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患者的预后。其中男1例,女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及腹部肿物,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确诊有癌栓。结果:2例手术者中,术前多普勒超声及CT均可发现腔静脉癌栓。手术均行肾癌根治加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术后随访1例于术后一年肿瘤复发转移死亡,1例现无瘤存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判断癌栓位置,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积极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了26例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食管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1988~2004年收治食管破裂患者26例,其中男25例,女1例,年龄28~72岁.26例患者中,2例保守治疗,6例切开食管摘取异物,3例行胸腔、纵隔引流加空肠及胃造瘘术,14例行食管修补术,1例行食管内带膜金属支架植入,二期再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治愈,3例死亡,治愈率88.5%.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案应在对其损伤部位、损伤时间、纵隔感染的程度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2005.1月间收治的39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①39例患者中,Ⅲ期25例(64.1%),Ⅳb期14例(35.9%);手术治疗35例,单纯放疗3例,单独孕激素治疗1例;5年生存率21.8%.结论:子宫浆膜受侵、子宫外多处癌灶、宫旁组织受侵犯、宫旁淋巴管或血管有癌栓及淋巴结癌转移仍是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Ⅳ期患者易盆腹腔复发和肺转移,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粘蛋白MUC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膀胱良性病变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性细胞癌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和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14例腺性膀胱炎组织(对照组)和17例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粘蛋白MUC1表达进行检测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UC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病人年龄、性别、结石、感染、首发或复发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到腺性膀胱炎再向膀胱癌的演进过程中MUC1的表达具有增多的趋势,MUC1是反应膀胱粘膜上皮细胞代谢活跃的增生特征,而不是恶性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6例铁矿工人肺癌的尸体解剖病理学观察。死者平均年龄54.3岁,生前均有与二氧化硅粉尘密切接触史,接触时间平均24.8年。肉眼观察:4例为周围型,1例为中央型,另1例为弥漫粟粒型。镜下检查:腺癌4例(其中1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为类癌,另1类为鳞癌。6例均有肺外转移。大体及镜下检查,本组患者均有早期矽肺及慢性支气管炎病变。发现肺癌是仅次于肺结核病的矽肺尸捡标本中第二种最常见合并症。还发现铁矿工肺癌以腺癌为主,似乎较以鳞癌为主的煤矿工肺癌的恶性变高。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微小癌1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0~2006-04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10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微小癌16例,占同期甲状腺癌病人的15.53%,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2个月~10 a.[结果]①甲状腺微小癌与显性甲状腺癌在淋巴结转移上没有明显差异,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更多的多灶性生长特点,显性甲状腺癌有更多的外侵包膜现象.②B超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上有明显优势.[结论]甲状腺微小癌与显性甲状腺癌在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上没有明显差异,其治疗应遵循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临床科室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66例,对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客观、科学分析。结果:经分析总结得出:66例病例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有:青霉素类11例、头孢菌素类20例、碳青霉烯类1例、氟喹诺酮类23例、大环内酯类2例、林可霉素类5例、硝咪唑类2例、万古霉素1例、枸橼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组合1例。结论:根据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症状的差异,本院分别采用不同的预防治疗措施,未发生致残、致死病例。  相似文献   

8.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炎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炎性乳腺癌先给2~3个周期的CAF(阿霉素+环磷先胺+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然后行总量的2/3量的乳腺及同侧腋窝的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休息2周即行乳癌根治切除术,术后切口愈合后再给剩余1/3量的放射治疗,照射胸壁及同侧腋窝和锁骨上使放射总量达到60~70 Gy/野,在放疗前后穿插化疗(CAF)4个周期.[结果]:1例患者未完成治疗出院后1个月死亡.9例患者完成上述序惯治疗,全部病例乳腺红肿、高张消退,乳腺内肿块及同侧腋窝淋巴结明显缩小.手术切除标本检查有5例乳腺内找到癌灶,其中典型炎性癌1例、单纯癌2例、硬癌2例,4例乳腺组织内未找到癌灶.同侧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7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见癌转移2例.生存时间1~2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结论]:炎性乳腺癌通过序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2005年诊治的4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保守治疗。结果:3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保守治疗者病情稳定。结论:B超和CT检查对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有帮助;对肾错构瘤破裂的治疗应全面考虑,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肺炎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减少临床误诊率,提高老年肺炎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德州市人民医院资料完整的96例65岁以上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既往有慢性心,肺疾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及高龄者发病多,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症状:约2/3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1/3的患者以非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47%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痰培养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多,双肺CT及X线检查以双肺小片状渗出影多见.结论:正确认识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肺癌的早期CT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对临床随访及病理证实的4例40岁以下女性肺癌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病例病灶3例单发,1例多发,其中右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1例,1例两肺散在多个病灶,纵隔、肺门可见增大淋巴结,并可见双侧少量胸水。初步诊断为结核或炎性假瘤。结论:青年女性肺癌早期临床及CT表现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应尽早进行病理检查,尽量避免在不断随访观察中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诊断、治疗的方法选择及癌危息肉判断标准。方法对1997年-2006年收治的经病理切片证实的胆囊息肉病变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为胆固醇性息肉,9例为腺瘤(3例癌变),7例为炎性息肉,6例为腺癌样增生,2例为腺肌瘤。结论提出胆囊息肉样病变相关因素、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诊断明确的47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仅12例疑为甲状腺癌.余35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确诊。34例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伴颈淋巴结转移3例。47例中有11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0年,24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5年。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不易确诊,且易漏诊,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时应仔细触诊,对可疑结节行冰冻切片。首次手术应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3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胸片和病灶体层检查,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对结核及糖尿病进行动态观察,并与35例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学对照.结果: 35例糖尿病肺结核的病灶以双上肺野分布的29例(29/35),病灶形态呈大片融合或斑块的有30例(30/35),本组病例中发现空洞的有26例(26/35),单一病灶内多发虫噬状空洞的23例(23/26),支气管播散多见.血糖控后,病灶大多好转.结论:糖尿病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病灶的分布、形态及病灶内外的情况具有特点,高血糖状态对结核病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0.5~2000.4月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58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现就其病因与诊治等问题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9例,女9例,60~65岁41例,66~70岁11例,>71岁6例。有溃疡病史者23例,伴有黑便35例,急性出血49例,其中大出血(>800ml)45例,慢性出血13例。胃镜检查结果:肿瘤26例,其中胃窦癌17例,胃体癌4例,贲门癌3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康复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接受单模式肺康复和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评定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六分钟步行距离,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Pearson’s相关系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6个月和1年则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六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则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六分钟步行距离与肺功能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单模式肺康复和综合性肺康复均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但综合性肺康复治疗方案优于单模式肺康复,且康复训练具有时间依赖性及累积效应,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外阴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期达到伤口的Ⅰ期愈合率,使病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翻身排便;术前做好皮肤、肠道、阴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除1例伤口感染,其余9例都Ⅰ期愈合,均达到手术治疗效果.结论:由于外阴癌病人相对年龄大、机体抵抗力低、手术部位与尿道直肠邻近、创伤大,容易发生伤口裂开、感染和肺部、泌尿系感染及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正确实施术前、后制定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外阴癌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率,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对5例小管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乳腺小管癌组织形态学特征为小管结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部分小管呈锐角状;免疫组化显示小管结构缺乏肌上皮,E-Cadherin阳性.病理诊断上需与硬化性腺病,微腺型腺病等进行鉴别.结论:乳腺小管癌是一种高分化小管结构乳腺癌,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trphy,DR)中双能量减影(dual energy subtraction,DES)技术在胸部疾病,特别是外伤性肋骨骨折、少量气胸及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10~2007.8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胸部外伤或肺部疾病患者,进行DR双能量减影胸部后前位X线检查,分别获得标准影像、软组织影像和骨骼影像;本组病例分别由两组(每组2人)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分别阅片、分析、诊断,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并形成一致诊断意见。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共摄取DES片360幅,均能满足临床诊断。其中胸部外伤102例,肺炎8例,肺结核5例,肺癌合并阻塞性炎症2例,矽肺2例,结节病1例。DR标准片图像质量优良,可显示骨性胸廓结构和肺纹理;DES骨骼影像在显示心影、腋中线、膈下腹部脏器结构重叠的肋骨方面优于标准影像;软组织影像在显示肺内小结节病灶优于标准影像。结论:胸部DR双能量减影可清晰显示肋骨骨折,少量气胸和肺内病变,特别是对隐蔽处轻微骨折,少量气胸和肺内细小病变的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95年6月—1996年10月用自拟痢泻安加痢特灵、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46例,疗效极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6例中,男26例,女20例;1岁以下4例,1—3岁20例,4—8岁12例,8—15岁10例。46例均有腹痛、里急后重、发热、脓血便症状。便培养结果符合菌痢诊断。有抽搐6例、其中3例被确诊为合并中毒性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