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决定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目录学随着文化变迁曲折前进。文化的多元化,孕育了目录学的众多流派;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网络文化时代,数字信息无序剧增与人们特定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网络信息揭示、组织与检索的实践活动蓬勃兴起,目录学进入了研究网络信息书目控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异质交流与目录学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明代、近代文化的异质交流与我国目录活动与目录学的嬗变及我国帐薄派目录活动与目录学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目录学本质特征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录学在整序文献的同时也整序了文献背后的文化。因此,目录学与其被整序的文化背景,在总体精神上应该是相协而不是相悖的。目录学的基本态度和策略其实也是文化的基本态度和策略。这可以从传统目录学重主体、重内涵和重整体的基本特征中得到印证。由此,传统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的比较就不仅反映了纵向的时间差异,更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基质的某种异趣和对立。讨论传统目录学及其文化价值就是要让我们今天的目录学实践者们能够全面反省自身的若干关于目录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便真正实现目录学整序文献进而整序人类文化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认为目录学的演进动力是由目录学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文化合力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系统 ,目录学的演进与文化的演进相一致。中国文化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大致可划分为独立文化圈期、文化冲突与交融期及文化综合期三个阶段 ,中国目录学也相应地经历了古典、近代与现代三种形态。在现代科学及文化的综合化趋势之下 ,目录学正在由古典期对文献的重视和近代对读者的重视转而将两者综合研究 ,并以书目情报传播将两者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理论科学时期的中西目录活动与目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历时性学术文化积累与共时性目录信息交流为核心,以目录方法和思维方法为中介,介绍了中西帐簿派、学术史派和列举、分析目录学在理论科学时期的发展,比较了各自不同学术文化心理与思维模式下的目录活动和目录学不同特点,探讨了其共性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传统上,目录学是与校雠、版本等学科共同发展起来的,在治学术史和文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数量、类型、传输方式以及用户行为的变化对目录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数字时代目录学学科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录学变革的四条路径:目录学学科化、书目工作职业化、发展通用技术以及建立现代目录学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录学与时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相似文献   

8.
����Ŀ¼ѧ�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从对目录学研究对象的重新认识、目录学的基础理论应加入信息经济学内容、目录学应研究文化、目录学应研究传播学等六个方面对当代目录学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中外目录学比较研究论文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之后,于20世纪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开始踏上理论目录学时期的里程,在得天独厚的历史契机中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与社会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在时空以及具体内容之上构成了中国目录学史上一个完整的历史研究阶段."二十世纪中国目录学第一次面向世界,与异域目录学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和激烈的碰撞"1,从1909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中国第一篇译介西洋目录学的《图书馆》一文起,中外目录学的比较研究就已孕育其中.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的目录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思考。他将历史文化发展的自然趋势与目录学发展规律联系起来。探讨其间的关系,是目录学研究的理论性推进。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图书馆的主要建筑项目和相关文献,提出21世纪初美国图书馆空间设计发展趋势是建设"生态友好"空间、儿童青少年空间、文化休闲空间和特殊人群空间,指出新世纪初美国图书馆的建筑空间具有"平等"、"和谐"和"发展"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西目录学比较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现代目录学是依缘西方学理而建立的,本质上就是“比较”的产物。作为比较的“方法”,与其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程序或模式,毋宁说是在讨论跨文化目录学比较中碰到的难题,主要包括术语差异问题和文化差异问题两个方面。始自上世纪初的中西目录学比较一开始就与价值立场有关,或“拿来”或拒斥,分别代表了特定时期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其中专科目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新的专科目录种类如金石学、子学目录相继出现,传统的专科目录如文学、佛学、书画等在体例和著录方法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宋代专科目录学的成就极大丰富了我国传统专科目录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文献学导论》一书有三个特色 :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知识于一体 ;文献学基础理论与文献实用知识相结合 ;文献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外向型模式包含特定的社会发展价值,从而决定记录和描述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献具有突出的社会发展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是测算评价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经济与文化贡献的根据、民族融合过程的证明、构造民族文化板块的参考、实施民族文化博展的内容参考、推测民族发展趋向的根据等。为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应建立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数据实验室、音像文献传播中心、印刷文献传播中心和民族文化博展园。  相似文献   

16.
编纂古籍书目展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珍贵的典籍,对了解古籍善本庋藏概貌和流传、鉴别、整理古籍善本,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先后编纂古籍善本书目多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09年至1988年间编写并正式出版的六部善本书目,其价值巨大、影响深远。论文旨在对善本书目的编纂加以梳理,对主持编写者的学术成就予以评骘。  相似文献   

17.
论影响书目     
影响书目是用以记录和揭示对某一时间段的历史 ,或某一特定的群体或个体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献的目录。影响书目对史学界、出版界、图书馆和读者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国传教士傅兰雅1885年在上海创办了格致书室,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科技书店,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史和图书出版发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格致书室的特点是:主营译书、兼顾编译出版,主营售书、兼营科教仪器,建立网络、扩大发行渠道,开展邮购、满足读者需要,备有书目、注重广告宣传,图书连载、开展新书评论,维护版权、坚决打击盗版,关心收藏、关注教育和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