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与智障人朝夕相处的智障人家属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剖析其对社区开展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智障人家属让智障人参与特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他们能结交更多朋友和提高智力水平,他们对特奥活动锻炼效果的认可程度较高,但认为社区在开展特奥运动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社区特奥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影响上海市开展城市社区特奥运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上海市社区特奥运动的开展现状入手,采用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影响上海市各社区开展特奥运动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确定影响上海市开展城市社区特奥运动的主要因素为:领导组织管理、特奥指导、智障人参与和家属的陪同4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上海市智障人家属对开展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认知状况。结果显示:上海市智障人家属让智障人参与特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早日融入社会和提高智力水平及促进健康;上海市智障人家属对特奥活动锻炼效果的认可度较高,但认为宣传力度不够;上海市智障人家属对从事特奥工作的社区领导、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的工作态度给予很高的评价,但认为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上海市部分街道(镇)智障人参加社区特奥运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智障人虽有"阳光之家"等较好的活动环境,但受场地器材不足、资金短缺、专业培训人员少等因素影响,经常参加特奥运动的人数较少,特奥运动项目单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发展智障人体育事业的力度;组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多方面筹集资金;发挥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探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以下称特奥运动)的内涵以及特奥运动在大学开展的意义与价值。主要结论:大学开展特奥运动有益于深化和拓展特奥运动的发展领域;有助于体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大学软实力。建议: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和扶助智障人士,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谋福利;鼓励大学生参与特奥会志愿者活动;大学要合理利用参与特奥运动的机遇,进一步提高自身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赵春琪 《体育科研》2007,28(3):20-22
从上海市社区特奥运动的开展现状入手,采用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影响上海市各社区开展特奥运动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研究,探索影响上海市开展城市社区特奥运动的主要因素,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和研究适合特奥运动发展、有利于实现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目标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选取上海市171名智障成年人进行1年的特奥运动训练,并运用《智障成年人运动效能评价量表》进行测试和对比。结果显示:参与特奥运动后,智障成年人在基本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过程和适应行为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步。认为:参与特奥运动是智障成年人改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适应社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有智障人士26万,特奥运动来到黑龙江省使广大智障人士从中受到了鼓舞.我省通过组织、引导弱智人参加特奥运动,扩大了弱智人的生活领域,开发并提高了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弱智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展现.经过广泛调研与考察,介绍了我省冬季特奥运动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对智障成年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特奥运动对智障成年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组织轻度和中度智障成年人参加6个月的特奥运动,测定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练习后智障成年人社会适应能力好于练习前。轻度智障成年人社会适应能力好于中度智障成年人。结论:参加特奥运动对智障成年人社会适应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为智障人士常年提供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的国际组织,是一个非牟利机构和慈善团体.它帮助智障人士发展体能、表现勇气、像正常人一样享有参与体育训练、运动竞赛的权利,享有平等的社会关注.随着2007年在我国上海举办国际特殊奥运会,特奥运动将如何在我国的国民当中宣传与推广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推广特奥运动的过程中将特奥运动中的融合运动作为切入点来展开,吸引大量热心的志愿者共同参与,对于智障人士参与特奥会起到更好的帮助作用,因此,融合运动包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它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1.
社区体育是加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迅速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日照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奥运会前后社区体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日照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的投入、社区指导员的数量和群众参与度等均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着女性参与度低;与一线城市相比,社区体育场地少等问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建议,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体育和现代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内涵及特点;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角度,分析了都市化生活方式的变化给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城市社区体育应发挥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构建新形势下的组织管理模式是推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前提,培养合适的体育人才是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积极筹措运作经费和建设场地、设施是加速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The sport participation rate has been shown to decrease with age in many countries. In Japan, however, the elderly sport participation rate has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decade and is the highest among all Japanes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cohort effect generated by the shared experience of hosting the Tokyo 1964 Olympic Games during their youth can explain the increased sport participation of elderly Japanese. Data from the Japanese National Sport-Life Survey over 20 years were analyzed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s and other determinants of sport participation, individuals who experienced the Tokyo 1964 Olympic Games participated in sport more frequently than other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4.
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也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奥林匹克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否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和互补,以达到继承和弘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与贡献,并能促进两者之间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In general, women are well represented among sport participants and sport audiences but not in the media. Data show that women's sport is greatly underreported and trivialized in newspaper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press coverage during the 2000 Summer Olympic Games in the largest circulating Belgian, Danish, French, and Italian daily newspapers by: (a) number of articles, (b) size, (c) page placement, (d) accompanying photographs, and (e) photograph size. For each sport covered, the athletes' nationality and the gender were recorded. Compared to the 1996 Atlanta Games, there was an increase of 326 female athletes (+4%), and women competed in 25 sports and 132 events (44%) of the total 300 events. Although only 29.3% of the articles and 38% of photos were on women's sports, the newspaper coverage was similar to the distribution of participating athletes and event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found with respect to article size, page placement, accompanying photographs, or photograph size. The most covered sport was track and field, independent of national achievement. Other sports received different coverage in relation to national expectations, achieve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conclusion, there was a trend to overcome gender inequities in media coverage during the Olympic Games,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s actions to promote increased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sport activities and to publicize their achievements. Moreover, during the Olympic Games, a nationalistic fervor might affect the equality of gender coverage.  相似文献   

16.
孙威 《体育学刊》2007,14(5):24-28
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融合的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和人的自由是科学体育与人文体育和谐发展的核心;奥林匹克运动正在从人类科学发展的工具——夺标与健康的功利化追求,转变为对奥林匹克文化——精神、制度、人的实质自由的追问;在体育过程中不断扩展体育个体的实质自由是复兴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的奥林匹克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全球化的产物,又是推动体育进一步全球化的动力。奥林匹克逐步扩展到全世界的过程,就是体育全球化最好的例证。而汇聚世界各国参赛者的奥运会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奥运会成为体育全球化的表征,是体育全球化最直接的体现。奥运会的出现与发展加速了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体育全球化同时也拓展奥运会的范围、增强了奥运会的影响力。以奥运会为表证的体育全球化将促进世界体育文件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以体育为载体的国际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末期诞生不久,即随着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入被介绍到了中华大地,为奥林匹克运动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新中国的成立,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背景逐渐交流、融合,并在中华大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体育的主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众对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奥林匹克的关注程度,甚至高于对其他许多社会问题的关心。现代体育意识和奥运意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代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