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导演阐述     
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央电视台“315”特别节目,在我们的手上成为现实,并奉献给关心自己权益的消费者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努力工作的人们,这对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仁来说是无尚光荣的。同时,由于1997年中央电视台“3.15”特别节目做为中央电视台自1991年以来的第7届,所处的社会环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使我们将面对不少难题和压力,首先,围绕着消费者权益的有关法规已经出自并正在逐步完善,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同时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挤过渡中的企业维护自己声誉的手段也在增强,一切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也变得复…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在当今的中国,“3.15”已成为消费者的盛大节日,中央电视台每年为此投入巨大力量,宣传规模一年胜似一年,社会影响一年超过一年。’98“3.15”宣传活动更是取得空前成功。这不仅得益于广大消费者对“3.15”的企盼,同时得益于中央电视台的编导人员的辛勤劳动与创新精神。本专栏发表的两篇文章,足以给人们这样的启示:电视节目只有贴近实际,才能赢得观众;创作手法只有不断出新,才能跟上潮流。从1991年第一届“3.15”电视专题晚会开始,中央电视台连续八年成功地完成了“3.15”主题电视宣传活动。1998年第八届“3.15”专…  相似文献   

3.
播出于2014年3月3日至3月12日的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两会解码》,通过“电视杂志”的传播模式,在每一期栏目中以一个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为主线。通过“两会说吧”“大数据看两会”“代表现场作答”等环节,对当前热点、“两会”中讨论的重点话题进行讨论.来帮助民众进一步了解“两会”。大量数据新闻的运用,成为这一特别节目中的一大亮点,以新媒体和战略合作大数据机构为平台,从海量的数据中“提纯”出有用的信息,更增加了节目的可读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观众手中造控器停顿的时间越来越短.如何使自己的节目抓住观众的眼球。已经成为电视人的共同追求.于是各台都使出浑身的解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节目.尤其是在“五一”、“国庆”、“春节”等长假期间的节目播出安排中.各式各样的“特别节目”更是唱起了主角。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2004年国庆长假期间.取消了12个常态栏目的播出.保留的14个栏目也进行了特别的编排.或以特别节目集群出击。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12,(4):6-6
作为中国消费者维权的一杆最鲜明的旗帜,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创办22年来,唤醒了消费者的权益意识.成为规范市场秩序、传播国家法规政策的强大平台。今年的“3·15”晚会,中央电视台以“共筑诚信有你有我”为主题.加大新媒体的参与推广力度。通过与腾讯、搜狐等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无缝合作,在网上构筑虚拟“长城”与网友互动,希望能够号召全民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陈暄 《新闻窗》2009,(2):83-84
2008年,中国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情感历程。一个个纷至沓来、不同寻常的新闻事件带给中国人欣喜、悲伤、愤怒、感动和振奋。这一年,有太多的悲伤让我们泪流满面,有太多的力量让我们意志坚强,有太多的精彩让我们回肠荡气,也有太多的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2009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2008情感词典”,以“故事短片+演播室亲历记者评论”的述评方式,  相似文献   

7.
“金豆、银豆,不如天天吃豆!”“油脂无罪,吃法要对。”这是2007年十·一黄金周,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广而告之”特别节目——“消费者学校”的播出内容。其中两期分别以“教您科学食豆”、“教您科学鉴别食用油”为教学主题,采用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讲者是观众熟悉和喜爱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小松,  相似文献   

8.
张金华 《青年记者》2006,(24):29-30
今年第七个记节,中央电视台为此制作的特别节目《记录中国》在使人们了解记这一特殊职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中国70万新闻从业人员对“记录中国”这四个大字内在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该如何以历史的神圣感和责任感准确记录中国的发展进程,为历史打好草稿。  相似文献   

9.
节目     
《视听界》2008,(2):9-10
2月1日,江苏城市频道打通全天版面,早晨7:00《早安江苏》进行预告,中午12:00起直播一个小时的“迎战暴雪”特别节目,15:00该节目复播,晚上新闻板块提前至17:00,《石头会说话》、《绝对现场》、《南京零距离》、《万家灯火》四档自办栏目全部打通,直播“迎战暴雪”特别节目,到23:00《万家灯火》结束。这次特别报道跨度16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伊始,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的10集电视系列广告片《江苏名牌走向世界》,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一项开创性之举。我作为江苏淮阴的一名新闻工作者和消费者,以关注与研讨的心理,认真收看以后,对其开创性的好处有四点粗浅的认识。一是领导参与好。作为“供求热线”、“特别节目”播放的广告系列片,省委书记陈焕友和代省长季允石以及省经委和许多市的领导带头参与,接受记者的采访,为宣传名牌发表了权威性的讲话。陈焕友书记说:“近几年江苏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一批水平高、信誉好、市场覆盖面大的名牌产品脱…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29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有了一次特别的行动,有了河北电台文艺频道组织的“以爱的名义——救助王玲玲爱心特别活动”而让人铭刻记忆、感动满怀!在这普通又特殊的一天,文艺频道以爱的名义,全员出动、多点互动,以连续四小时直播特别节目,为一个罹患白血病的硕士研究生募捐善款八万元,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之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 《声屏世界》2007,(4):29-30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至2006年,“感动中国”已经评选了四届,一共有41名个人和3个团体获此殊荣。在颁奖晚会上,无论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观众,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一次又一次为候选人流下了眼泪。然而,“感动中国”何以让中国感动?是否是典型的力量又一次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9):F0003-F0003
“3·15”期间,民生新闻品牌节目《帮帮团》推出“3·15在行动‘质’敬消费”特别节目,面向新消费业态引发的新问题,通过先网后台、短视频发力、大小屏融合、直播等方式推出全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推出了“春节教科文行动”特别节目,从2月10号开始,频道实施了以“科技过年、文化过年”为主题的春节特别编排直到3月2日(正月十九)连续推出了经周密策划,精心制作的20多个大型节目,分别从科学故事、科技成果、文化理念三方面打造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电视节目的收视新亮点。  相似文献   

15.
晓农 《新闻世界》2006,(11):56-57
1930年12月初至1933年2月底,国民党南京政府以10万基础上递增到50万的重兵,对中央苏区发起了一至四次“围剿”。苏区军民运用“诱敌深入”及“运动中歼敌”的战略方针,使得敌军的进攻每每败北,先后歼敌8.7万余人,光是在战场上活捉、击毙敌军的师长就达10个。[编按]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团购”一词风靡网络,成为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又一种采购模式。团购即为一个团队向商家采购,所谓网络团购,就是互不认识的消费者,借助互联网的“网聚人的力量”来聚集资金,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的价格。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和今年的“三八”妇女节这样一个特别的庆典节日中,中央电视台在一套节目中一改传统的庆祝形式,先后制作了两台各长达90分钟的节目。在这两期特别节目中,编导者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鲜明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表现了对现实和历史的关注,弘扬了神采生动的个性。节目播出后,受到广泛的赞誉。2000年“三八”妇女节特别节目──《我们的一个世纪》更注重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显示出明显的怀旧色彩。而2001年的《我关注,我记录》则立足于现代女性今天和未来生存状态的关注,表现出与现实同步的强烈的时代感。 以往在中…  相似文献   

18.
历时四年,耗资3亿,商务通隐形手机F8面世近日,中国第—个“下海博士”张征宇先生所领导的恒基伟业公司庄重宣告:“历时四年,耗资3亿.商务通隐形手机F8面世!”为消费者奉献比洋品牌更好的国产手机,消除他们使用传统手机的种种烦恼,这是恒基伟业作为—个中国知名企业的责任。商务通隐形手机F8面世的背后,是历时四年,耗资3亿的科学研究。商务通隐形手机F8将商务通强  相似文献   

19.
1998年8月22日,上午9点整,在中波594千赫、调频106.5、89.1兆赫,江酉经济广播电台的频率中,传出一声声清晰而响亮的呼号:“江西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香港电台五台、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朋友,这里是四台联合直播的“珠江香江情系长江’赈灾专题节目……”。四地的几千万听众通过空中电波收听了这期倾注着广播人一片爱心和情感的特别节目。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节目中,江西经济广播电台播出了凝聚着抗洪一线记者心血和汗水的五千多字生动详实的稿件,向广东人民和港澳同胞报道了江西军民奋起抗洪的英雄…  相似文献   

20.
春节期间,做为央视经济频道《生活》栏目的特别节目.《第二届全国电视烹饪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黄金时段播出,成了节日荧屏大战的又一处“火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