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这同时也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就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最后以吉首大学为例,讨论了学校近年来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树立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和谐社会对其子民的基础要求.高校是全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地方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本文提出了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和经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内在要求相一致.我国高校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自然中心主义生态观;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行统一的生态实践;要丰富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心灵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改革和建设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实施生态教育,培养具有生态理念和丰富生态知识的人才,培养责任公民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改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现了我们国家由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际要求更加具体。高校作为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发源和传播地,其所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未来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因此在高校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十分必要,以便引导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生态文明素养,养成生态文明自觉,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培养和提高公民生态文化教养的重要阵地。通过高校规范的教育方式、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谐的环境熏陶,使青年学生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需的生态文化教养,对切实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以系统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生态文化教养为目标,并针对大学生的学习规律,以案例教学为方法,以实践教学为手段,系统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国外地方高校主要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式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其实践路径主要包括:以面向社区的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可持续发展,以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以及居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以绿色生态校园管理成为地方生态文明典范,以组织化的师生行动直接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等。以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为例,对国外地方高校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地方高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朱大锋 《天中学刊》2012,27(5):27-29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念的责任,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具体的教育、宣传、培训工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是有效开展生态文明制度教育、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活动不规范、内容不系统、开展不平衡等问题,亟需加强其制度化建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是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运行要求以及对相关教育制度建设主体的基本要求纳入正式规则体系,使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不断趋于规范化、系统化和秩序化的动态过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要明确其制度建设主体职责,注重制度体系的规范性与可行性,认识和把握建设环境机遇,有效地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生态文明一直是我党科学执政的价值导向,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高校是我国培养德才兼备的生态文明建设者的主阵地。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观教育,培养具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较强的生态责任意识和全球生态大局观念的人才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能。如何从经费筹集、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师资与教材建设等方面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保障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高校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从在高校开展环境教育重要意义出发,讨论了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以及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建设应以师生为本,将育人当做重要责任,无论什么时候,师生均是学校主角及学校工作的着力点。时代呼唤高校“建绿色校园育绿色文明”,高校应转变办学理念,实施基于绿色环境培育、教育、熏陶人这一特色办学思路。当前,具体进行“绿色校园”特色建设时还存在目标不够明确、组织领导不够健全、运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绿色校园的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对此,在进行高校“绿色校园”特色建设时应予以重点关注与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前部分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内容上存在着缺失;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定位不准确,缺乏对教师和管理人员人文精神的培育,缺乏对生态文化的培育和传播,缺乏对社会不良思潮的"抵抗力"。要转变这样状况,高校要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积极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强化教师、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引领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办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既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般性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征,即高层次性、超前性和系统性。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有限度的开放性和鲜明的应用性特征。校园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加强民办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高校应把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共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着形态迥异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蕴含于神话传说、农耕活动和栖居环境等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思维为导向,三项改革联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落地生根,五课联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建构,开展多维度实践体验活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入脑入心,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高校教师的师德关乎高等教育的成败,当前条件下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尽管总体能够达标,但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加强师德建设既要学校加强建设又要教师增强自律,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推进高校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开始普遍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也普遍借助互联网的作用,有效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这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应着力进行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搭建,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改革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方法,强化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意识等,使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担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使命,这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履行自身职责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高校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拓宽内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普及绿色教育,创建绿色高校,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人类即将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的脚步声愈来愈近。农村生态文明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区域性生态文明,作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可以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出发,生态问题是人的问题,人才是生态文明之根。生态文明的根本问题是人的思维与行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培养“生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