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职院校近年来开展的说课活动,不仅仅是考察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一种教研活动,通过开展说课活动,加深了教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谈高职院校教师“说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都对"说课"有要求,说课现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说课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营造良好的教研活动气氛,实现理论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高职教师对于一门课程的说课,应包括课程的定位和任务、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教学条件、学习方法指导及学生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评价、课程改革及课程特色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说课”与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深入,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面临挑战.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作者通过对某一高职院校外语系开展"说课"教研活动的跟踪调查,认为"说课"能促进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钟守琳 《时代教育》2007,(10Z):33-34
高职院校教师说课应从说课的概念、类型、遵循的原则和说课的内容去探讨,让说课真正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型.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5.
说课是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及专家进行评议的过程。说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以前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校,近年来说课逐渐用于高职院校的教研活动中,对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师院校的“说课”活动,不同于中小学的“说课”活动,它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由某个教师“说”,多个同行教师“听”与“评”,说、听、评结合的一种教研活动;是说课教师个别创造性劳动置于听课教师群众性评议之中的一种双向教学交流活动。通过说听评,达到说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优势互补,教学经验相长,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小学中普遍开展了“说课”活动,对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致使高师院校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7.
说课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应成为一项常规教研活动。本文总结了我院开展全员性说课比赛的显著成效,论述了以说课为载体和切入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的措施,讨论了说课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江  邹丹  李学玲 《考试周刊》2013,(40):175-176
说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已经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广泛开展。本文在对教材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内科护理学》进行了说课设计。  相似文献   

9.
“说课”─—教研活动的一种好形式王坚,曹兴福近年来,在引深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指导下,为了提高教研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些学校开展了以“说课”为主的教研活动,为教研活动的开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说课,就是在特定场合(一般在教研组),说课人面对听课...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计划存在一些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制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计划必须遵循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