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洋留学的中国女性,是由外国传教士携带和资助的平民女子。1870年。浙江鄞县(今宁波)一位名叫金雅妹的6岁孤儿,由美国传教士麦加地带往日本求学。1881年,17岁的金雅妹被送往美国学医。4  相似文献   

2.
从深闺走向世界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洋留学的中国女性,乃是由外国传教士携带和资助出国的平民女子。 1870年前后,浙江鄞县一位名叫金雅妹的6岁孤儿,由美国传教士麦加地带往日本留学。1881年,17岁的金雅妹又从日本转到美国学习医学。4年后,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纽约医院附设的女子医科大学,成为中国妇女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向南京进犯.在日军兵临南京城F的危机时刻,美国传教士却毅然决定留在南京.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城里的十多个美国传教士竭力保护中国难民生命财产、阻止日军烧杀淫掠、向外界揭露日军暴行,谱写了一曲壮烈的人道主义圣歌,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 C. Bridgman, 1801-1861)是美国中国观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位关键人物.在认识中国的问题上,裨治文主张客观、如实地观察、描述中国.他既反对16世纪以来西方美化中国的倾向,同时也批评当时新教传教士刻意夸大中国社会黑暗面的简单化方法.但作为新教传教士,思想深处的基督教文明至上论又使其在认识中国时无法摆脱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裨氏中国观中的两重性是其传教策略两面性在中国认识上的体现.研究裨氏的中国观便于我们进一步从纵向上把握美国中国观的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美国农学家布克与夫人赛珍珠在安徽宿州生活数年,分别在农业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为宿州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杰出的贡献。布克在宿州除了研究农业科学,还在农艺养殖及品种引进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验。如蜜蜂、奶山羊、来克亨鸡的养殖,以及番茄、草莓的品种引进与种植等等,对宿州的养殖业和食品结构,至今仍产生着有形无形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发展、生态环保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今时代,审视布克当年在宿州的农艺生涯及研究成果,对现代相关事业的科学发展,仍有其前瞻和启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895年,美国在华传教士金多士于出版关于美华书馆前五十年回顾与在华传教士印书馆活动的著作《在华传教士出版简史》(The Mission Press in China).该著述分期论述美华书馆(前身花华圣经书房)前五十年的活动变迁,勾勒出美华书馆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印刷出版业的贡献;介绍8家在华传教士书馆的情况与大英圣经公会书社等圣经书社的出版活动.金多士《在华传教士出版简史》记录的史料信息对人们认识在华传教士报刊及其印刷出版活动,进而认识中国近代出版史,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花华圣经书房系19世纪中叶来华美国传教士在华设立的第一个翻译出版机构,为外来传教士,特别是美国传教士在华进行西学翻译传播活动提供了地利人和的用武之地,它经过数十年的迁徙演变,发展成为在中国颇有影响的翻译出版机构,在晚清翻译史上不但有开来华美国传教士编译出版书籍之先河的作用,而且是晚清译坛一支不可小视的长盛不衰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8.
美国传教士卫三畏是19世纪初期来华传教士中的先驱人物之一,他具有传教士、翻译官、外交官等多重身份,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他还把中国研究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来进行综合的研究,成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先驱者,也是美国第一位汉学教授。他编写的《中国总论》,是美国汉学开端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从1830年第一批美国传教士来华到1912年清王朝灭亡,美国传教士为了在华传教.从事了一系列的世俗活动,这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美早期文化外交的发展.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对促进两国的相互了解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郭卫东 《教育学报》2007,3(3):91-96
特殊教育是世界入近世以后,人类文明形态进步的一大表征。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发展历程中实为前驱先路。先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夫妇创“澳门女塾”,部分以盲女为教学对象;继而,是英国传教士威廉.穆瑞(William Murray)于1874年在北京建瞽叟通文馆,开启近代中国正规盲教育的门扉;再有,是美国传教士梅理士(Charles Rogers Mills)夫妇于1887年在登州设聋哑学校,创中国最早的近代聋哑教育机构。自此,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将近代特殊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引入世界上残障人数最多的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