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物流能力在促进城市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物流产业的兴起。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结合2011年统计数据,对安徽省各城市物流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城市物流能力受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区域位置影响较大。因此,提高城市物流能力就要从提高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等方面着手,同时还要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提升区域物流能力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对区域物流能力研究与分析是提升区域物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影响区域物流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物流经济指标、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业务量、物流综合竞争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ANP(网络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并通过SD软件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系数,从而找出关键指标进行改善,提升区域物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ANP可以科学有效地对区域物流能力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旅游物流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旅游物流能力进行客观的研究,有助于旅游业的良好发展。选取安徽省2007—2019年相关数据,以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来构建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影响安徽省旅游物流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表明:安徽省的旅游物流能力总体不断提升;整体旅游物流能力水平处于长三角各地区的末位;旅游效益与物流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旅游组织数量不足成为当前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区域物流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省17个地市物流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竞争力差异评价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安徽省近十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区域物流的发展影响最大,就此提出整合物流资源、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以及加强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区域物流竞争力对区域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物流基础设施、物流需求、人力及信息化建设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物流竞争力综合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福建省各地物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两极分化状态。福州、厦门和泉州的物流竞争力较强,漳州接近全省物流平均水平,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和南平处于全省物流平均水平之下。分析区域物流差异,提出改善福物流业发展不平衡、大力发展物流基础建设、以经济带动物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样本,选取能代表物流发展水平的6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这13个城市的物流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物流能力总体上表现为苏南城市最好、苏中城市较好、苏北城市最差.最后对各地区物流能力的提升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湘南学院学报》2020,(2):53-58
物流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评价区域物流能力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参考文献方法确定初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初步筛选,最后将灰色关联法与熵值法结合,计算差异性因数,从而优化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建立白化权函数,给出三个区间测度,再通过各区间测度的临界值对各指标进行定权,将权重与白化权函数相结合,计算聚类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能力较强的有北京、天津等13个省份;区域物流能力中等的有重庆、陕西等10个省份;区域物流能力较差的有青海、吉林等8个省份.将各省份的灰类与其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检验了聚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区域物流规划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最终选取5个二级指标以及13个影响因素,构成了评价影响区域物流规划发展的水平的指标体系.以安徽省为例,以SPSS 19.0为软件处理平台,用主成分法对原来的指标体系降维处理,以此获得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和新的样本矩阵.再选用类平均法的聚类法对安徽省内的16个市区的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依据聚类谱系图以及区位坐标,可将安徽省划分为五大物流片区,进而从中选出东南片区的芜湖市、东北片区的蚌埠市、中部片区的合肥市、西南片区的安庆市、西北片区的阜阳市等五个物流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影响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因素权重,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构建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以分析区域物流走势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安徽长江沿线城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区域。该区域物流网络中,芜湖市具有最大物流强度,望江、岳西形成马芜铜宜物流薄弱区。促进安徽省与内陆省份城市间的大融合,应进一步加大对芜湖市物流业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并扶持当涂县造船业及桐城市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望江、岳西基础设施瓶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土地供给结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将城市四类用地类型作为模型变量,选取安徽省2012-2016年间16个地市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四类用地类型中,相对于其余三类用地仓储用地面积对固定资产投资额影响最大;而且截距项表明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显著。因此,政府应适当增加仓储物流用地的供给,同时对其余类型用地应考虑当地的产业结构,根据地方的社会发展状况作出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测算、排序和聚类。结果显示,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分布不均衡,从北到南大致呈现文化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的趋势,并提出了提升各地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若干因素,并选取评价区域房地产市场的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聚类法分析法对区域房地产市场进行划分,并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对安徽省16个地市房地产市场划分区域,将安徽省房地产市场划分为A、B、C、O、E、F六个区域,从而为安徽省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六个方面,选取了33个因子,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马鞍山、合肥城镇化水平较高;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人口城镇化水平不甚匹配;安徽省各市人口规模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呈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阜阳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是安徽首个粮食总产超百亿斤的市,同时也是皖北重要的门户。因此,研究阜阳的城市竞争力,厘清阜阳市的发展脉络,对促进阜阳的快速发展,加速皖北振兴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城市竞争力有关理论,从六个方面选择了19个指标,并通过收集相应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加以评价。通过与皖北地区其他五市的对比,得出目前阜阳市存在经济总量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并就如何提升阜阳市城市竞争力,提出应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比较安徽省17个城市2004年至2009年经济发展状况,提取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劣势的信息,为安徽省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制定发展对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物流能力"是衡量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福建省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既能改善和提高本地区物流能力,又能促进区域间发展联合,带动海西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以福建省9市数据为样本,以2012年福建省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SPSS19.0为统计分析工具,建立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9市区域物流能力进行客观的实证分析和评价,形成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物流产业的策略和提高物流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及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利用2000-2011年安徽省各城市指标值,借助熵值法对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相应的排序,同时结合经济发展质量的类型划分,分析2000-2011年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时序变化和时空演变特征,从而得出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整体上逐年提高但南、中、北地区差异明显等相关结论,最后给出了提高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