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范长江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习与研究范长江的采访思想与实践,对于搞好新世纪的新闻采访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范长江采访思想的核心。范长江指出,“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他非常强调新闻必须是事实,决不能虚构。他还提出人民新闻工作的四个信条,其中第一条就是:“消息绝对真实”。他说,“当一个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诚”。他认为“真实是人民报纸的最大特色之一”,只有真实“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才能确…  相似文献   

2.
吴冷西同志在《范长江传》的《前言》中写道:这部传记“为新闻界提供了一个生动具体、可亲可近的学习榜样”。我读《范长江传》,尤感亲切。记得那是三十多年前,当我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读书时,范长江同志就曾为我们做过一次报告。读完这部传记,深为范长江同志的高贵品德和优良作风所感动。 (一) 范长江的生活历程,充满了惊险和传奇色彩,然而不管生活的道路如何艰辛曲折,他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献身无产阶级革命和新闻事业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这种可贵的革命精神,为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出生于四川内江县。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入内江县立中学。在大革  相似文献   

3.
据中华新闻报消息金桂飘香的秋日,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英才范长江家乡的四川省内江市,漾溢出缕缕缅怀前辈的情思。IO月15日,内江市委宣传部、内江市记协联合举办了“纪念范长江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来自全市的宣传思想战线,新闻传播单位的人员聚集一堂,追忆、缅怀、座谈、畅叙范长江同志的光辉业绩。范长江家乡的新闻界人士在纪念座谈会上一致表示,当今缅怀和重温范长江的业绩,就是要学习他热爱新闻事业、勤奋敬业、勇于实践的精神,忠实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采写生动、鲜活、准确的新闻报道,对党对…  相似文献   

4.
每当翻阅《范长江新闻文集》,眼前便浮现一组镜头:五十多年前,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记者,正以惊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踏着红军长征的足迹,爬雪山,过草地,穿行于虎豹出没的丛林,“永远走向陌生的地方”。这些镜头发人深思:范长江同志是怎样成为一个纵论时代风云的名记者的?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修养? 强烈的事业心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从四川成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的西北地区考察。他去那里采访,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抗日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力图深入地了解即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中国西北角的历史和现状。他认为这是当时对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回答的两个重大问题。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他采写出脍炙人口的《中国的西北角》。那时年仅26岁的长江,还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具有炽烈的革命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表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16日是我国新闻界巨子范长江诞辰一百周年.纵观范长江同志一生的新闻实践活动,"深入"二字是最好的诠释.他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行动践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践行了深入新闻源泉的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6.
论范长江的党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广大新闻工作者可谓耳熟能详。范长江在新闻实践上所做出的成就令无数中国新闻工作者为之骄傲,当代新闻工作者把范长江同志视为“记者的楷模”。过去新闻界和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范长江同志诞辰100周年.他从一个爱国主义、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共产主义的新闻战士,从直接从事新闻第一线的采访工作到做新闻事业的领导者,都堪称中国新闻界的典型与榜样.今天,我们进一步缅怀范长江同志对我国新闻事业的突出贡献,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记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学习范长江同志追求革命真理,忠诚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并为之奋斗不止的思想品格,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深入实地采访的工作作风,虚心好学、善于思考、勤奋写作、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清正廉洁、爱憎分明、一身正气的高尚品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月11日,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夫人沈谱,从北京写信给四川内江县,盛赞范长江家乡的农民记者在成长。信中说:“在长江同志的家乡,第一个发展起来了农民记者的队伍,这确实令人兴奋。他们心胸开阔,深入实际,用真理说话,用心血写稿,写出  相似文献   

9.
名记者范长江,既是社会活动家,又是新闻事业家、新闻教育家,是中国新闻记者的一代楷模。我们要学习范长江同志的好思想、好经验、好作风。本文作者王淮冰,早在1939年就结识范长江同志。曾在范长江创办的国际新闻社跟随长江一道采访、工作过,现正在从事范长江的研究工作,本文即是研究论著中的一篇。正如作者在本文开头所说“名记者范长江,名就名在他那些轰动一时,至今仍为人称道的新闻通讯。”此文全面评价了范长江的新闻通讯,很有价值,我们郑重向读者推荐。因文章较长,本刊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精髓,是引导我们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指挥棒.而对于"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则更应该把实事求是作为宣传报道的前提.许多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都是以实事求是作为工作准则的.我国现代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其无数的新闻通讯无不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特色,他提出:"实事求是的作风,是最勇敢的作风",并希望新闻工作者要时刻做到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1.
9月21日,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中国记协举行《范长江文集》《范长江传》首发式。老新闻工作者及专家张友渔、爱泼斯坦、邵华泽、成一、方蒙等,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王福如、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王强华、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哲人、唐非等参加了会议。邓颖超同志对范长江文集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她在该书的序言中说:“他的作品是很有影响的。现将这些作品整理出版,一方面可供读者研  相似文献   

12.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10名获奖者将于今年年内评选产生。作为奖掖先进、引导更多的青年新闻工作者做范长江式记者的这一新闻奖,是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范长江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榜样,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磨难,但范长江的精神至今仍然召唤和激励着无数的后来者。前不久,中国记协国内部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邀请有关方面的人士,座谈《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这两本书,追忆和学习范长江的革命精神和他杰出的新闻实践。展读华章,范长江当年的风采重  相似文献   

13.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优秀的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残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派通讯员身份从北平赴成都,开始了赴西北考察采访。他以惊人的勇气,深入实际的精神,走遍川、陕、青、甘、宁等地区,历时十个月,写下大量旅途通讯,连续在《大公报》上发表,轰动全国,随即成为《大公报》特派记者。这个时期的作品,汇集在流传久远的《中国西北角》。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只身进入西安采访,后转赴延安,报道了事变真象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4.
范长江(1909—1970),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为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在1935所进行的行程一万余里,历时十个月的西北采访活动,首次向处在国民党新闻封锁下的广大读者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情况,揭开了当时神秘的大西北黑暗与危机的内幕。西北之行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的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新闻史上名记者的地位. 使不少范长江研究者感兴趣的是:当时只有26岁的范长江,作为一个没有受过专门新闻教育的报社通讯员,为什么能在西北之行中一举成名,引入眼目? 无庸置疑,远大的抱负、丰富的思想、广博的知识和探索的勇气都是构成长江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在长江身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成才素质——问题意识。在他的西北之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新闻活动中,新闻工作者从  相似文献   

15.
李克林同志是很早就参加革命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长期在人民日报从事农村报道工作。读了关于她的这篇访问记,我们心里真是难以言状!从大跃进到农业学大寨,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的新闻报道说了多少疯话,给党和人民带来多大损失啊!李克林同志以她亲身经历告诫我们:一个记者起码应该是个诚实、正直的人。所谓诚实、正直就是要面对现实,忠实于事实。 周总理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我们新闻工作者应当永远铭记在心! 李克林同志已是垂暮之年的人了,而发苍苍,而视茫茫。但她却捧出一颗赤子之心,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从这经历中得出的痛苦教训留给我们。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要向她鞠躬致敬:谢谢李老太!  相似文献   

16.
"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优秀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以鼓励他们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献身于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该奖从1991年到2002年,已经评了五届,对于范长江的名字,新闻界耳熟能详.但是,人们了解范长江是从他在<大公报>发表西北通讯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做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代名记者,范长江关于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论述,是相当精辟的,许多是他“自己暗中摸索的经验”,又是得之不易的。后来他成为新闻事业家,对他称之为“笔部队”的培养问题,更是关怀备至,语重心长。 1、怎样学做记者?这是韬奋给长江出的题目。他讲了五条:一,坚定的政治态度;二,有操守,“非有高度的牺牲精神不为功”;三,要有丰富的知识,既要博,又要精;四,要有不可缺少的技术条件;五,健康的身体。这五条是对初学者而言的,可以称之为“新闻工作入门”。但是,真正要做到五条都打满分,又是很不容易的。我想,即使做过多年  相似文献   

18.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10名获奖者将于今年年内评选产生。作为奖掖先进、引导更多的青年新闻工作者做范长江式记者的这一新闻奖,是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范长江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榜样,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磨难,但范长江的精神至今仍然召唤和激励着无数的后来者。前不久,中国记协国内部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邀请有关方面的人士,座谈《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这两本书,追忆和学习范长江的革命精神和  相似文献   

19.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杰出战士。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不少作品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名篇。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为了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献身于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为人民的事业坚韧不拔、奋发进取的优秀品质和深入实际、艰苦卓绝的工作作风,为在新  相似文献   

20.
范长江同志(1909年—1970年)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他的丰富的采访经验,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宝贵财富。范长江原是一个穷学生。30年代初期,他在北平求学时,为了维持生活,开始向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投稿。1934年初,《晨报》聘请他为特约通讯员,他的卓越才华开始显露出来。不久,天津《大公报》聘请他为固定撰稿人,专门撰写文化教育方面的新闻。但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