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朗读教学是很重要的手段。文章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当下朗读教学法使用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将初中古诗词朗读教学落到实处,使语文课堂“活”起来,让更多学生通过朗读,爱上古诗词,也希望进一步丰富古诗词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翻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我们发现古诗词占了较重的分量。这些作品都是历经锤炼和沉淀的名篇佳作。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却不浓。微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为我们引入了一股清流。利用微课,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10分钟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古诗词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内容可以从文学常识、朗读涵咏、背诵默写、翻译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让学生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智慧,是学生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针对当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教学方法策略。一、注重古诗词的朗读注重朗读,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在古诗词教学中非常重要。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大多音韵协调,节奏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同时也要让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利用朗读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当下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改善朗读教学的具体措施展开探究,希望能为老师以后的教学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会生字词。2.通过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3.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刘林 《文教资料》2009,(25):73-75
体验式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预习和导入、朗读、情景教学、感悟联想、课堂评价、自主学习、课后积淀等七个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探讨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体验式教学策略,从而创设意境、品味意象、体味古诗词中的意境之美,使学生真正愿学、乐学、勤学.  相似文献   

7.
基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现状以及古典文化传承的使命,将“晴景再现法”作为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具体应用方法加以研究,总结出其应用环节和各环节的操作原理和方法。“背景再现”是通过师生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作者以及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画面再现”是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再现作者写作的具体情景或描绘的景象;一情感再现”是通过多层次多角度朗读吟诵的形式,指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8.
<正>一、揭示:常态课下古诗词教学的流弊以苏教版第十二册《渔歌子》教学主要流程为例:1.朗读——指导读得慢一点。借助标点,读出这首词第三句的停顿和节奏。2.理解——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到的景物,连起来说说景物组成的画面。3.概括——介绍张志和生平,归纳词的主题。4.积累——背诵、默写这首词。在这个常见的古诗词教学流程中,在教学策略上,追求的是"不求甚解"的境界——不管是朗读、解词析句还是把握主题都是浅尝辄止,教学流于粗浅;在教学效果上,开始于"这一首"朗读,止于"这一首"的诵背,以单一积累"这一首"为教学最终目标。不难发现:这一教学流程常套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古诗词教学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基于课标与教材,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素养的发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实施策略是:确立初中古诗词教学素养型目标,整合结构化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内容,开展真实情境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活动,进行导向性、互动性的初中古诗词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下面笔者以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张五芳和余耀清两位同窗的同题异构课《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该活动由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研修班组织),谈谈自己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点不成熟思考。一、自主朗读课文,还需示范引领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相比,更需要加强朗读教学,这是因为文言文的生字词较多,句式较复杂,部分语句较难弄懂,学生阅读障碍较大,只有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反复朗读,才能扫除文字障碍,弄清重点  相似文献   

11.
语文朗读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基础,可以提升语文整体素质。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对朗读兴趣不够、朗读时间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分角色朗读、古诗词朗诵、训练读写能力这四方面为切入点,阐述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典故具有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的特点,古代诗人、词人经常将典故融入诗词创作,使诗词内涵丰富。做好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具体做法是课前预习、熟悉典故出处,借助典故、提高鉴赏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运用典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辛志林 《学周刊C版》2020,(11):137-138
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古诗词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传统文化等职能。基于此,特针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分别从教学目标设置及教材分析、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在初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知识的巩固,而且能简化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章通过对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意义与作用的探讨,分析微课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姜有荣 《语文天地》2015,(10):42-43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古诗词创设的诗情画意,导致古诗词教学枯燥乏味、毫无意境,学生也就很难准确理解古诗词的真正内涵。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极为不利。如部分教师"以讲代读",忽视了诗词教学的一般规律,即通过朗读感知教学。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一定要扎实抓好"读书"这一重要环节,文章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操作层面出发,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品味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朗读,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完成学生个体读书的完整过程,积极培养学生朗读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古诗词的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瑰宝,古诗词的创作更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初中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古诗词的熏陶,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素养,还能够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黄隆芳 《广西教育》2014,(29):103-103
正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把每一个句子都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让学生抄写、背诵。这样教学古诗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厌烦,教学效率也不高。古诗词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吟咏诵读,让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情境,引导学生读准、读懂、读好古诗词,做到立足古诗词教学的"三个层面",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一、直面语言,递进朗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无论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古诗词的意思,首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67):26-27
福建中考开始考查古诗词的初步赏析,所谓的"初步赏析"深浅如何把控?本文在《行路难》这一公开课后做出深入的总结与反思。依据课标要求与福建省考的形势明确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以及相对可操作的教学流程,尝试为初中古诗词教学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20.
林宝珍 《语文天地》2015,(11):37-3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要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笔者认为,应摒弃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束缚,还原诗歌本来的审美特质,适应初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遵循美育规律,重点掌握古诗词教学的“三多三少”。一、多一些声情并茂的美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声情并茂的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可感的有声语言,把静止的感情变成逼真、深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