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艳梅  郭敏  方梦然 《科研管理》2006,40(12):144-154
本文研究实体经济的风险承担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显著加剧了股价未来的个股崩盘风险,但会降低崩盘系统性风险;其次,企业创新性投资活动具有独特性,能够降低代理冲突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承担与个股崩盘风险的相关性,而一般性资本支出则影响有限;再次,代理成本过高的公司中,创新性投资活动缓解企业风险承担与崩盘风险的正向关系的作用更为明显,一般性资本支出行为则容易作为代理冲突的表现,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与崩盘系统性风险的负向关系;最后,低流动性公司中,创新性投资活动对企业风险承担与个股崩盘风险的关系有积极作用,而高流动性的公司中一般性资本支出对于降低企业风险承担和崩盘系统性风险的负向关系更突出。上述结果表明,实体经济的风险承担行为对金融市场存在影响且因投资类型的不同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崩盘风险和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等领域的研究,对促进企业创新性活动和维护市场稳定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研发活动与股票市场的互动关系,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话题。采用2007-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研发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结论表明:(1)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显著增加了下期的股价崩盘风险,且研发投入的崩盘效应仅存在于过度研发的上市公司。(2)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会显著抑制研发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而管理层持股比例并未影响研发投入的崩盘效应,可见大股东监督机制有效,而管理层激励机制失效。(3)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通过现金持有和避税两种渠道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且研发投入的崩盘效应仅在聘请非四大、现金持有量较低以及非高新技术的上市公司中显著。结论拓展了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丰富了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和防范研发投入引起的相关风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及其波动性的增加会显著加剧股价的崩盘风险;进一步,投资者情绪通过影响股价同步性,进而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层面投资者情绪会显著增加股价同步性,而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分投资者类型后发现,在一定情绪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张丹妮  周泽将 《科研管理》2021,42(5):94-101
本文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探讨企业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商誉价值越高,企业所承担的股价崩盘风险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商誉计提减值准备的企业,商誉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弱;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以上结果为商誉对资本市场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商誉价值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股权结构与创业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50家创业企业为样本,从投资回报、获利性和成长性三个角度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及其参与特征和创业者及其参股情况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及其参与期限对创业投资绩效和获利性具有负向作用,而对成长绩效无明显影响;而通过增加相对持股比例赋予风险投资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投资绩效和获利性的提高,但同时会显著降低企业的成长性.针对创业者参股情况的影响作用,发现企业负责人作为第一大股东或持有高的股权比例将显著提升企业投资绩效和获利水平,但是对成长绩效无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艳梅  郭敏  方梦然 《科研管理》2019,40(12):144-154
基于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数据,从崩盘风险的视角,本文研究了企业风险承担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实体经济的风险承担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崩盘风险有正向作用,并因投资类型的不同存在差异;企业创新性投资活动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降低企业风险承担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关系,而一般性资本支出则影响有限;代理成本过高和低流动性的公司中,创新性投资活动的作用更为明显。最后,本文对促进企业创新性活动和维护市场稳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越冬  严青 《科研管理》2019,40(8):101-112
文章基于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假说"和"道德风险假说",利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作用是"抑制"还是"放纵",结果发现:(1)风险投资能"抑制"被投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且随着风险投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更加显著;(2)采用分组检验的办法,发现在风险投资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其对内部控制缺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风险投资持股比例低的样本中,风险投资对于内部控制具有不显著的"放纵"作用;(3)文章还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会削弱风险投资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抑制"作用;(4)不同背景风险投资对内部控制缺陷的作用不同,政府背景和企业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企业背景风险投资的"抑制"作用显著,而独资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内部控制缺陷具有不显著的"放纵"作用。  相似文献   

8.
信息传播有利于风险投资克服信息不对称性和项目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至2015年CVsource数据库中风险投资数据,本文研究风险投资网络社群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网络社群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项目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影响,经验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分别在项目信息传播和经验信息传播与投资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另外,吸收能力显著负向调节知识获取对投资绩效的正向影响。上述结果意味着,信息传播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投资绩效,而且可以通过知识获取及吸收能力对投资绩效产生间接作用。利用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框架,本文论证了信息传播对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机理,并且为风险投资网络社群行为优化以及投资绩效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探讨了风险投资的声誉对被投资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关注了风险投资的政治关联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以2009—2013年519家IPO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基于认证功效和监督功效,风险投资声誉对被投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投资的政治关联降低了被投资企业绩效,并且在风险投资声誉与被投资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厘清风险投资、企业风险承担和企业创新投资决策间的关系,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增强企业创新积极性,促进我国创新创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家、风险投资与银行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基于2007至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情景转换回归”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说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风险投资能够促进企业风险承担;高持股比例、联合投资、高声誉风险投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减轻企业融资约束是风险投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重要渠道。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将刺激企业研发和技术并购,企业风险承担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夏清华  乐毅 《科研管理》2021,42(7):189-199
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研究结果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本文选取2009-2018年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708家企业为样本,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视角,构建创新生产模型研究风险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有显著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有负向作用;风险投资金额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企业创新产出则没有影响。进一步的检验揭示了研发投入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和创新产出之间的中介效应,企业创新产出主要源于风险投资机构数量累积效应下的企业研发投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具有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创业者个人特质、社会资本与风险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东  李强  曾勇 《科研管理》2010,31(6):65-72
摘要:考察创业者个人特质和评估其社会资本对于风险投资的项目决策至关重要。本文以110家高科技创业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者社会资本较之其个人特质更加可能影响风险投资是否参与投资,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尤其是政治关系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创业者受教育程度和国外经历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可能性无显著影响,创业者人数越多,越不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13.
成力为  邹双 《科研管理》2019,40(7):215-223
准确评估风险投资的进入时间、技术偏好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指导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与进入创业企业的时间联系,考虑其技术偏好,构筑了“风险投资进入时间--技术偏好--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影响”逻辑链条;并以2009-2012年创业板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PSM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进入的风险投资的技术偏好及其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得到:上市前1年内进入的风险投资的技术偏好不显著,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动态促进作用不显著,无论是突破式创新还是渐进式创新;上市前1年以上进入的风险投资的技术偏好显著,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动态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且对渐进式创新影响的持续性和程度大于突破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胡永平 《科研管理》2022,43(3):117-124
   以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前后3年数据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IPO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和不同融资依赖企业IPO创新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实证结果表明:IPO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下降,且外部融资依赖企业IPO后创新投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内部融资依赖企业,因为外部融资依赖企业风险投资参与比例和持股比例较高,IPO后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负影响显著,体现了IPO后企业高管和投资者在市场短期盈利压力的“短视”行为。这为科创板市场弱化短期盈利的监管以强化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苟燕楠  董静 《科研管理》2014,35(2):35-42
风险投资是为科技企业和创新活动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本文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从研发投入还是从专利数量上来看,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表现要显著好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资本背景和经验背景不同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公司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以及混合资本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机构的经验越丰富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越积极。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转型时期面临提质增效压力的中国制造企业,基于创业板2009-2019年的制造企业面板数据,探究创业投资对于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耐心资本与专家赋能属性的创业投资股权参与,缓解了制造企业的创新资源约束,促进了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的财务资源与智力资源的配置力度;在作用路径上,创业投资通过加强股权制衡、参与董事会决策等中介路径,对激励制造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发挥了积极主义投资者的角色作用;那些所处环境具有高度动态性、市场竞争激烈、接受政府财税扶持较多的制造企业,.创业投资的创新资源支持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的决策参考和政策启示为:制造企业应主动进行对外融资营销、加强与专业创业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增强获取和配置创新资源力度;创业投资机构应切实秉持服务创新创业的使命,持续提升支持制造企业创新的专家赋能水准;政府职能主管部门应营造创业投资机构多样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运作的制度环境,引导创业投资更多地流入转型升级的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