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类书的排列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同类书排列的方法,除分类法中根据类目性质和读者的使用习惯有规定外,主要有三种,即按图书分编先后排(种次号);按该书的作者取号(著者号)和按图书的出版年代排。种次号排列法,号码短,简单易学、易排,取号的效率高。但排列溲有现律,不利于集中编目和标准化,而且不能集中同类同著者的不同著作。著者号排列法能够集中同类同著者的不同著作,便于全国统一编号,但团体著者不好取号。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的著者号码表, 按出版年排列,有规律可循,便于统  相似文献   

2.
论书次号     
关于书次号的问题,我国图书馆界曾有过热烈的讨论。自《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出版后,不少图书馆在改用新法的同时采用了种次号。由于种次号本身存在一些缺点,因此采用的馆进行了若干改革,我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即是如此。有些问题我在《论书次号的改革》一文中己有论及这里不再赘述。为了使同类中同著者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同类目的多种著作用什么方法来组织编排,国内主要是用著者号和种次号,这两种书次号可以使同类目的图书个别化,但不能体现学科发展的系统性。而用年月日作书次号,可以使同时间的著作集中,基本上体现本类目科学的发展阶段而接近学科的系统性。同时,年月号还有以下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中图法》同类书排列法杂谈邓福泉(抚顺石油学院)图书经分类以后,还必须对同类的不同著作做进一步区分,使同类书个别化,才能做到依号排架,按号取书。区分同类书的方法是在分类号后附加书次号。目前在图书界使用最为普遍的书次号当属著者号和种次号,也有个别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种次号与其它书次号相比,由于它在取号时不变字形变化或读音不一的限制,而且编号方法简便,分编人员容易掌握,加之符号单纯、简短、准确、比较适合分类排架的要求,因而它是我国图书馆界特别是中小型图书馆使用得较多的一种书次号。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同类中同著者的不同著作不能集中;取号既无规律可循,又无助记性,不仅给号不易(给号时必须查目录或种次号记录卡),读者检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较理想的大家公认的书次号,有的馆用财产登录号,有的用种次号或著者号等。登录号,有不需查重,永远不发生重号,取号时不必动任何脑筋,照抄登录号无讹的优点。但它不能把同类同著者的各种著作集中在一起,就是同一种书的复本也不能集中,因此图书馆一般不采用它。种次号是按自然顺序编号,取号简单,容易掌握,并且号码简短(一般只有二位数),有利于取书和归架,并能集中同一种书的复本。但同类同一著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文图书分类目录大都采用汉语拼音著者号码作为书次号(以下简称著者号),优点是可集中同一著者的著作。但从我馆情况看,也存在缺陷:一是由于林业知识在不  相似文献   

8.
项吉明同志在《图书馆杂志》1988年第4期《包兆龙图书馆中文图书的书次号》一文中,提出一种新的书次号:“种次——著者号”,即在同类书中,根据分编的先后次序,依图书著者分别给予“1”,“2”……不同的顺序号,此号是这类书某一著者的专用号码(即著者号);同一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我国图一书馆现行的几种书次号编码法简单评价之后,详细介绍了作者所在图书馆改革索书号编码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保持种次号的光点的司时,求得同类中同著者的图书和同书名的图书相对集中,以方便读者检索,同时具有精密准确、简明快捷的待点。  相似文献   

10.
<正> 贵刊1989年第6期发表了晏裕民同志的《中文图书书次号新探》一文,拜读之后颇受启发,但对作者的基本观点不敢苟同。晏裕民同志从便于分编和书库管理的角度,提出用“开本页码书次号”取代种次号,并阐述了如此改进的利弊,即与现在所使用的图书种次号相比有方便、美观、省时、标准等优点,而不足之处仅在于不便于集中同学科、同著者的著作以及容易同号。  相似文献   

11.
书次号问题是我们从事图书分编工作人员天天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书次号,就是同类图书的排列号。目前,各图书馆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使用较多的有下列两种:一种是以种次号作书次号。其主要缺点是同类书中的彼此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仅仅表示它的进馆先后次序而已而不反映其他意义。另一种是自己馆内编制著者号,以著者号作书次号。其主要缺点是必需查表才能得到著者号,工作起来不大方便。  相似文献   

12.
著者号,或称之为书次号,是索书号的组成部分,被用来确定各类图书在书架上的位置,即解决同类书的排列问题,同时也解决目录卡片的排列次序问题。著者号是组织图书的分类排架和分类目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书库管理、流通阅览和目录组织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著者号随着分类法的发展一起发展,国内外皆然。从图书馆实践可以得到证明:每当出现一个新的分类法,每当一个图书馆改用新分类法时随着就提出著者号的问题。近几年图书馆界讨论著者号问题,就是随着采用新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提出来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中外文图书的索书号,一般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文别号,说明该种图书属于哪种文别系统;其二是分类号,说明该书归属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哪一类目;其三是著者号,说明该书著者的某些属性。而中文图书,因为文种已定,因此它的索书号只有两项内容:第一项是分类号,其作用与上述所叙的相同。第二项是书次号。所谓书次号,就是同类图书的排列号。在我国,目前各图书馆在书次号问题上还没有取得统一步调,各馆所采用的方法各异,使用较多的有下列两种:  相似文献   

14.
书次号是表示同类书先后次序的号码,是各馆进行同类书排列的依据。按同类书区分方法的不同,存在著者号、种次号、书名号、出版年代号、登录号、页码号等多种书次号。但是在图书馆界用得最多的还是种次号和著者号,尤其是种次号。当前80%左右的大、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种次号.10%左右的老馆、大馆使用著者号,还有10%左右的小型图书馆使用登录号、出版年代号、ISBN号等为书次号。  相似文献   

15.
采用种次号加区分号标引,不仅能将同类书中同一著者的书集中,更便于将某些同类书下不同著者的书按需要集中。  相似文献   

16.
一种实用的期刊次序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的次序号与图书的书次号都是旨在进行同类书(刊)的排列,虽然,国家已经推出《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但用这种书次号代替期刊的次序号有些牵强,因为图书有著者,简期刊则大都没有统一的作者或作者不明显、不固定,如果硬性照搬著者号码表的书次号,效果一定不理想。笔者经过研究和测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期刊次序号。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古书编目著录时,要著录一书的著者。它是与书名有同等重要意义的项目,是区别一书与它书的另一重要特征。著者姓名与书名合起来是确认一定著作的唯一有效的标志。对著者著录的基本要求是:一个著者只能有一个姓名,凡是具有不同姓名的同一著者,如别名、字号、室名等都必须统一于一个姓名,同时,也要做到同姓名的人有所区别。其目的都是为了集中同一著者的各种著作,并且使不同著者不致混淆。通过组织著者目录,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和研究某一作家的著作。它的基本形式是“时代、姓名、著作方式”。 1、著者时代  相似文献   

18.
书次号的作用,不仅在于区分同类目中的不同图书的图书品种,安排它们的次第,而且要求它们尽可能具有科学系统性和实用价值。用出版年月号做书次号,固然有它的优点,即取号方法简单方便,不需要一套取号工具,节省时间等。然而其不足之处大于优点。下面就出版年月号与著者号作一比较。1、随着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出版量成倍增加。同类号,同年月,同版的书越来越多。因而,用出版年月号做书次号,发生重号的机会较多,难以达到个别分化的作用。在我校图书馆藏书中仅在J247.5这一类目中,就发现多次重号。例如:  相似文献   

19.
著者姓名汉语拼音与四角号码数字混合编制书次号之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慧玉 《图书馆论坛》1995,(4):47-47,39
分类排架中,同类书按著者姓名排,实践中,绝大多数图书馆采用了这种排法,是因为同类同著者的图书资料可以集中,对查找利用图书资料比较方便。从目前看、各图书馆采用按著者姓名为书次号的方法多种。从实践中,笔者认为,选用著者姓名汉语拼音与四角号码数字混合编制书次号较理想,下面探讨这一方法的应用。汉语拼音与四角号码数字拼号法,是取著者第一个字的拼音首字母与固定每个字的某角取号拼凑而成的。为达到统一化、规范化,减少重号,著者取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中国著者或编者一律按第一个字的拼音首字母取。如:外科学/…  相似文献   

20.
同类图书排列次序的编号,有以著者为依据的,即著者号;有以图书分编先后给号的即种次号。后者简单易行,为解决书次号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给人以很大的启发。编制著者号码表是一项相当精细的劳动。长期以来,为了编制一份合用的著者号码表,许多专家和图书馆工作者想出各种各样的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