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是当前教师教育中新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对教师发展有重要意义。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入手,探索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可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是当前教师教育新的取向和理念,对教师发展有重要意义。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入手,来探索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可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3.
以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目标取向,不仅发展目标难以实现,而且肢解了教师完整的生命成长。教师发展只能是自在成长,只有教师掌握了发展自主权的发展才是全面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经自我认识、自我理解由自我确信、自我塑造,进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是教师自在成长的必然逻辑。自在成长意义上的教师发展,方能真正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是当前教师教育中新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对教师发展有重要意义。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入手,探索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可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师发展同“课程改革”一样,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解,对教师发展的界定也是不同的,存在着“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发展”等术语。有关教师发展概念的界定,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伊劳特(John·Elliott)把教师发展理论分成四类:“补短”取向,成长取向,变革取向,问题解决取向。这种理解关注的主要是教师发展的目的,即“教师发展为了什么”。哈格沃斯(A ndy·H argreves)和富兰(Fullan)认为教师发展即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教师发展即自我理解,教师发展即生态变革。〔1〕这种解释关注的主要是教师发展的内容,即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职业承诺、扎实的知识结构、积极的自我发展意识与成熟的英语教学信念构成了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维度。相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决定了专业发展生态取向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7.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通过职业活动所形成的职业意识、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规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曾将教师文化归纳为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自然合作文化与人为合作文化四种类型;鉴于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触发作者本人由中学生物教师转型为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两个“关键事件”的记叙与分析,印证了叶澜教授关于“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作者结合自身的专业成长体验,从教师个体角度,探析寻求“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应当关注与把握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世界范围内对教师专业化的讨论引起了我国对教师职业地位的关注。教师专业化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地位的成功策略,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带有技术主义倾向的教师群体专业化。本试图以价值与事实作为讨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两翼,把宏观群体教师专业化问题和作为教师成长的个体专业发展结合起来,肯定了教师个体专业动态成长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着重探讨了以反思性实践为主的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激发教师创造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学校为教师搭建一个实现职业理想、展现自我才能、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平台,促使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构建教师获得能力认同的体系,完善教师职业规划的体制机制,创建尊师重教的环境,使教师在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同时,助力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丰富的内涵。一般认为,职业理想和道德,知识、技能和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内容。而我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应定位在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上。只有具主体性的教师,才会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主动学习、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取、创造和超越。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人职业能力的成长和进步,教师的成长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教师在与教育对象的互动过程中,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满足自身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表现出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师角色行为。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从业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得以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平、获取持续发展的经验。 一、青年教师的群体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丰富的内涵。一般认为,职业理想、道德、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应定位在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上。因为,只有具备主体性的教师,才会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主动学习、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取、创造和超越。  相似文献   

14.
姜兰波 《上海教育》2013,(4):139-139
教师发展转型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化自觉,如果没有文化自觉的深层次支撑,老师行为的变革将是浅层且低效的。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主磨砺和自觉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深水区”就是文化自觉,成为专业发展转型的价值取向和深层动因,其意义在于对教师生命的内在唤醒,把教育活动作为提升精神境界、积淀专业素养、获得职业幸福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教师角色:从"规定"走向"赢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价值主要是以外在取向为主,教师只是按照社会规定或期望的角色规范进行职业行为,这种规定性的角色严重抑制了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潜能的实现,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羁绊.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下,教师角色只有从"规定"走向"赢得",即追求一种自我更新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职业实践才会具有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取向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客观使然,也是教师教育中人们关注的热点和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要求,纵览了教师专业成长历史及其发展轨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未来取向予以再思考,以期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不断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生态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成长做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化过程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都还停留在对教师专业发展一些基本的表层问题的研究,没有把教师和教师专业作为单独的研究主体剥离抽取出来进行深入精细的研究,特别是对环境、文化等外部因素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取向,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的问题上不仅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的一种存疑和发展,同时也是一种完善化的补充。即在强调教师成长和环境之间关联与关系的生态学内涵和意蕴下,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和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反思取向倡导的同伴互助交流,群体协商,以及重视反思过程、体验和发展反思技术、方法等的基础上,强调教师"群体"、学校"文化"的营建,重视通过"环境"、"氛围"对教师个人的影响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成长做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化过程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都还停留在对教师专业发展一些基本的表层问题的研究,没有把教师和教师专业作为单独的研究主体剥离抽取出来进行深入精细的研究,特别是对环境、文化等外部因素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取向,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的问题上不仅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的一种存疑和发展,同时也是一种完善化的补充。即在强调教师成长和环境之间关联与关系的生态学内涵和意蕴下,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和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反思取向倡导的同伴互助交流,群体协商,以及重视反思过程、体验和发展反思技术、方法等的基础上,强调教师“群体”、学校“文化”的营建,重视通过“环境”、“氛围”对教师个人的影响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学习目的教师培训的关注焦点之一是教师的职后成长,是提供教师一种良好的自我发展的学习环境。《教师职业与发展》的培训与学习就在于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特点以及职业发展对教师自我成长的关系,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和专业自我发展的需要意识和科研能力。为达成此目的,对该书的学习提出了理解、掌握两个层次的要求。理解指能说明和解释本书涉及的概念、理论、理念、策略、方法,揭示教师职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演变而演变的规律特征,揭示教师成长与教育完成、与自我意识提高的内在关系;掌握是指运用所学的概念、理…  相似文献   

20.
学习目的教师培训的关注焦点之一是教师的职后成长,是提供教师一种良好的自我发展的学习环境。《教师职业与发展》的培训与学习就在于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特点以及职业发展对教师自我成长的关系,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和专业自我发展的需要意识和科研能力。为达成此目的,对该书的学习提出了理解、掌握两个层次的要求。理解指能说明和解释本书涉及的概念、理论、理念、策略、方法,揭示教师职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演变而演变的规律特征,揭示教师成长与教育完成、与自我意识提高的内在关系;掌握是指运用所学的概念、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