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写作人称与指代人称常被混淆,其实二者根本不同。指代人称,意即指示替代具体个人的称谓,反映的是人际关系。指代人称按其施指主体与受指客体的不同,可分为第一人称(自称)、第二人称(对称)和第三人称(旁称)。第一人称表明主体和客体是同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在实际使用当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人称之间的敬谦程度的使用情况入手,运用职场中生动典型的事例分别分析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及第三人称和第三人称这四种授受关系之间敬谦程度使用的情形,最后发现并总结出授受动词在敬谦程度上的规律.本文对正确理解和恰如其分地运用授受动词的敬谦程度很有帮助,使人们对授受动词的敬谦程度的把握有一个宏观和和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语言中的人称代词,其基本作用是称代确定的人,并因此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实际语用中人称代词与句子会产生相互影响:一方面受特定语境的影响,人你代词的称代作用会矛口称代对象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人称代词不同,也会对句子的表意产生影响。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在实际使用当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人称之间的敬谦程度的使用情况入手,运用职场中生动典型的事例分别分析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及第三人称和第三人称这四种授受关系之间敬谦程度使用的情形,最后发现并总结出授受动词在敬谦程度上的规律。本文对正确理解和恰如其分地运用授受动词的敬谦程度很有帮助,使人们对授受动词的敬谦程度的把握有一个宏观和和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写作理论将人称分为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这本来是很清楚的。可是近年来,人们对叙述中是否有第二人称的问题发生了疑问,多数意见否定有第二人称的存在,有一本高校写作教材这样写道:“在叙述中,有时会有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出现,这是不是第二人称的叙述呢?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不是。我们同意后一种意见,……实际上凡第二人称代词出现的地方,不过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  相似文献   

6.
通常指代“谁”(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的代词是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In)与汉语不同的是,在英语中人称代词有主格与宾格之分。 主格即做句子主语的形式。人称代词主格形式常常位于陈述句之首,请看表格: 1.人称代词(主格)又称一遨单数复数第一人称I飞、e第二人称youyou第三人称he,she,itthey宾格即做宾语的形式。人称代词宾格形式常常位于动词与介词之后,请看表格: 人称代词(宾格)又称~一竺单数复数第一人称』11eUS第二人称youyou第三人称him,her,itthem 指代属于“谁的”的代词是物主代词(Possessiv。Pronoun),即“我的,你的,他…  相似文献   

7.
谈“人称”     
本文所谈的人称,就是指用某种人称去写作的“人称”。即我把“我”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一人称;我把“你”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二人称;我把“他”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三人称。  相似文献   

8.
朱绪芹 《考试周刊》2010,(25):28-30
人称代词是任何一门语言里必不可少的元素。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在人称代词这一领域里.基本都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类。但其用法却不完全相同。日本同中国一样,被认为是一个礼仪之邦。日本人语言的委婉性在其交际过程中随处可见,尤其是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更是别具特色.除了使用人称代词之外.根据不同场合.还可以通过使用敬语或某些特定称呼、相关动词来体现。  相似文献   

9.
称代作品中的人物有三种人称代词:我(第一人称)、你(第二人称)、他(第三人称)。作品的人称叙述形式则只有两种,第一人称的叙述形式和第三人称的叙述形式,通常也称为第一人称形式(的作品)、第三人称形式(的作品)。目前有一些同志把这两个概念弄混淆了,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同志根据作品中作者直呼作品中的人为“你”,就认定这是“第二人称的叙述形式”。在《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中,作者毛岸青、邵华向读者诉说了杨开慧同志牺牲时的悲壮情景,激  相似文献   

10.
很多学者对广告标语的研究颇有兴趣,有学者从应用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广告标语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了研究,但是几乎找不到从元话语的角度来研究广告标语的文章。因此,该研究尝试应用元话语理论来对广告标语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分析,所选取的510条广告标语均来自网站。对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指示语分别进行统计,然后应用元话语中的自我提及语和涉入语来对其中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指示语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二人称指示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第一人称指示语,而第三人称指示语出现的频率远远低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指示语。同时,在具体语境中,包括听话人的we(inclusive)被划分为涉入语,而自我提及语的I也可能充当涉入语的作用。因此,研究认为元话语的划分离不开其所处的具体语境,这对理解和翻译含人称指示语的广告语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临海方言属于吴语台州片,人称代词系统较为复杂,口语中包含兰身人称代词12个,话题人称代词6个;并且临海方言第一人称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基本不区分排除式和包括式,其复数标记“侬”来源于“人”义语素,而其他适用于三身人称代词的复数标记则与表大量的量词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2.
《英子文友书简·英子作品选》收录了上世纪30、40年代巴金等文学家给英子(王任之)的百多封信件和英子本人的部分作品。信件内容涉及文学、人生以及关于时局和鲁迅等的看法。也表达了文学家们对徽州的向往及对徽州历史文献的重视。英子的作品也是迄今见到上世纪30、40年代微州作家参与左翼文学活动为数不多的创作。这些都是徽州现代文学研究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3.
商务英语信函是各国企业之间商务往来的重要沟通方式,一封得体的信函传达出的不仅是商业信息,还传递了一种信任和礼貌.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六大准则”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恰当运用,极大助益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和越南语的称谓语系统中,人称代词是差异最大的称谓形式。汉越人称代词一般都可以分成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现代汉语最常见的人称代词有"你"、"我"、"他"、"她"及其复数形式。越南语人称代词有专用类和借用类,光专用人称代词就有十多个,其复数形式很复杂。在使用方面,汉越人称代词都受权势关系、礼貌原则的限制,但是受限制的程度不同。论文主要基于汉越人称代词形式和语用的分析指出两者的异同并提出汉越人称代词互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调查分析了作者自建语料库中从英国教育中心中国成都分中心语料库随机收集的60篇留学推荐信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语料分析发现,留学推荐信中大量存在元话语,其中互动元话语的比重远远高于交互元话语。并进一步证实各类元话语对于留学推荐信在帮助建立推荐人与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帮助中国推荐人传达劝说信息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求职信文本时,体裁分析理论和语域理论可以相互补充。中国理工科毕业生的求职信和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信在语步上拥有不同的体裁结构特征,而在特定的体裁结构内部,中美求职信的语场要素和表层语域特征也表现出差异。体裁和语域两个方面的差异反映出中国理工科毕业生书写求职信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7.
从《西厢记》中的人称代词,归纳出它的人称代词系统:第一人称用"我"、"俺"、"喒"、"咱",第二人称用"你"、"您",第三人称用"他"。"我"和"俺"对立主要体现在作不同的句子成分。"您"字已经出现了单数的用法,但是还没有完成表敬称这一转变。元代北方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实际上只有一个"他","们"字在书中用得极少。  相似文献   

18.
就初中英语起始阶段的“字母与音标同步教学 ,语音集中 ,拼读过关”的教改实验 ,阐述了国际音标与字母同步教学 ,集中教授语音方面的知识的做法可以使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阶段内突破拼读和听音的入门关 ,较好地掌握语音技能 ,同时为具备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商业英文书信成为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一封恰当的商业书信 很可能会使对方愿意与你建立业务联系。因此重视商业书信写作风格并进行探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外来词字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在汉语中源远流长 ,发展到今天已直接以字母形式出现。这种字母化外来词产生及存在有其社会条件 ,具有形式简单而内涵丰富的特点 ,对它进行研究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