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考复习中设置“生命系统的信息传递”专题,引导学生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认识生命系统各层次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从而使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得到深化,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社会责任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洪瑾 《上海教育》2007,(6A):54-55
“两纲”教育如何“润物细无声”般很好地融入信息科技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而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算法和程序设计”一章,就是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便想到可以尝试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生命情感的信息”。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4.
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上篇文章中 ,只就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发展、生命及其特点、生命教育的涵义等问题做了讨论。现再对生命教育的目的、内容、意义等问题作些探索。一、生命教育的目的(一 )生命教育目的的几种说法关于生命教育的目的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表述。现仅摘引几种说法如下 :1、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 ,即“深化学生人生价值观与理想”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与关怀他人” ,“发展学生多元智慧潜能”。 ( [台湾 ]吴清基 )2、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 :其最基础的目标是 ,“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 ;第二阶层目标是 ,“在增进发展生涯” ;最高目标是 ,“促…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微课程是针对个体、较小的群体,以及群体中某些微小的生命教育现象开展的德育活动和实施的微课程。可利用微课程“短”“小”“灵”“快”等特点,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活着、活好、活出价值三维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感。  相似文献   

6.
“新基础教育”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和关注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成长。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在班级建设改革上,“新基础教育”谈到最多、关注最多、探索最多的便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生命的成长、生活品质的提升问题,同时,很有见地、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地指出“成人”与“成事”、“教书”与“育人”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论点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是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也是校长和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围绕该问题,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对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创生性的探索。 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1.确立了学生发展与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以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生命个体为目标,无论是在教学管理,还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都要体现对  相似文献   

8.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目前,在数学课堂上还是能经常看到一些与动态信息生成不相和谐的现象,如教师不能理解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能根据学生呈现的信息来及时调控教学活动等。  相似文献   

9.
法学教育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外,还要在教育理念上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因此,法学的课堂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以下问题。一、注重与学生的精神交往,建立“生命”型课堂1.“生命”型课堂的优点“生命”型课堂是相对于“知识”型课堂而言的,与“知识  相似文献   

10.
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巧用诗词情境中的“立志”“守护”“得到”三重生命意境,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中解构单元教学,为生命教育议题建构“审视”“行动”“实现”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增强生命韧性和感受生命意义中培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目前,在数学课堂上还是能经常看到一些与动态信息生成不相和谐的现象,如教师不能理解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能根据学生呈现的信息来及时调控教学活动等。  相似文献   

12.
“生本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简而言之,就是“以生为本”。“生本教育”的理想追求就是“教育走向生命”与“教育激扬生命”。“教育走向生命”是从教育的导向性来说的,教育的旨归在于提高生活的品位,提升生命的质量,“教育激扬生命”则是针对教育的僵死与呆滞性而言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以说,阅读是小学生发展认知,形成自身价值,丰富生活体验,深入生命感悟的重要渠道.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把撑起学生的阅读生命视为己任,让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笔者认为,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关键要咬定“课堂”不放松,为学生撑起阅读生命的支点.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史为依托,以“CER模型”为论证体系对“DNA分子的结构”进行探索;融入“模型建构”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思维载体,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明确遗传信息的本质,促进学生结构与功能观、信息观等生命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树立人文化的学生理念 在班级管理体系中,起着基础作用的是对学生的理性认识。学生不是“工具人”,他们不是机器;学生不是“幼稚人”,他们不是一个不成熟的幼稚群体;学生不是“问题人”,他们不是总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与不足。相反,学生乃是一个完整的、发展的、独特的生命体,他们有着神秘的生命之魂、诗意的生命感动、鲜活的生命经历、旺盛的生命能量、浓郁的生命期待和真挚的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个家庭,也牵动着全社会。而加强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生命教育”,作为语文老师,应将“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修正孩子们的“生命观”,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悄无声息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设计并实施与生物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可充分发挥其协同育人功能。“创意鸟舍设计与制作”项目旨在让学生能够使用信息科技解决生命科学领域的真实问题,在提升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形成关爱生命的意识与城市生态社会责任感。融合生物学科可以丰富信息科技课堂的育人内涵,形成实物作品的真实项目有助于落实课程育人功能,育人导向的小组分工合作与评价体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针对学生生涯发展的强烈需求和生涯教育现存问题,构建了生命成长视域下的“甬有优学”学生生涯教育体系。通过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力争教育资源全覆盖;开展“沉浸式”职业体验,实现场馆资源全开放;推进“组团式”生涯指导,保障优质师资全协同,将生涯指导贯穿于学生生命成长全过程,引导学生努力实现能力、兴趣、理想与职业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一种教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激发“情感资源”,捕捉“信息资源”,利用“差异资源”,使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生命写作”是王君老师早年“青春语文”教学理念中提到的作文教学理念,包括阅读、写作、生活三个方面,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提供了许多借鉴经验,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并创造性地回答了教师应该如何教写作,学生如何学会写作的问题,其教学理念强调通过“生命写作”,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与生活激情。而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如何借鉴王君“生命写作”教学理念促进初中生写作课堂的发展,这也是语文教育发展领域较为关注的一点。对此,本文力求通过分析“生命写作”的教学启示,从而探索出“生命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