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岗构造是中国石油2006年的重要勘探成果,它包括飞仙关鲕滩储层和长兴组生物礁两套储层。本文介绍了利用测井资料准确的识别了龙岗构造飞仙关储层的方法,以及储层的划分、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通过这些方法,能准确地进行了储层识别和进行流体性质判别,并经过试油结果的验证,证明这些方法在龙岗地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普光气田储层分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研究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和长兴组储层特征,并参照四川地区已有的碳酸盐岩储层分类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对各类储集体的岩性、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明确了I+Ⅱ类气层集中发育区。对下步气藏开发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鄂西渝东区地处川东高陡背斜东缘,区内碳酸盐岩储层十分发育,其中飞仙关三段是主要产能贡献层,该段包括白云岩和灰岩两类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白云岩储层为区内最优储层。由于该区构造活动频繁,烃源岩演化程度高,储层孔、洞、缝杂乱分布,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急需对鄂西渝东区飞三段针对性开展储层特征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飞三段储层的孔喉特征和成岩演化规律,寻找优质白云岩储层,以提高单井产能,为老区高效有序开发点拨方向。同时鄂西渝东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储层特征研究对其它同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晶  钟成旭  李正 《内江科技》2011,32(6):130-131
华蓥山构造北倾末端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川东台褶带。该区飞仙关组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和膏岩较少,储集岩则包括颗粒云岩、晶粒云岩、溶孔鮞粒灰岩,而储集空间主要为各种孔隙,辅以洞穴和裂缝。综合评价,飞仙关组储层总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间夹不同厚度的中孔中渗储层,储层非均质强。  相似文献   

5.
涪陵地区作为一个新的、有较大潜力的勘探区域,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前期在该区的勘探和研究成果,认真分析区内及邻区钻遇飞仙关组的20多口井的资料、以及飞仙关组在区域油气勘探成果与地质认识,系统开展飞仙关组沉积相特征研究,认识三级及高频层序特征,弄清沉积相带特别飞仙关组滩体的平面展布特征,进而提出有利的勘探区,为工区勘探开发飞仙关组气藏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洁 《内江科技》2011,32(3):133+191-133,191
川东北JN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鲕滩储层,分为南北两套不同的储集层,具有厚度薄、岩性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导致对其空间展布规律的预测难度较大。本文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地质、地震、测井资料,应用正演模拟,确定鲕滩储集层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而采用波形分类、属性分析及地震反演等技术进行有效储集层的预测与描述,对已发现的圈闭进行地质综合评价,寻找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川东北固体沥青的形态和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EICA—DMR-X显微镜反光系统观察川东北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固体沥青的产出形态、结构构遗和光性特征,可将其分为产出形式和结构构造明显不同的两大类固体沥青,即均质构造的原生同层沥青和非均质构造的后生储层沥青。后生储层沥青又可根据充填方式分为晶间充填沥青、孔洞充填沥青、边缘充填沥青和皮膜状充填沥青。  相似文献   

8.
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基岩总体为非储层,有效储集体为岩溶作用形成的次生孔、洞、缝型储集体。东部斜坡带一间房组地层是该区主要的产油气层。通过对该区储层物性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一间房组地层的基岩孔隙度低、渗透性差,测井解释后储层物性参数仍为低值。相邻的中部斜坡带一间房组储层物性明显较东部斜坡带好。通过对东部斜坡带一间房组地层的岩心资料、分析化验资料、构造演化特征和岩溶发育特征的研究,认为构造运动、岩溶作用和缝洞充填程度是控制研究区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孟俊 《内江科技》2005,(2):60-60,F003
本文主要从微观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进行研究。利用岩样分析资料。对该段储层的岩性特征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重点研究了该段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雷  王瑞丽  郝德峰 《内江科技》2011,32(11):139-140
在对琼东南盆地三亚组一段沉积相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该区三亚组一段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根据胶结物含量和溶蚀量这两个主要因子把研究区三亚组一段戍岩相划分为5类,并深入研究了其类型、特征,进而阐述了不同成岩相的平面分布为进一步研究戊岩相对储层的形成与发育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航等 《内江科技》2014,(4):117-118,125
<正>本文根据露头剖面、岩心、测井资料等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压汞分析及SUFER软件等手段,对临汾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进行综合地质评价,分析了影响山西组储层性能的主控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成岩作用对储层起控制作用,也是导致其致密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岩心观察、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对临清坳陷上古生界上石盒子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性、储集空间类型、孔渗特征、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上石盒子组碎屑岩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部分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曲流河边滩、河床滞留沉积的储集物性相对较好,并且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储层物性有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欧庄断块目前面临油井含水上升过快、递减加大,油藏整体动用程度偏低等问题,因而有必要对地质特征进行再认识,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本文以该块主力层阜宁组二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测井及相关分析测试等资料,对目的层段地层特征、沉积及储层特征开展了深入研究,进而完成储层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欧庄断块阜二段为滨浅湖亚相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为主,整体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结合砂体展布和物性参数等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可将研究区储层分为四类,并主要发育储集性能中等-较差的Ⅱ、Ⅲ类储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X衍射、储层物性分析以及压汞实验等资料,深入研究了延长气田山西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特征。认为山西组储层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发育改善了储层的储集特性;储层物性较差,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和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是造成本区低孔低渗储层的主要原因;微裂缝的广泛发育有利地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粘土矿物及储层物性资料综合分析,对川中北部地区营山构造须家河组二段储层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春富 《内江科技》2010,31(12):132-132,143
据丰谷地区须家河组的地表剖面、岩心和薄片、测井曲线及常规物性测试资料等的观察、对比分析,表明对川西坳陷中段丰谷构造须家河组四段(以下简称"须四段")储层发育影响最大的是碳酸盐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形成具有两面性:早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在使储层致密的同时,也对储层的发育具有保护作用;晚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起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16,(8):61-62
针对风城油田八道湾组J 1 b2+3层储层沉积类型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利用储层沉积标志和砂体特征等手段确定了八道湾组J1 b 2+3层储层为细粒辫状河沉积。研究发现:风城油田八道湾组J1 b 2+3层储层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储层顶部普遍发育煤层,煤的主要组分以高等植物为主,显示该层的形成环境为潮湿环境下的水上沉积;储层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属近物源沉积;粒度分析资料显示该层形成环境以强水动力条件下的环境为主;取芯资料显示该层以块状层理和平行层理为主,小型层理较少,显示为高能的水动力条件。综合以上沉积特征发现,风城油田八道湾组J1b 2+3层储层沉积相为细粒辫状河相。针对储层岩性细的问题,详细对比了目的储层薄片特征,发现该层储层岩屑为变沉积岩岩屑为主,石英颗粒表面普遍存在粗糙和微裂隙发育的现象,说明储层母岩为变质岩。  相似文献   

18.
前期地质研究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有孔洞型、裂缝型、孔-缝型等多种类型。储层横向变化较大,同一构造带内储层也不尽相同,现有地震资料中发现一些"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如何寻觅本区有利储层的发育规律、进而预测本区有利储层的展布是目前勘探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趋势面差异分析技术、反射异常体刻画、AVO效果分析等技术,开展了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赵圣贤  唐丹 《内江科技》2013,34(4):152-153
依据大量岩心分析化验数据、测井数据、扫描电镜分析及毛管压力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描述自贡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地层特征、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并重点从碳酸盐岩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几个方面探讨了储层受控因素。分析自贡西部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特性,并为进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打下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自贡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雷口坡组良好储层主要分布在雷一1亚段和雷三段。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5,(12):78-80
碎屑岩储层和生物碎屑灰岩两种不同储层在研究区相邻地层发育,且均为有利油气储层,因而两类储层测井评价的差异性研究对油气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两类储层的岩性等分析,对其测井响应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碳酸盐岩由于孔喉受到次生改造作用,测井响应复杂化,碳酸盐岩相对碎屑岩来说测井响应要复杂很多。本文在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测井响应的差异性分析基础上,对两类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三个解释模型进行了对比,孔隙类型、结构、岩石骨架以及胶结程度等的不同导致两类储层的解释模型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岩心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对两类储层的解释精度进行对比,碎屑岩物性参数解释精度比碳酸盐岩高,测井解释理论成熟程度与资料丰富程度碎屑岩储层解释都要好于碳酸盐岩储层,这是二者解释精度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