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与发展的主力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呈现出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教师队伍流动现象显著、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难以满足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出现受乡村教师的“去乡土化”、乡村教师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教师工作投入与工资收入失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破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困境,需要优化乡村教师收入结构,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使教师安心从教;定向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保证教师队伍后备来源;完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重塑“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师范教育质量下滑,一流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培训进入高原期,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学前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高等教育教师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建议国家实施"中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包括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的十个具体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示范工程、师范院校振兴计划工程、教师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化工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工程、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专项工程、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提升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民族地区理科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标准化乡村学校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多元路径进行有效破解。一是构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市级教师发展中心示范引领、多元培训机构协同供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落实推进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二是依托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全员教师在地化培训、领军型教师精准化培养,形成覆盖全体乡村教师的序列化培训体系;三是通过建立动态补充机制、建构差异化补助体系等,建立惠师赋能的乡村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改革有效助推了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乡村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师是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首先梳理教育信息化支持下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困境及国内外相关文献,接着基于西部X省的大规模调研,从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研修与培训以及信息化教学能力三个方面分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信息化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建议:筑牢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学校管理保障机制;开拓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优化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提升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强化信息化教学反思。研究结果可为教育信息化促进乡村振兴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时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全方位调研,准确把握区域内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培训需求,并以提升乡村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为切入点,以构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罗盘为载体,系统建构教师培训机制,整体提升乡村教师教学能力。一是通过开展融合培训,增强教师对能力罗盘的体认和应用;二是通过组建研修共同体,促进区域教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借力信息技术,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6.
吸引、保留和发展乡村教师是一个时代难题。打造共同富裕的乡村教育县域样本需要解决“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乡村骨干教师流失”“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受限”等问题,采取唤醒认知、职后修炼、强化交流和优化环境四大策略,从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能力及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等内容入手,不断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乡村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作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省中的县域示范,做好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价值支持、文化支持和信念支持。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军,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呈现出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之态.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使得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教师数量结构不合理、工资福利偏低、个人与专业发展受阻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合理调配编制,落实阶梯化补助和福利保障政策,建立更加合理的职评标准,加强县域培训本土化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队伍数量短缺、结构失衡、专业素养不足、稳定性较低等问题,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与质量差异仍比较明显,影响了乡村教育发展,加速了乡村生源向城性流失,进而从人才、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影响了乡村振兴。在以上问题背后,有深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的制约。当前,迫切需要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重点加强教师综合待遇、编制、职称、培养、培训等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切实推进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模式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显著的教学效果为当前乡村教师培训工作走出困境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这种培训模式符合国家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的要求,满足了乡村教师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诉求,提高了乡村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缓解了乡村学校薄弱学科专任教师紧缺的压力。在乡村教师培训工作中采用"双师教学"模式需要经过前期准备、操作实施和总结评估三个阶段。这是一种全面全程陪伴式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型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教育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了保障支持。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智库,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乡村振兴才有希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困境,阻碍了教师队伍的发展,需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政策上积极推动教师合理流动,同时从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增强教师队伍发展的外生力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来推动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