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园林技术专业核心专业课《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国庆花坛种植设计"这一单元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设计,对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应高度重视通用技术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的引领与保障作用,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而在目前的通用技术教学中,一方面教师采取的评价方式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往往较为空洞;另一方面,学生对设计与制作过程也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由此在教学中出现了有的小组草草完成项目,有的小组已进行了深入的课题研究的现象。如何既能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评价设计作品的有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的亲历实际、手脑并用为特征,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设计和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浙江省《劳动与技术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劳技教学应逐步渗透技术设计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通过作品引导学生设计,促进其掌握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技术意识。笔者在《风筝的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曾尝试运用“项目主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现谈谈具体做法和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4.
2012年浙江省推出了《劳动与技术》新教材。新教材的一个突出亮点是以技术教学为核心,以"技术设计"为抓手,让学生亲历技术设计方案中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构思方案、试验调整、修正方案等每个环节,并尝试用技术的眼光去评价设计方案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5.
技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会进步、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是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技术素养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选取苏教版“硫酸的制备与性质”教学主题,从技术知识,技术能力与方法,技术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制定教学目标,立足技术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以期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6.
王敏 《考试周刊》2011,(85):226-227
本节课是有关《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教材内容有选择性地介绍了设计的七个原则。这些原则往往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成为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通过学生的书包设计作品、台灯作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进行七个原则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目标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出发,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采用了立体的三个维度的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构成了血肉丰满的语文素养。三维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三个维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不可分割。其中,知识、能力是基础,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无论是形之于外的动作技能、行为操作,或隐伏于内的心智活动,都体现在一定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在言语实际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态度伴随教学过程,又推动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把握住三维目标的“一体”性,将三者有机整合渗透在课堂、课外学习活动中,使三维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以下是我在进行《翠鸟》一课的教学时,力求整合三维目标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英国学者罗素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与其他学科一样,劳动技术课的导入设计,也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疏导。 例如,教学六年级《缝纽扣》一课时,教师事先通知学生带好缝衣针、两眼扣、四眼扣、碎布一块、线团一个、小剪刀一把。  相似文献   

9.
李娟 《成才之路》2014,(20):72-7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获得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小学劳技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应积极行动,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技术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一、优化环节设计,突出重点 学习活动的设计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周敏老师在《劳动技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一文中也曾说过,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在于教师教学的理念以及教师对设计教学的过程把握程度。学生能否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取决于新知是教师的给予—学得,还是自身探求而—习得。因此,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某项技术中含有的可迁移的技术要素,培养学生用技术要素去把握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从“学会技术”变为“会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础课程。受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该课程的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本文分析了高职《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了解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出源于生产工作实际的项目任务,同时,要设计出适合于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1.
郑国秀 《天津教育》2011,(11):46-46
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善于创造的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愿与同行们共同商榷。—、转变观念,做创新型教师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朱云利 《中学教育》2006,(10):49-50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精神是当前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下面简要论述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关注学习过程。转变教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精神,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灌输为指导,变验证为探索,变封闭为开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实验,尽量设计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必要的引导,充分暴露学生的疑问,师生一起探讨,变被动的传授为学生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信息化教学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本文以连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连锁门店促销技巧》中"顾客异议处理"为例,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课程设计,主要从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论数据库理论教学中的技术冗余与关系模式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冗余在数据库理论与设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引起学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险》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它既具有应用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抽象性特点。阐述了参与式教学法在《社会保险》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设计与实施,同时分析了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培养学生的看图、画图、空间思维想象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机械制图》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程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思想,把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第一原则,收到一定成效.下面是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则案例.案例《机械制图》课——螺纹的规定画法一、通过现实观察,导入课题内容  相似文献   

17.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品格"在"能力"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是时代的呼唤,是实现"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因此基于HPM视角的微课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德育教育.但将理论的认识落实到实践操作并非易事,如何在微课设计中渗透德育,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探究德育教学在基于HPM视角的微课设计中的渗透目标和方式,并以微课《贝叶斯:算一算你人生成功的概率》教学设计为例,提供一些可借鉴的途径和素材.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教学中控究性学习的流程应如何设计,如何组织实施?笔通过《劳动的开端》一课的教学,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这一课的探究性学习流程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实施过程和体验等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相互统一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师针对学生现状的分析研究、教师所教授内容的设计、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的处理方法等进行相互联系,确定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以使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本文结合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单元为例,从基于零件载体的教学案头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流程设计、教学成果巩固设计等方面,本文就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作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