采用行距不少于25厘米,株距不少于18厘米的规格进行假植,使苗木达到2—3级分枝,再带土移植。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培肥措施对黔东几种土类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或粮肥轮作、间种配施化肥均能提高黄壤土类黄泥土、黄红壤土类黄红泥土和潮土类潮泥土的有机质、腐殖质和活性腐殖质含量,其中胡敏酸、富里酸也相应地增加,但以粮肥轮作、间种配施化肥的培肥效果最好。粮肥轮作、间种配施化肥还能提高土壤腐殖质的胡/富比值。各处理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土壤耕层,但以0-50cm土层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牡1号杨不同区域栽培试验,评价其生长性状和抗性性状,中牡1号杨不同地点不同林龄材积生长量较小黑杨提高32.43%~150.46%。中牡1号杨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4~9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9~15年,根据生长曲线变化趋势,估计18年左右达到数量成熟龄。  相似文献   

15.
以银杏复合园4个不同栽培层次为对象,研究苗木叶片的生长情况、生态环境、光合作用特性、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银杏不同层次起到相互遮荫的效果,各层的透光率分别为81.7%、63.4%、37.8%、29.6%。Ⅱ、Ⅲ、Ⅳ层夏季气温、叶面温度均明显降低;银杏果穗叶苗复合园空气湿度明显提高。Ⅱ、Ⅲ、Ⅳ层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是Ⅰ层的1.61倍、2.58倍和2.25倍;各层次银杏苗木叶片的生长量、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黑龙江森工国有苗圃改革及经营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工国有苗圃改革及经营管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完善育苗品种及产量结构,完善苗圃培育方向,完善苗圃经营承包方式上进行了阐述,说明强化苗圃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依托科技,促进育苗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引进的8个种源欧洲赤松、5个种源的樟子松2年生苗木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欧洲赤松和樟子松不同种源间裸根苗及容器苗高生长差异显著,种源间的分化较大;樟1、樟2、FL2及S105四个种源苗木高生长较快,FL1、S104、S101和S103种源苗木高生长较慢;欧洲赤松种源和樟子松种源出苗率相差不多,欧洲赤松当年成活率较樟子松成活率稍差;不同种源苗木的苗高、针叶长度及针叶数量3个性状间相关性达紧密程度,生长快的种源针叶长、针叶数量多。  相似文献   

19.
8个杨树品种1年生苗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徐州铜山区林业局引进的69、72、NL-105、NL-106、89、895、35和351等8个杨树无性系1a生扦插苗的年生长节律进行研究。供试无性系存在显著差异。比较结果显示,69和72在徐州地区表现最佳,895、35表现相对较差,69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895、35的129%、116%;69的地径生长量是895、35的143%、119%;72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895、35的121%、108%;69的地径生长量是895、35的158%、131%,地径指标的差异性明显大于苗高指标。本试验为进一步选择适应本地土壤、气候和水分等条件的优良杨树品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楠进行不同土壤类型、苗木生长与时间的生长关系及苗木密度与苗木质量的关系试验对比,掌握石楠育苗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石楠育苗在江川不同类型的土壤上均适应;播种时间以1~2月为宜;地苗培育密度以300~500株/m2最好,超过500株/m2时,苗木高径比差异显著,苗木质量明显降低;地苗移袋时间以播种后120~150天(5~7月)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