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创造校园英语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我们提倡“营造书香校园”,可以通过创造英语环境,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校可以从校园环境入手,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学校里面都有很多的宣传板报,我们在设计他们的时候大多都采用文字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方芳 《宁夏教育》2012,(6):22-22
一、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向上精神学习环境对学生具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因此,班主任就要把板报、墙壁、书桌全部利用起来,能赋予班级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功能,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借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桌椅、  相似文献   

3.
根据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高校、教师、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提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为结合点,把树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点,建立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以学生自身参与为落脚点,狠抓实践.利用园专栏、橱窗、板报、广播、"两课"和校园网络营造浓厚廉政文化氛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课余文化活动及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精神对学生施行教育的一种非课堂教育,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深化。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它以文化理想作为旗帜,同化着学校的师生员工。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吸收、融合社会主导文化,又直接或间接地改造社会主导文化,它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德育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和设备,如校训校规、板报、广播、橱窗等,还要有创新意识,充分发掘、建设新资源。尤其…  相似文献   

5.
<正>一、注重学校法治文化氛围的营造学校要全面落实依法治校要求,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环境育人。一是要加强法治环境布置。在职校校园建设中要结合职校学生特点,主动融入法治元素,利用宣传栏、名言警句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校园法治教育氛围。二是允许学生参与规则制定。在制定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规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  相似文献   

6.
“构建双语型小学活动课程体系的研究”是我校于2003年8月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阶段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我校从2002年秋开始在苏州市教科所“双语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始了小学阶段双语教育的探索,并成为苏州市首批“双语教育实验学校”。我们从单纯的英语学科教学入手,逐步尝试在非语言学科中用非母语进行教学,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语型活动。  相似文献   

7.
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苏州市双语实验学校。学校明确“用现代教育之理念,育适应未来之学生”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以“创设学生、教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教育教学领域”和“建设一种励志进取、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为具体工作目标,明确打好质量、名师、课改、文化、服务五张牌,带动全校师生,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学校要把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切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成为强音,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扎根。下面笔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谈谈做法与体会。一、扎实实施“和谐心理健康育人环境”课题,力促德育工作不断取得针对性1.开发“心灵导语”,陶冶学生性情。环境可以陶冶人的心灵。我校设置了校园绿化带、板报园、名人画像、文化长廊、名言警句橱窗、校园广播、心灵驿站等,积…  相似文献   

9.
沈雁 《林区教学》2009,(1):64-65
概述了双语课题实验学校的双语教学实践,简介了双语教学软硬件建设的经验,即构建有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和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指出了双语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亟须培养英语能力和科学素养双过硬的师资,并就此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高等师范教育新增按学科方向的双语教学师范专业;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对现有双语师资按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通过国际交流使双语课程教师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德育》2011,(5):97
河北省鹿泉市李村镇中学坚持"德育为先、以德促智"工作思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重点营造了墙壁文化。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学生净化心灵的无声教师。学校利用节日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如:四  相似文献   

11.
樊世杰 《甘肃教育》2014,(23):25-25
正一、从"视觉"入手,营造环境1.办好英语文化墙与英语板报。校园板报有着读者面广、保留时间长的特点。它往往位于校园内最醒目的地方,加上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校园板报的内容要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如一些节日的小知识、外国的著名景点介绍、英语趣闻、小笑话、谜语等。而教室内的英语园地可根据年级和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写一些与教材同步的练习、语法知识,也可以是一些复习词汇  相似文献   

12.
娄凤 《上海教育》2008,(3):75-75
首先是以诚信教育为抓手,追求教育平等,营造和谐校园。精心打造校园文化,以文化的力量影响和感染学生。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创建诚信校园为目标,加强学校环境的整治,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文化氛围。我们利用红领巾电视台、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途径,对“诚信与做人的关系”“诚信与学习的关系”“诚信与成才的关系”作了全面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创设校园英语文化,有利于提供学生大量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环境,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应通过布置“双语化”校园,打造英语视听空间,创建班级英语QQ群与校园英语聊天室,开辟英语阅读园地,以及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和创办校园英语报等途径,为学生英语能力的整体发展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4.
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课外活动场地,重视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建设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因素.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主要功能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等;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建设可以通过校园标示、广播双语化及开辟校园英语网站等策略来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5.
三、体验与实践:新教育实验在行动经过讨论、研究与探索,新教育实验可归纳为六大行动计划,即营造书香校园、同写教育笔记、聆听窗外声音、强化双语应用、建设数码社区、创设特色学校。1.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校园是上期提到的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扣的。2003年两会期间我代表新教育实验学校提交了一份提案:将9月25日作为我国的阅读节,这份提案受到了广泛关注。没有读书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没有老师但是不能没有书!新教育实验明确提出参加实验的所有师生在六年中必须读满一百本书。我们真的希望实验学校能够营造一个非…  相似文献   

16.
一、提前准备、激发兴趣作文前布置学生注意观看学校、年级、班级黑板报上的内容,了解板报稿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内容、题目、语言有什么特点。然后课堂上交流观察结果,在这基础上,教师小结:每学期在校园或教室里,都要利用黑板报或壁报这块阵地对同学们进行宣传或教育,而为板报提供的稿子就叫板报稿。二、自学例文,明白要求要求学生自学例文并积极思考以下问题1.怎么拟定板报稿的题目?2.板报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和学生一起爱上阅读吧!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多美好啊!而事实也证明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满足不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也培养不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新世纪人才. 一、营造读书氛围 1.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 学校环境是土壤,它能养育人,学校环境是精神,它能凝聚人.为此,我们加强宣传橱窗的建设,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使它成为"书香长廊",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一个平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浓郁的书香.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是相城区最早的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学校占地30586m2,建筑面积11696m2。现有4轨制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978人,专任教师68人。本着"精心打好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潜心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用心拓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瞄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学校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首批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教  相似文献   

19.
陈育平 《教育评论》2007,(5):150-151
近年来,以提高英语水平为目的的双语教学在全国不少小学进行了探索。实践中,发现小学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构建、师资培训等问题困扰着小学汉英双语教学的实验教师。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利用英语教授英语科目以外的学科,使之在完成学科目标的同时,渗透相关英语知识的学习。由于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环境制约,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是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为了克服这一障碍,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双语校园环境,让学生一步入校园,就能听到英语口语交际语言,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英语文化的熏陶。校园里,双语任课教师要组织生活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双语教学”是指教学语言除了母语以外,还用一门语言(这里主要指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它应包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校园环境、师生交往等全部学校教育活动。上海于2001年开始启动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实验学校已经由最初的8所发展到现在的260所,双语教师由原来的50人发展到2500人,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由5000人发展到5.5万人,双语教学的发展势头迅猛。然而,从表面上看来蓬勃发展的小学双语教育,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