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一个学校的名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关注校园文化,品味校园文化,带给学生的将是无尽的语文养料。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从打造校本特色环境文化和立足人本理念建设精神文化两方面,具体阐释了双桥镇中心学校打造校园特色环境文化,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并做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跃校园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办出学校特色的有效措施。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渊源于社会文化,是借助学校载体来传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在校园里的折射和反映。它反映着学校的特点、面貌和个性。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或青年文化。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被称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工程,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有别于社会文化的一个显…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者协调发展、有机结合,共同构建了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髓。创建务实有效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校工作的追求。我校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五个层次入手,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引自高占祥《论校园文化》),是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的形成过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9.
杨建宇 《湖南教育》2006,(12):20-21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办学思想、教育理念、育人观、人才观、价值观、教师的精神气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效,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基层学校的校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和载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全校师生精神面貌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团队协作、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制度性的行为准则,也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下谈谈笔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是以校园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在学校管理中,以被管理者为主体,重视人的存在与价值、情感与沟通,关注人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有助于挖掘出每个人内在的潜能和智慧,使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获得发展。一、浓厚的校园文化是"以人为本"的基础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简要论述了校园文化的现状及阅读文化与其的关系,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优势与作用,并提出了阅读文化建设的几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组成部分和特点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何谓校园文化?顾名思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有一种校园文化的定位。"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学生行为为主体,以精神文化包括艺术、体育为导体,旨在培养活动参与者良好的精神、品格、个性、习惯及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教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基本活动场所,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文化一般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源于社会文化 ,是社会文化在校园里的折射和反映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校园为主要时空 ,以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活动为载体 ,以校园主体意识为主要特征 ,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的的一种群体文化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 ,在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中 ,对校园文化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 ,是一个学校精神、传统、作用、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 ,它蕴含于学校的物质、精神和组织制度等各个方面 ,反映了学校的校…  相似文献   

19.
正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各种有益的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观念的建立。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文明的写实。教育的对象是人,毫无疑问,校园文化的核心也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如果脱离了这一本质,校园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适应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的首  相似文献   

20.
一、校园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校园这个特殊领域里的文化,是校园这个特定土壤里呈现的文化。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分支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是反映校园风格、适宜校园人要求的一种文化氛围,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为主导、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为空间、社会为依托、校园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