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念是反映物体或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性知识,是深入学习自然知识的基础,是自然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自然知识体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自然概念教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低年级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事物的显著特征”,“着重培养比较、分类等思维能力”。这个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即形成清晰表象的阶段。这里的“显著特征”是一个个具体事物的外部特征、表面现  相似文献   

2.
一、低年级段中的第二册 低年级段在认知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事物的显著特征。“显著特征”是指: 1.自然物体的外部特征,或者说是外部形态特征。 2.“自然物体”多数是指个体的、具体的自然物体,少数是指各种各样的同类物体。 3.“特征”可分出几个层次来,但这些特征多数是可以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  相似文献   

3.
谈中低年级自然教学中「研讨」的开展武红中低年级自然教学中的研讨,一般是从事物的外表现象出发,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一个科学经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综合渗透运用推理、归纳、分析、演绎、联想、抽象等思维手段,扩展深化对基本事实的分析,达到对事物的理性...  相似文献   

4.
小学中年级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中年级自然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旨在促进这种过渡。 在自然教学内容中,概念除了指“共同特征”外,还包括对自然事物性质的认识,对事物间相互关系和联系的认识。低年级自然教学认识个别事物的特征,积累感性认识。进入中年级则要求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低年级着重培养他们的比较、分类思维能力。分类以比较为基础;比较又离不开对自然事物或现象的观察。观察能力是形成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1明确观察国的对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的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自然教学作为整个小学自然教学的一部分,不仅具有自然学科的特点,而且具有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续集中,但对各种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急切了解的欲望,有探究的心理动态。因此,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低年级自然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低年级自然课的普及,低年级自然教学这块处女地,吸引着众多的耕耘者去开发,去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低年级自然教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切实把握知识深度,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九年制义务教育低年级自然课本四册共有59篇课文。从内容上来看,涉及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力和机械,声、光和热,电和磁,地球和宇宙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大千世界,无所不有。这些课文内容,虽然都是儿童身边的、常见的、形象具体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浅显易懂,但是对于自然知识知之甚少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要切实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学生思维时,往往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在自然教学中,教学材料是学生赖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训练各种能力的载体。低年级学生只有在对这些具体的教学材料的观察、实验中,才能形成感知,形成思维,形成能力。低年级学生学自然,就象刚满周岁的小孩子学走步,离开了要扶的东西就寸步难行,因此,我们认为在低年级自然尤其要重视运用实物材料进行教学。在几年的自然教学中,我们把教学的实物材料准备工作当作教学的首  相似文献   

9.
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北京市怀柔县第三小学吴淑琴分类主要是依据事物的属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为一类。它在深入研究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把具有某些相同属性的事物归为一类,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这一类事物的本质,也是整理材料和...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低年级自然教学中,使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感到好奇,对自然知识产生求知欲,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和兴趣,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良好的品质十分重要,学有收获,采用引导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而小学高年级自然教学较之低年级,所选取的内容多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高年级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过程,从总体上看与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即认识始于感知,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再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  相似文献   

12.
一、重难点教学内容简析 本课是“九义”人教版六年制自然教材第五册第2课。学生在第三册学过《各种各样的果实》,对果实的外形特征已有较充分的感知的基础上,按照新大纲要求,在认识事物的特征方面,现要由低年级的认识单个事物的显著特  相似文献   

13.
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而小学高年级自然教学较之低年级,所选取的内容多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高年级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过程,从总体上看与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即认识始于感知,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再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得到一定水平层次的科学结论。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就结束了,而是反复进行,逐步提高完善,使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从近几年教学实践来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的认识特点。  相似文献   

14.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性质和了解科学道理的重要方法。以下就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写话是作文的开始。培养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对低年级的写话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有好奇心、好幻想是低年级学生的本能和特征。在他们看来,生活是多彩多姿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呢?  相似文献   

16.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开设自然课,并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考查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这对学生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知识,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教师应在教学实际中抓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浅析——传授自然课的知识,了解事物的本质、作用,事物与大自然的联系。讲明道理,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水平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认识事物、归类事物、分析事物共同和不同特征的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对自然课有关知识作一番梳理,讲明划分事物属性的道理、作用。例如:(找共同特征)一课,就拿钉子来说,这是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要善于使用儿童语言融水县和睦镇中心校杨天蔚使用儿童语言,形象他讲解和示范,是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要特点。七八岁的儿童心理特征是活泼,爱动,好奇,善模仿,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并且富有想象力。但是,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尤其对单调...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小学低年级自然课的一项重要训练,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感知辨析事物,掌握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在教学中有如下形式。 一、图片观察,低年级自然教材主要由图组成且特征突出,易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看但又不会看,因此,观察前教师要提出要求,把观察对象、范围交待清楚,把观察目的具体化,观察时还要具体引导。  相似文献   

19.
训练学生的感官是低年级自然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任何知识的来源 ,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因此 ,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用感官去直接认识自然事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些尝试。1 激发学生用感官感知物体属性的兴趣  游戏式。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好动、好玩 ,尤其喜欢做游戏。在自然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能激发学生用感官感知物体属性的兴趣。如教学《不倒翁》 ,教师组织学生玩“推不倒翁”的游戏 ,看谁的不倒翁能不倒。然后提问 :没有推倒的“不倒翁”与被推倒的“…  相似文献   

20.
《砂和粘土《是一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自然课。 自然教学大纲要求在低年级的自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游戏、观察等活动认识自然界常见事物的显著物征,初步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并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比较、分类等思维能力,以及进行简单小制作等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