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套管针纠正失血性休克的时间、留针时间及并发症。方法 :对 1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分别来用常规头皮针静脉穿刺和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 ,快速补充血容量 ,纠正失血性休克。结果 :两种输液方法相比较 ,静脉留置套管针明显优于头皮针 (P >0 0 5 )。结论 :静脉留置套管针纠正休克时间短 ,留针时间长 ,并发症少 ,利于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2.
宫外孕是妇女急腹症中常见疾病,而宫外破裂可引起大出血,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可致严重休克而危及生命。我院1992年至1996年共收宫外孕患者48例,其中宫外孕致失血性休克25例,本文就25例重症宫外孕抢救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5例均系宫外孕致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其发病年龄在22~43岁,血压12~6.8/7.8kPa21例,占84%,重度休克血压为零4例,占16%;在15例休克病例中,输卵管妊娠23  相似文献   

3.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预见性提出创伤性休克的急救策略及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是对某院20¨07—2010年21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致伤原因、创伤部位、休克程度、抢救措施、护理特点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是治愈24243~,],治愈率77.56%;死亡率22.44%。死亡原因中失血性休克占34.3%,多脏器功能衰竭20.0%,严重颅脑损伤25.7%,严重感染20.0%。结论是失血性休克和严重颅脑损伤时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救治成功与送院时间、抢救措施及护理配合关系密切。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总结肝上下腔静脉损伤的处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对3例肝上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损伤了肝上下腔静脉,经开胸行全肝血流阻断后,修复了损伤血管。1例肝移植患者术中损伤了肝上下腔静脉,处理不当,术后死亡。1例外伤性肝上下腔静脉损伤并大出血患者,经非血管修复的方法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下腔静脉损伤后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是成功的关键,否则易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5.
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常见病,稍一延误时间即会造成生命危险。本病的生理改变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微循环供血不足,以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各种器官的急性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因此,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和扩容是抢救的关键措施。血压变化是诊断和治疗休克的主要指标。因此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时,先扩容还是先用升压药物,通过实践,我们有以下体会。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抢救了35例失血性休克。其中中妊流产2例,晚妊流产3例,足妊分娩6例,宫外孕24例。对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配合其他措施进行抢救取得满意效果。典型…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曲张的食管静脉或胃底静脉,可因过硬的、粗糙的食物、化学刺激及腹压增高等因素而突然破裂,发生呕血便血。失血过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昏迷,甚至造成死亡。我病区从1986年1月至1988年2月,先后抢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引起消化道出血病人14例;其中男12人,女2人,年龄13~67岁,死亡人数10例,好转4例。死亡明显占居首位。所以,抢救消化道出血,乃  相似文献   

7.
酚苄明的抗休克疗效各家报导不一,认为其机理是解除微血管痉挛,本文观察失血性休克时肠系膜微淋巴管、微血管的变化,以及酚苄明对其影响。发现失血性休克时,淋巴管的收缩频率和总收缩活性指数降低,晚期动力学指数降低;酚苄明使淋巴管总收缩活性指数及动力学指数增大,休克后该指数下降至给药前水平,至休克晚期方降低。而且血压维持40mmHg初期,可见淋巴管的收缩分数增大。休克时肠系膜细动脉和细静脉均收缩,出现流态改变,酚苄明可显著解除微血管痉挛,尤以二级细静脉明显,同时改善微血流,但对休克晚期的微循环障碍未见显著改善。提示早期应用酚苄明对防治休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对该药物在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2005.06.01~2006.12.01间所收治的14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83例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60例使用传统药物治疗,并观察其神志、皮肤色泽及温度、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变化,并进行分析对比,对药物应用中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进行分析,来对比所用药物的作用及效果,随后辅以其他药物及方法治疗。结果:患者在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后,神志较短时间内(5~20min)明显改善,皮肤色泽及温度趋于正常,呼吸次数减少并趋于正常,增高的脉搏次数明显下降,收缩压及舒张压有一定程度的的升高(收缩压较显著),尿量有所增加,神志明显改善;从临床症状指标上比传统药物起效快而且疗效明确(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效果明显,能够迅速提升血压,改善病人的休克状态,赢得抢救的时间,继而配合使用其他治疗,能提高体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休克时体内有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临床对α受体阻断剂治疗休克看法不一。本文研究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和淋巴管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性的变化,探讨休克的微循环变化及其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关系。结果发现,失血性休克时微血管的口径收缩,休克初期淋巴管收缩分数增加,休克晚期淋巴管总收缩活性指数降低,同时微血管及淋巴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降低,这可能是晚期微循环障碍、休克失代偿的机制之一,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下腔静脉损伤,出血凶猛,处理棘手,稍有延误或处理不当,都将导致严重后果。4年来,我院连续收治6例下腔静脉损伤的患者,救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17~48岁。致伤原因:刀刺伤3例,锐器伤、弹片伤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失血性休克不同时期淋巴循环的变化,本文采用肠淋巴管插管技术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时期的肠淋巴流量及肠淋巴管压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不同时期肠淋巴循环发生了明显变化。休克早期、休克晚期的肠淋巴流量和肠淋巴管压力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输血输液治疗后,肠淋巴流量和肠淋巴管压力迅速回升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淋巴循环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早先休克病人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时 ,常强调首先进行抗休克 ,待休克纠正或好转后才进行麻醉。但对感染性休克和严重内出血等引起休克的病员 ,在进行抗休克综合措施的同时 ,往往需进行紧急手术处理 ,及早解除其原发病因 ,休克才有可能逐渐好转。1 麻醉前准备首先尽快做二处静脉穿刺 ,若穿刺困难 ,迅速静脉切开放置粗导管 ,保证静脉输液输血的畅通无阻 ,补充血容量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以改善循环功能 ,增加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经过一定时间的抗休克综合治疗后 ,若循环功能改善困难 ,在适量升压药提升血压的基础上 ,同时进…  相似文献   

13.
席银华  唐媛  张彦  罗歆 《宜春学院学报》2002,24(6):74-74,93
在腹部创伤中 ,肝破裂是较常见的 .特别是随着交通业的不断发展 ,外伤性肝破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虽然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得以康复 ,但少数伤员往往死于严重的致命伤 .本文对我们近 10年来收治的 36例外伤性肝破裂诊治体会进行总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7~ 5 2岁 ,平均 2 9岁 .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 2 1例 ,挤压伤 6例 ,刀戳伤 5例 ,坠跌伤 3例 ,枪弹伤 (鸟铳自伤 ) 1例 .闭合性伤 30例 ,开放性伤 6例 .合并其他脏器伤者 2 9例 ,合并伤发生率 80 .6 % ,其中合并脑外伤 11例 ,肺挫伤、气胸 8…  相似文献   

14.
失血性休克是门诊接诊中的常见病,变化急骤,病情凶险,若能及早恰当处理,病人就有存活的希望,反之就丧失抢救时机,下面把我科抢救失血性休克做回顾性总结。 患者,男,40岁,于94年11月23日18点被他人用利器剌伤左侧胸部,出血较多,急送我科,查体患者意识模糊,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常淋浆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及重症失血性休克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均分为6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再灌注及颈动脉放血至40mmHg 1h复制SMAO休克和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以小量淋浆及血浆治疗,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NS)作对照,观察其血压及存活时间。结果:1.对SMAO休克的影响:淋浆组在休克70~120min血压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在110~120min显著高于血浆组(P〈0.05).而血浆组与模型组血压未见差异(P〉0.05);淋浆组3h存活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2.对失血性休克的影响:淋浆组输淋浆、输血后期直至停止输液后,血压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0.01),输NS及停止输液后,血压显著高于血浆组(P〈0.05~0.01);而血浆组血压仅于输血浆后5~10min高于模型组(P〈0.05)。淋浆组存活时间显著优于其它两组。结论:正常淋浆对SMAO休克及重症失血性休克均具有提升血压及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布加综合征是指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肝段部分阻塞而产生的一种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支架置入方法是腹股沟区常规消毒,股静脉穿刺成功后,在C臂机透视下送扩张球囊至肝静脉狭窄处扩张到满意后置入弹簧式静脉支架,即可见下腔静脉血流通畅[1]。我科采用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本病5例,其疗效较为满意。现将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据近年文献报导,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院统计近几年亦有所增加。异位妊娠发病急,病情重,尤以在偏僻山区,因未能达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者,经常发生。本文统计失血性休克48人次,占25.4%。根据我院与郭磊庄医院1982~1991年10年间回顾性异位妊娠189例,病因进行分析,以其对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以来我院手术抢救严重的多脏器创伤并休克病人54例.男38例,女16例,12~76岁,治愈51例,在急救手术中护理的配合体会是:(1)术前准备迅速,在行必须的检查及确诊后,不必等血压完全恢复正常即送手术室,边抗休克边手术。(2)病人进入手术室后要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能及时迅速输血,输液和静脉给药。我们采用动脉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优点是易固定,留置后不会穿破血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外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治疗措施,而股静脉穿刺输液对外科抢救休克及危重病人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极为重要。我们采用此种方法,以头皮针为主要工具,从一九八五年至今抢救危重病人三十余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操作方法 穿刺部位,以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川芎嗪、当归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颈动脉放血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通过微循环观察、器官血流和血液流变学测定方法,观察川芎嗪、当归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失血性休克时,微循环明显障碍,主要表现为微血流变慢和血细胞聚集;经川芎嗪、当归注射液治疗后,微循环改善,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降低,器官微区血流量增加,与N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当归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障碍,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增加器官血液灌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