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歌曲是学前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但其创编活动却未有效地开展。儿歌创编活动开展的局限性不仅体现在教材建设的薄弱,更有课程设置上的缺失。此项课程或者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系统理论学习,还需多门音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素材、经验的积累以及创作实践环节的指导。多种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是提高幼儿歌曲创编能力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黄苹 《广西教育》2022,(4):94-96
本文论述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音乐创编能力的重要性,并聚焦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给出可行性操作建议,包括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融入音乐元素、让音乐创编随时发生,优化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培养幼儿音乐创编意识,拓展音乐自主游戏、培育幼儿音乐创编能力,利用本土民间艺术资源、让幼儿感受民歌创编趣味等。  相似文献   

3.
翁颖慧 《生活教育》2012,(16):86-87
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是幼儿学习音乐重要的途径之一,要让幼儿去快乐地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演音乐、创编音乐,和同伴相互合作、相互分享音乐所带来的快乐,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让幼儿在音乐的天空中快乐飞翔。  相似文献   

4.
幼儿音乐学习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其感染教育孩子的关键在于情感体验的教育。所以,在开展音乐活动时,教师要运用各种途径,加强音乐学习的情感培养。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是将音乐活动内容融入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通过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国威 《教师》2013,(26):116-117
学前音乐教育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审美素质、提高幼儿智力、塑造良好个性以及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所进行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本文就学前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作用和幼儿音乐发展特点,以及幼儿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音乐素质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学前教育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舞蹈作为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能使幼儿的创造力在美的环境下得到开发和培养。幼儿最早的舞蹈始于胎腹中有规则的律动 ,出生后 ,随着听觉的发展以及动作协调性的增强 ,幼儿的舞蹈接受能力、音乐听觉、节奏感、舞蹈记忆等舞蹈才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的动作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舞蹈是幼儿的内在潜能 ,若能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发幼儿舞蹈潜能 ,并将这种能力潜移默化于幼儿的各项活动中 ,必然会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创编和设计可供幼儿活动和接受的舞蹈作些初步探讨。一、创编幼儿舞蹈的前提是要了…  相似文献   

8.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活动构成的重要条件之一,音乐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的一种。幼儿园音乐活动将音乐、活动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音乐、理解音乐。音乐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同时也获得情感教育上的陶冶。所以,音乐游戏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活动,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艺术教育领域中的重点内容。其主要功能起到发展幼儿音乐素养,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将游戏的元素融入幼儿音乐活动之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本文将针对游戏取向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游戏取向音乐与教学活动的开展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音乐创作活动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创作活动,这种活动推崇让幼儿接触音乐、了解音乐,通过把玩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何引导幼儿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呢?我们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入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 音乐活动中的节奏乐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节奏感、生动活泼的演奏形式深受幼儿喜爱。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选择已配好节奏的乐曲给幼儿练习。对于已有节奏乐基础的中班幼儿.如何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成为一段时期来我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重点。但是.此时期的幼儿能否在感知乐曲的基础上进行节奏创编呢?这也令我闲惑。本学期,在我班开展“欢欢喜喜迎奥运”的主题系列活动期间,我节选了幼儿已接触过的乐曲《绿色奥运之风》的第一部分作为活动材料,开展了一次新型的节奏乐教学活动。该曲是一首进行曲性质的曲子,  相似文献   

12.
王向荣 《文教资料》2009,(35):101-102
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音乐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中孕育着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多种因素,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切实开展音乐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园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兔party     
设计意图 《兔子舞》(《RABBIT DANCE》)是一首旋律欢快优美、节奏鲜明、音乐意象突出的流行乐曲。其主旋律部分能增强中班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节奏感,其rap说唱节奏部分则有助于中班幼儿自由并有所创意地进行表现。因此将其作为中班音乐活动内容,较为适宜。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创设舞会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同时整合艺术、健康、社会等领域内容,启发幼儿基于音乐意象的联想,学会合着节拍结伴或自由舞蹈,并乐于尝试自主创编动作表现音乐感受,使幼儿增强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巩固蹦跳技能和方位感,同时培养活泼开朗、乐于合作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4.
竹乐器既简单,又易操作,把竹乐器运用在音乐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节奏能力、音乐律动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它有即兴的创造能力,能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合作、配合,体验音乐美。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挖掘幼儿在活动中的实例,研究幼儿园自制竹乐器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良好的音乐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5.
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就要创设情境教学,充分挖掘音乐内容中蕴含的游戏素材,从幼儿兴趣入手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多元设计。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要以幼儿为本,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要改变以往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我们可以让幼儿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旋律、表现音乐,体验快乐情绪;通过让幼儿创编歌词、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通过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规则意识、良好情感,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进行音乐教育,发展其音乐素质和能力的良好时机。在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教给幼儿有关歌唱的、听觉的、活动的、弹奏的等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技巧,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音乐智能。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应该通过多元化活动创建积极健康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从分析多元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实践对如何在多元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9.
陈秋英 《快乐阅读》2013,(27):23-24
创造性律动是指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身体动作的一项活动,也是我园主课题研究中的一项核心研究内容。在创造性律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重视的是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自主创编。笔者在开展创造性律动教学时,主张创造应该建立在快乐有趣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热情,感受创造乐趣。因此从幼儿立场出发,营造愉悦的氛围、创设美妙的情境、开展有效的评价,在教学中引导幼儿开展快乐的创造活动,积极探索进行动作创编,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策略一】闲情逸趣策略解读:幼儿动作的创编不是一  相似文献   

20.
邓海红 《成才之路》2011,(36):96-I0021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准确地表现节奏,这对推动幼儿音乐感知的发展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