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楼梦》为何“只存八十回”?对此一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这是乾隆大兴“文字狱”的恶果之一。是乾隆的“文字狱”破坏了《红楼梦》的完整。但“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最终还是曹雪芹本人做出的抉择。不过,曹雪芹不愧是文章高手,即使“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八十回本的《红楼梦》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及其”中的“其”原本主要回指前面的语法单位,起到连贯前后并列项,使后一并列项从形式上由无定到有定,由泛指(generic)到专指(specific)的作用。但是,一定的语境,使得“其”的回指变得可有可无,或因汉语的省略定势与节律阻止回指说,直至不能说有。由有回指到可有可无,到不好说有,到没有回指的过程,就是“其”的化石化(fossilization)过程。  相似文献   

3.
雅布觉得自己运气特别不好。人们早就听烦了他的抱怨,冲他大叫:“雅布,你的不幸,是上帝造成的!”由于经常听到“上帝”这两个字,雅布最终决定亲自去拜访他,并向他要回自己的运气。雅布走啊走,他在走了三天三夜后,坐在岩石上休息。突然,一只上了年纪的豺狼蹿了出来。“你在这里干嘛?”豺狼问。  相似文献   

4.
王华 《教书育人》2004,(8):46-47
为师四年来,我一直担任3~4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出于关心(当然也有担心),从来没要求我做班主任。但“班主任”这个“美差”是我出师后的心愿,也曾经私下跟领导商榷过,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乖乖地搞好自己的英语教学。无奈的是,学校老教师退休的退休,退居二线的也不在少数,这回,领导跟我商量,问我是否雄心依旧,我连忙回答“OK,OK”。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易混声母辨正四川宣汉县五宝中心校 覃晓光一、辨别2回与Z、Ch与c、sh与8在普通话中,Z回、Z回、8回与Z、t、t最易混淆,如把“支援(zm罗u吐u)”读成“资源(ngu碰h)”,“诗(sm)人”达成“私(st)人”。要纠正这种误读,首先要发...  相似文献   

6.
“回回”一词起源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括《梦溪笔谈》记录的边兵凯歌之四为西夏人作品,“打回回”的口号是西夏人提出的。西夏所打“回回”指喀喇汗王朝回鹘,“回回”一词最初就是指伊斯兰教徒。“大食”、“回回”都曾是喀喇汗王朝的别称,都经历了从专指某一民族到泛称某种文明类型的演变过程,所不同的是“大食”一词的范围随着伊斯兰教的东传从西向东扩延,止于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随着宋元人对中亚认识的深入由东向西扩延,起点也是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语源自回鹘,用来区别与喀喇汗朝回鹘种族相同而文化不同的高昌回鹘  相似文献   

7.
张志 《成都师专学报》2000,19(1):37-40,55
针对李金松先生所谓《红楼梦》庚辰本第七十八回有别于程高本的一处“异文”,为“脂抄庚辰本乃系后人作伪而未被欧阳健先生提及的一条至为重要的新证据”,指出此“异文”文辞既不鄙陋,与贾政的一向性格也不相左,而且也没有歪曲宝玉形象,更没有同第十三、第六十三两回提到的贾敬为“进士”的叙述相矛盾。因此,第七十八回这段文字根本就不是什么“脂本作伪”的“重要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李建国先生(下称书作者)在《反馈电路分析》专著[1]中提出了”取样对象”和“回输方式”两个基本概念,本文以“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辩证统一的观点,揭示反馈基本类型真谛,阐述“取样对象”和“回输方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红楼梦》第五回中的预示比较熟悉.这一回的主体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以下此回均称“大虚幻境”),写贾宝玉睡梦之中,由警幻仙姑导引,在太虚幻境薄命司看了金陵十二钗的正付册,听了“红楼梦”曲.册子里的画、诗、警幻仙姑唱的曲子预示了贾宝玉和贾府中十几个青年女子的最终命运.在《红楼梦》八十回后原稿佚失的情况下,第五回的预示成为人们推测这部作品人物结局的极为重要的线索.《源氏物语》第三回的预示未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回的主体是“雨夜品评”(以下此回均称“雨夜品评”)表现头中将、左马头几个贵族公子同源氏大谈世间女子的等级、品味及他们自己的风流韵事.他们的谈话,对主人公源氏遇到的几个女性的基本情况作了某种概括和暗示.“雨夜品评”一开始,头中将提出女子按其出身分为上中下三等.源氏“深感兴  相似文献   

10.
点击精妙:1.《小红帽》里的大灰狼这回遇上了胖老虎“小红帽”,这下可好,“小红帽”要吃大灰狼了。2.大灰狼和“小红帽”斗智斗勇,最终大灰狼以身体瘦,奔跑灵活的优势脱离险境。3.“小红帽”被猎人捉去送进了动物园。  相似文献   

11.
反馈基本类型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国先生(下称书作)在《反馈电路分析》专中提出了“取样对象”和“回输方式”两个基本概念.本以“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辩证统一的观点,揭示反馈基本类型真谛,阐述“取样对象”和“回输方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回”字导入江苏卓智贺敬之的《回延安》,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篇课文的导人,我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第一课时,我便从“回”字说起。简介作者贺敬之的生平之后──“课文标题《回延安》是一...  相似文献   

13.
“三言”、“二拍”中的不少篇章都出现了对僧人偷情或纵欲行为的描写,在这种描写中,作者表现出了相当复杂的心态:既想宽容正常的人欲,又对过度纵欲抱有与生俱来的反感。而两相权衡的结果,最终往往是使欲望回归于理性的束缚。在明代文人的这种选择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时代的特殊性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栏目自2004年第8期推出“西游路上的数学”(系列连载),共45回,分15次刊出,本期刊登最后两回——第44回~45回,谢谢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三言”、“二拍”中的不少篇章都出现对僧人偷情或纵欲行为的描写,在这种描写中,作表现出了相当复杂的心态:既想宽容正常人的欲,又对过度纵欲抱有与生俱来的反感。而两相权衡的结果,最终往往是使欲望回归于理性的束缚。在明代人的这种选择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化背景,而时代的特殊性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小芳(小说)河南黄孝喜1村里晚饭吃得早的人家,已经开始上床睡觉了,可爹到县城里去卖鱼还没有回来。弟弟嗡嗡叽叽地对小芳说:“大姐我饿。”妹妹一遍遍地问小芳:“大姐,爹快回了吧!”小芳一边回答妹妹:“快回了,快回了,”一边抚摸着弟弟的头安慰他说,“再等一...  相似文献   

17.
目前,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方法确是无懈可击,但“继教”的内容及“继教”机构本身却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形式主义严重。“继教”课程中有“教育法规学习”一项,某地最后的考试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在规定时间集体抄书。其实,真正理解、落实这些法规才是最终目的,抄或背了半天,应付完考试,那些法规也就被遗忘了。最近,有些教师因忙于教学,“九五继教”学分不够,“继教”的主管机构———教育学院就让这些人每人花16元买了本《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然后又上演了一回“抄书”。人们花了两个多小时,以工整…  相似文献   

18.
以科研为导向 提高办学水平北京五中吴昌顺1983年中国两位学者提出“马太效应”:穷则愈穷,富则意富,差距拉大,恶性循环。为什么?经济发展取决于人口素质,人回素质取决于教育水平。当今世界各国此强彼弱、武力消长、贸易竞争、科技较量等等.最终归结为教育。这...  相似文献   

19.
李玲 《现代语文》2007,(3):33-3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原回目叫做“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该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自发反抗、最终落草的英雄形象——林冲,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在主题和描写人物方面均达到了很高成就,但笔者认为,林冲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及主题的表现,离不开李小二这一形象的艺术处理,得益于李小二的侧面烘托,一句话,“红花还须绿叶扶”,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乐吧     
两个字 论坛里有个人问了个问题:“假如你去蹦极落到一半时发现绳子断了,要是只能喊两个字你会喊什么?”回复的很多,大部分回“奸商”“妈呀”之类的,但一位大哥回了两字“变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