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载:某大城市的某处夜市,每到华灯初上,就有一些孩子的家长,领着其子女(多是十三、四的女孩)到夜市卖唱,以此赚钱。这些孩子拿着吉他、小提琴等乐器(其实她们不会用),扯着嗓子,唱着“流行歌曲”,做着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有时还和客人说俏皮话,与客人讨价还价。有些赚不上钱的,还要受父母责骂。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做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必然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是关爱的。如果这些父母良心未泯,应该想到这些孩子稚气未脱,却整夜在夜市上徘徊,她们所承受的不仅是身体的极度疲倦…  相似文献   

2.
某城市出现的家长领着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到夜市上卖唱的怪现象,使我感到深深不安,特别为这些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痛惜。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要敬告这些家长:莫要因小失大,误了孩子一生的前程!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和第一任教师,担负着教育和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神圣职责。为人父母者,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首先,应依法保障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时期,让她们弃学卖唱或占用大量课余时间从事这样的活动,势必使她们荒废学业,即使挣得几个小钱,岂不是因小失…  相似文献   

3.
2002年6月,北京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导致25人死亡多人受伤。令人震惊的是,这场火灾竟然是两个未成年人一手导演的。据两人交代,他们经常去“蓝极速”网吧玩,由于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为泄私愤,购买汽油纵火。某市有一个少年,模仿电视剧中暴力犯罪情节,将邻居家一个5岁儿童绑架,然后,给孩子父母写恐吓信。他被抓获后,警察问他:“你为什么要绑架?”他说:“我想试试电视剧中的办法好不好使。”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每100名罪犯中就有10名是未成年人。这些花季少年,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谋生,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少年。农村“留守少年”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人。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少年”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使他们在生活和教育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部分大城市经常出现花季少年卖唱的现象。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女孩居多)在父母的带领下,整夜在夜市、广场、车站等公共场所或娱乐场所游荡。他(她)们手拿吉他、小提琴等乐器,唱着所谓的流行歌曲,还做出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通常为客人唱一首歌可得 5元、 10元钱不等。他(她)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或四处拉客,或与客人讨价还价,或与客人说俏皮话,或忍受客人的嘲笑和戏谑……生意不好的还要遭到父母的责骂。   这种只有在旧社会、旧小说、旧电影中才出现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在今天?这种现象于情、于理、于法说得过去吗?怎样治理这种现象?本刊特邀请了部分少儿工作者、教师、家长以及律师,就此问题谈了他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关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家庭保护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家庭方面的教育和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进行生理上的关心爱护和心理上的帮助教育两方面。家庭保护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未成年人在独立生活之前约有2/3的时间在家中度过,他们的生活习惯、性格、道德品质及基本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其次,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漠视子女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利…  相似文献   

7.
是从她开始,我有了少年懵懂的心思;是从她开始,我知道了做一个优秀的少年是多么幸福。16岁,一直是诗人笔下的花季。但是我知道,我的16岁不是花季,而更像是一棵沙漠中的仙人掌。因为,那时的我是个寂寞孤傲的坏少年。常常,我会一个人呆呆地望着天空,或者一个人去城墙上坐到天黑,逃学自然是常有的事。父母都是军人,等到18岁,我就可以到部队去了。没有人注意到我,我是个坏孩子:学习不好,爱和人打架,穿着肥大的绿军裤,给女生的车胎放气。所以有人说,这孩子天生就是流氓坯子。我常常被人看成是这种孩子,除了坏下去,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如何。喜欢逃课…  相似文献   

8.
2014年10月30日《中国教育报》佟丽华撰文在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框架中,家庭处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地位。父母应当明白、了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基础知识,尤其要明白孩子在家庭当中都有哪些主要权利。  相似文献   

9.
救救孩子     
对死者的赞美,是对生者的希望;对死者的诅咒,是对生者的警告。犯罪,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翻开那些未成年罪犯的档案:杀人、放火、伤害、绑架、投毒、抢劫、诈骗、盗窃……无所不有。他们的犯罪有好奇的冲动,有冒险的幼稚,更有令人发指的罪恶。可是漫长的刑期,沉重的罪责要这些脆弱的心灵去承受时,我们又会发出这样的叹惜:孩子你怎么了?与他们一同承担责任的是不是还有家庭、社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园地,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品行的好坏、成绩的优劣或多或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那么在孩子…  相似文献   

10.
“少年苦”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贫苦,你不能享受优越的生活;因为贫苦,你不能有偷懒的思想。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苦家庭中的孩子不能依赖父母的庇护,六七岁便学会洗衣服、做饭,挑起家务的重担;而富裕家庭中的孩子,六七岁吃饭还要父母端着碗追着喂饭,上学时书包要家人帮着背。不同的条件,就会造成人不一样的行为品性。我坦然面对“少年苦”,并非认为越穷越好。如果衣不蔽体,食不裹腹,那是十分可怕的。只是在我们的生活大大改善,有的同学只追求享受、害怕困难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  相似文献   

11.
关颖 《家庭教育》2007,(11S):4-10
《未成年人保护法》自从1991年颁布到现在.已经跨过了16个年头。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这部法律的修订案,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在修订后的这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之相联系,“家庭保护”部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内容。赋予家庭新的责任.对于广大未成年人的父母来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认识和面对许多新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胡海  郑继超 《家教指南》2007,(12):19-20
父母领孩子到农村的姥姥家去,姥姥家住在一个村庄的山坡上,父母就领孩子到坡上的草地去玩,草地像一床毛茸茸的大毯子,孩子刚开始还很好奇,甩开父母的呵护,勇敢地在草地上用小脚来回地踢踏,见到有蝴蝶飞过,还扑过去捉蝴蝶。父母看到孩子走进大自然那种开心的样子,一下意识到这是一个家庭多么温声馨美好的时刻!可这种美好却被一只大黑蚂蚁给打破了。原来,孩子胆量很小,一只大黑蚂蚁爬到了孩子的脚背上,她很恐惧,发出了尖厉的叫声,竟慌恐地哭泣起来。  相似文献   

13.
据权威资料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15万多名流浪儿童。他们都是花季少年,本该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地生活,本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畅游知识的殿堂。可是,他们现在却匆匆地流入社会,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去拾垃圾、乞讨、充当廉价童工、卖艺卖花,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佳木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就集中了一批流浪儿童。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辛酸的故事。我想爸爸妈妈,不想流浪!14岁的男孩鑫鑫说:“小时候,爸妈对我挺好的。爸在砖厂上班,妈在工程处当会计。因为他们工作忙,下班晚,没时间照顾我,我就在姥姥家…  相似文献   

14.
宗尧 《家教指南》2004,(9):19-19
读了赵强、高燕两株青春之花的枯萎,甚至可能凋谢的报道,令笔者思绪万千、心潮难平!不能否认,两个花季少年的不幸,也可以说,两例家庭教子悲剧的始作俑者都是孩子的父母。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两个孩子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浏览当今有关家庭教育的信息,我们几乎可以概括出国人家庭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独生子女被父母和其他长辈保护过多。比如说有很多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做被认为很危险的事情,孩子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话,一定不会去冒险,而且会缺乏独立性。当这个孩子长大了,就会被认为是胆小。记者(以下简称记):徐老师您好!在我们编刊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来自孩子们父母的困惑。怎样让自己的孩子胆子变大一点是很多父母所关心的。您对孩子胆小是怎么看的?徐芬(以下简称徐):胆小有不同的表现,有些表现在人际交往上,有些表现在做事上。在人际交往上胆小的孩子,在个性上往往倾向于内向,不…  相似文献   

16.
尚秀云 《班主任》2003,(2):20-20
从小生长在温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会以旺盛的生命力、充满激情的心灵去面对现实,憧憬未来。反之,如果家庭破裂、父母关系不和或者行为不端,都将在未成年人心灵上留下阴影,造成创伤,从而使  相似文献   

17.
李仁华 《考试周刊》2010,(26):219-220
"蓝极束网吧"纵火案的惨痛教训让人印象深刻,实施纵火的是两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而"伤熊事件"的制造者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当然,我们并不想给单亲家庭的孩子贴上另类标签.但是从对“问题少年”的研究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自单亲家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冈很多:父母离异、分居或非正常死亡等。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5年以来.我国每年约有100多万个孩子因父母离婚而失去健全的家庭,再加上因父母非正常死亡而失去健全家庭的孩子,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由于家庭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朵朵向阳的花儿。可是,在我们身边,很多花季的孩子在本该阳光灿烂,有花一般欢笑,有无数美好向往的年龄,却不堪重负,选择了不读书到社会混的路,更有甚者,走向了一条人生不归路。为什么呢?一、家庭:能否支持、鼓励孩子走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路?最爱孩子的往往是父母,但孩子的压力往往首先来自父母。现实中,很多父母受功利的教育思想影响,把分数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培育孩子的地方,但培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孩子送到社会上去,家庭只是孩子走向社会的起点站。如果我们把家庭营造成了一个孩子离不开的地方,它就成了“温室家庭”;如果我们把孩子塑造成了一个离不开家的人,他就成了温室中的弱苗,经不起风雨。当然,家庭的小气候可以比社会温暖一些。它应该是个避风港。这对未成年人是必要的。没有家庭的保护,把孩子一下子放到严峻的社会现实中去,那是危险和不允许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营造“家庭温室”事出有因,而且颇有道理。问题是,第一,“家庭温室”的温度不可高出学校和社会太多,否则孩子…  相似文献   

20.
当发现客厅地面有废纸屑时,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尝试着主动弯弯腰捡起它,而不是叉着腰让孩子去做;当厨房垃圾袋装满了时,做父母的尝试着在孩子面前弯弯腰提起它去倒掉,而不是坐在椅子上让孩子去做:当公共走廊有果皮时,做父母的弯弯腰主动去清扫,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