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等学校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概念和我国当前国情出发,说明高等学校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和高等学校毕业生供求状况的考察,分析和探讨了高等学校与劳动力市场二者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对二者的衔接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口总量变动趋势和劳动力供求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从而使我们对此问题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为分析认识国民经济运行等许多重大问题及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蔚 《教育与职业》2006,(13):74-76
本文作者从对2002—2005年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以及2008年劳动力市场供求的趋势预测出发,分析了浙江教育培训的市场需求,并提出了2006—2007年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技术、技能培训将再掀高潮;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潜力巨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将继续深入;在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将逐步推广。[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实践表明,人口因素、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培训、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到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就业的状况.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从中揭示了青海省就业压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类型及劳动力供求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中,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全面性及其具体表现;认为作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标志的政府干预,对于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和解决目前面临的沉重的就业压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藉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劳动经济学的传统主题之一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供应量大。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我们目前的成绩与我国众多的就业劳动力以及其他劳务输出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本文拟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来分析我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海外劳务需求与中国劳务输出、制约中国劳务输出的因素以及提出我们劳务输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于2007年公布的《广东省2007年第一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表明,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缺口仍然很大,企业缺乏大量能够使用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带动,经济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成本的持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地区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开始寻找新的"栖息地"。从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找"栖息地"最主要的因素: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别对新疆未来十年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量进行预测,旨在通过预测结果,使自治区政府了解新疆未来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从而能够提前采取相应的政策。预测结果表明新疆目前劳动力已经供不应求,出现了劳动力供给缺口。而且这一缺口有逐渐放大的趋势。新疆想要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外向型产业等劳动密集性产业,就需要从现在开始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为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搭建高效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对劳动力动向的研究,劳动保障部于1999年建立了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制度,它是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要载体,以适应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供求模式向市场调节转变的需要而建立的。其目标主要是:为政府制定劳动就业政策提供依据;为劳动者择业、企业用工提供指南;为培训教育鉴定机构提供向导。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的内容、作用及与信息化的关系等方面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动力迁移的综合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区际迁移是经济学、区域科学以及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劳动力为什么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区域。这里在介绍和批评新古典劳动力迁移模型、人力资本理论以及行为迁移理论基础上,结合有关实证研究提出一个解释中国劳动力区际迁移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如何解决失业问题、扩大就业将是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引起失业的原因很多,本文着重从洛阳市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出发进行分析.探究洛阳市劳动力供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1.19亿人,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2.1亿人,占农民总人口的40%。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该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1.19亿人,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2.1亿人,占农民总人口的40%。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该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村官热”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当"村官",大学生"村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热点现象.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村官热"现象的原因,一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资源配置出现了负外部性;二是大学生"村官"制度减少了大学生在城乡劳动力市场流动的迁移成本;三是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村官"的需要;四是两个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供求失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 2003年第三季度,全国90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  相似文献   

16.
刘康 《中国培训》2007,(1):13-13
经济增长是促进就业的根本之策。就业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就业问题。由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任务相当严峻。主要体现在: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存在。今后几年,中国仍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预计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需求。二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需求层次的提高,现有劳动…  相似文献   

17.
经济转型中的上海劳动力市场:实证描述与理论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以大规模下岗、转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上海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裂变及其成因,和以外来民工进城为主要特征的劳动供给的扩张;认为再就业服务中心只能是一种过渡机制,允许提前退休和某些民工政策有待改进;还分析了隐性就业、频繁跳槽、第二职业等导致劳动力市场状况更为复杂的博弈行为及其效应,阐述了国家和企业存量资产在劳动力供求均衡中的责任及技术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刘易斯拐点是一个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现象,它可以影响到社会其他领域。这个拐点出现后,它能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影响传导到教育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受影响最大就是我国的继续教育。通过分析刘易斯拐点出现后对我国继续教育的影响并对我国继续教育政策提出建议。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和人口学,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视角是探讨继续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农村青年劳动力缺乏。本文以安徽北部农村为例,分析了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对农村青年流失状况的看法,给出了农村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商洛市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第二,第一产业滞留的劳动力仍然较多;第三,弱势群体就业难度加大。据此,解决就业问题的宏观战略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城市建设进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实施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劳动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