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儒家在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2.
人文奥运——中国文化在未来世界的复兴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含有深厚的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来源和基础。因此。搞好“人文奥运”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更好地展现中国悠久传统文化和新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相似文献   

3.
究其实质,颜元学说之所以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扭转乾坤的显赫地位,就在于一种“以身为本”思想决定了不是心的冥思静想而是身的行动实践成为其为学的终极宗旨,这不仅意味着一种“体育优先”的思想前所未有地得以确立,而且也是对体育所尚的“武勇”之主旨的积极推举。因此,颜元思想既代表了对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后儒“重文轻武”积弊入室操戈的大力抨击,又以其对周孔原儒的“文武相济”古老传统的回归,而对今天历史新时期传统文化再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表明了,正如当年章太炎首倡“儒侠”、梁启超发掘“中国武士精神”以期重振我们民族雄风那样,一种“援武于儒”主张的提出不失为今天新儒学构建、文化自强自信精神构建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夏坚真 《武当》2004,(1):49-51
神秘的东方古国有着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中华道学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又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当代世界科技史泰斗李约瑟博士曾说:“中国没有道学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李约瑟文集》)。他认为,中国古代科学贡献最大的是道教。作为道教的远祖老子,提出了表示宇宙本体的“道”。  相似文献   

5.
鲍建和 《收藏》2008,(12):40-44
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的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这是因为彩陶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6.
儒学是体育礼仪文化得以绵延不断的内在精神动力,能充实中国体育礼仪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内容,能丰富中国体育礼仪内容。儒家“以礼为范”、“以仁为核心”、“义以为上”、“贵和尚中”等思想,对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传播的思想、方法、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中华民族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的核心,不是一个空间位置的中心点或者中心区域的概念,而是一个以思想理念为中心的多维立体结构,思想理念是整个文化的核心.”中华文化的多元构造一方面体现在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构成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不同思想体系的多元同构.但在中国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陈旭麓对此曾指出:“凌驾于社会存在之上的,是相应的意识形态构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孔学定于一尊的格局,是历史地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1.以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武术健身市场的发展。民族的复兴首先就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我国的传统武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始终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理论、方法在数千年的流传中,经历了历史的选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际关系日益淡薄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从中国传统武术中领略到中国传统的“和谐”精神同“天人合一”的境界。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传统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家喻户晓的武林英雄、妙趣横生的动作名称,这些文化性极强的内容都可以极大地引起人们学习武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武术与儒家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冰 《武当》2003,(2):22-23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念之后,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因此,作为一脉文化,武术必然会受到儒家主流文化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儒家与武术 儒学是我国思想发展史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仅是儒学的创始人,还是将原属于“王官之学”的武学传播到民间的有功之士。  相似文献   

10.
少林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武术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少林武术文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佛学和儒学交流的产物,是中国化佛学——禅宗的产物。少林武术文化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中国化佛学——禅宗,在其文化的最深层次则体现出土生土长的中国儒学文化,传统儒学思想在少林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具体体现,但是少林武术文化又有着与儒学不完全一样的指导思想,具有自己的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术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武化”与“文化”──中国体育的土壤特征与气候流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化”与“文化”──中国体育的土壤特征与气候流变李力研(国家体委科研所)中国文化,滥觞于商周,成型于先秦。作为文化之一种的中国体育,亦复如此。先秦时期,通常是指著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它与同时期希腊的鼎盛时期──即罗素说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阴阳合谐”的儒学思维方式,对中华武术的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作一探究,提出了传统儒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华武术的思维导向。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秦汉历史是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历史。“大一统”是这个时代的命脉和灵魂,它给予这个时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幻想与激情,也让中国从此围绕着“大一统”主题而演绎着一代代的风云史诗。中国因秦汉而为世界所瞩目,世界也从秦汉为中国所认知。这一切,均赋予秦汉时代审美文化以鲜明的历史个性。二、秦汉乐舞文化的审美特征在普遍的审美文化形态上,秦汉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它所表现出的一种“大美”气象。“大美”者,高大、宏大、博大、壮大之美也;而所谓“气象”,从直观上说,它指某种景象、情状、态…  相似文献   

14.
传统体育养生研究中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文化研究的失衡是“斯诺命题”的次级表达,具体表现为技术主义与非人格化倾向日渐凸显,而社会文化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社会文化层面的关注,不仅难以理解传统体育养生在国家与社会、中国与西方国家中的互动问题,而且也不利于从历史维度去认知人、生命与健康的相互关系。有鉴于此,汲取新文化史“注重文化分析与微观研究、关注日常生活和底层民众、强调符号和意义的深度阐释”等方法论启示,为传统体育养生研究的“社会文化向度”探索新路径,以增益传统体育养生“科学与人文”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传统哲学对体育观念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既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又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人不仅是运动的主体,人还是文化哲学、历史传统的载体。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克罗齐的历史文化观。历史的发展总是以当代现实为暂时的终结,而当代现实总会有历史或深或浅的“投影”。体育运动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文化的组成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武术进行剖析:它是中国历史演进的活文化传统的见证,是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时代,针对中国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三条基本发展策略:武术发展要坚持以文化为本的发展策略;要加强理论研究;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相似文献   

17.
先秦养生思想对传统体育观念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传统体育观念是在早期众多地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主干,但儒学在战国时期稷下学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升华过程。先秦时期的养生思想非常丰富,道家思想、儒学思想与齐文化中关于人的修养观念在基本思维出发点上有着鲜明的一致性,但具体的方式方法却背道而驰。这正是在战国稷下百家争鸣的环境当中形成的。道家提出的运动养生观念,儒学对于人的个性品德修养的许多理念,都应当是稷下学对诸子百家思想全面整合的结果。道家的运动养生观念的产生受齐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繁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体育文化。中华体育文化的传统因素及其价值如何?这是历史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值得认真探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刚健自强,文武兼备,日新又日新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促使传统体育蓬勃发展,呈现了百花竞艳的繁荣景象。中国文化有刚有柔,刚柔争胜而相济。《易·系辞》:“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一书,它的作者设卦时,就是“观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武技,然而很少国家的武技具有套路的运动形式,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辐射到的几个东方民族的武技偶有套路形式,但其发达和显扬程度绝对无法与中国武术相提并论。相对世界上其它武技而言,套路运动形式是中国武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它是武术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形成的特有运动形式。传统文化重“道”的特点对各个领域都有影响。古代习武之入将技击实战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提炼,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编排,从而形成了简单的套路,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程式,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追求“道”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关于全运会的"另类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运会期间一家电视媒体曾辟出一个栏目叫“新新九运”,于是就有了“新新”的关注,“另类”的思维。“新新”、“另类”是时下颇为时髦的一个说法。有学者将其归入现代化向后现代化过渡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新新文化是以新新人类为主体的体现个性自由和多元价值取向的亚文化形态。……从本质上说它是从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的一种过渡形态。”夏先生还认为“后现代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或一种形式它不以反对现代化为己任而宁愿以挑战它及其假设的形式来发展它从而使它成为一个更加符合实际、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