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2):28-29
十美分硬币 “比尔森太太,您丈夫现在睡得怎样?”医生问,“我开的安眠药粉你给他吃了吗?”  相似文献   

2.
笑一笑     
进入角色丈夫被提拔为干部之后,妻子高兴地对他说:“今后你当官了,啥活就别亲自动手了,要多支使别人去干,这样让人看起来才有个官样。”丈夫听后,上下看了看妻子说:“你说得对;那么现在就请你给我打盆温水来,然后再替我把脚给洗了!”  相似文献   

3.
杨润 《新闻界》2002,(1):42
妻子下班回来,忙不迭地从小拎兜里拿出一张在本地颇有影响的报纸,严肃地对我说:“你看,报上说妻子讨厌的丈夫有五种,我对照了一下,你至少占其中四种,真不得了!”我拿过报纸,见上面《生活参谋》栏里,赫然印着一个标题:《妻子最讨厌哪几种类型的丈夫》。下面列着五条,仿佛一些法规条文。我很小心地像镜子一样逐一拿来给自己照了照,果然发现,除了“动辄骂甚至打妻子”一条外,其余如“争强好胜”、“不善揣摩爱人心理”等等,我均不折不扣地可以对号入座!我知道这“参谋”荒唐透顶,但又怕跟妻子解释不清,于是半晌后才怯怯地问…  相似文献   

4.
趣味驿站     
你爱我吗 妻子突然问丈夫:“你爱我吗?” “爱,当然爱!”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妻子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 丈夫连忙说:“不,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5.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9):28-29
你爱我吗 妻子突然问丈夫:“你爱我吗?” “爱,当然爱!”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妻子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 丈夫连忙说:“不,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6.
某报登了一篇题为《弱女洗冤记》的报道,揭露了某妇女被丈夫欺凌的事实。报道是以受害者“我”的追述形式展开的,但在追述过程中,不少论断是不恰当的,有的甚至是很错误的。现将其中一段摘抄如下: “他与我结婚后,依然公开同他的妻子同居,我去他妻子的家里堵截他们,他竟一拳把我打翻在地。”从整个文章来看,文章中的“我”是文章中的“他”的合法妻子,而文章中的“妻子”则已经不再是文章中的“他”的妻子.可是在这段文字里,“我”固然是“他”的妻子,但却又同时也称不是  相似文献   

7.
幽默     
《大观周刊》2011,(8):44-44
吃药 丈夫:“医生说从今以后我必须每天吃一粒药,否则就会死掉,我看我是完了。” 妻子:“没什么大不了的,靠吃药活的人太多了。”丈夫:“可医生说这种药只有四粒了。”  相似文献   

8.
杨柳青青     
中国女人善于从丈夫手里抢夺好东西。一位诗人朋友辛辛苦苦申请到了赴美讲学的机会,及至航班抵达,友人来接,款款步下弦梯的却是眉飞色舞、曼妙可人的诗人太太。如此偷梁换柱,友邦人士自然大跌眼镜。究其原因,原来是诗人太太对异国他邦的诗意的向往要远甚于诗人,而太太在诗人心中诗意的位置要远高过美国罢了。就此,太太便毫不含糊地从丈夫那里横刀夺爱,挺身替夫,大开洋荤来了。我从我先生那儿夺来的,却是杨柳,杨柳女士是我先生的婚前女友——不过  相似文献   

9.
侯军 《全国新书目》2010,(11):78-79
4月28日下午,办公室电话铃声响了起来,话筒里传来的是陌生的女声:“您是侯军先生吗?太好了,终于找到您啦!我是谁?您肯定不认识我,但是,我从认识我爱人那时起,就老是听他说起您的名字,我是替他找您的,老费劲了!我爱人是谁?哦,他叫何玉鹏,也是您的同行,是大连新商报的记者——您还记得吗?二十多年前,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缺点     
史密斯太太说:“多奇怪啊,肖太太对她孩子的缺点从来都是视而不见。”“做母亲的都是这样。”她丈夫回答。“马克,这是多荒谬的说法!我相信,我和男人一样,我孩子的缺点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他们有缺点的话。”  相似文献   

11.
幽默     
一帽多用 帽店的店员对一位先生说:“这样的游泳帽最适合您,买一顶吧。” 先生谢绝:“不必,我头上这几根头发数都能数出来。” 店员跟上说:“可您一戴上这种帽子,别人就不会数您的头发了。”  相似文献   

12.
琴瑟和鸣     
这几年,我们这个小小的“书香门第”也积攒了几幅名人字画。但经年挂在客厅墙上的是爱新觉罗·溥杰先生惠赠丈夫的遗墨。那是1990年3月初,丈夫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人代会采访。在那个春风清柔的傍晚,他采访完溥杰先生,先生准备送幅字给他。先生问道;“你爱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他告诉先生在济南一家报社做编辑。先生思忖良久,挥毫写下“琴瑟和鸣”四个隽秀的大字。  相似文献   

13.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孙,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孙之外,每个人  相似文献   

14.
所谓“外来媳”,即户口不在上海的人,却远嫁而至的女人们。有句俗话说:北京人眼里,都是部下;广东人眼里,都是北佬;上海人眼里,都是阿乡。户籍制度的存在、落后的排外观念,使得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丈夫与妻子恍若置身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常常有人鄙夷地称自己的妻子为“乡下人”……  相似文献   

15.
送你妹吧     
《云南档案》2014,(8):58-58
“…天冷了,丈夫找毛衣。妻子说:“洗一了一下,小了,送给我哥了。”丈夫又找毛裤。妻子又说:“洗了一下,小了,送给我弟了。”  相似文献   

16.
如果妻子外出打工时,给人做了“二奶”,任何一个丈夫一定都会说这事儿绝对不能容忍!如果妻子逼丈夫离了婚,恐怕大多数男人会从此不会再理会妻子的娘家父母。但一个山东男人却用实际行动掷地有声地回答:“妻子有错,岳父无过。我要为岳父养老送终!”他不顾周围人的冷嘲热讽,细心照料岳父,直至他去世。当他得知离他而去的妻子患了重病,又被包养她的男人撵出家门后,他又不计前嫌,倾力给妻子治病,  相似文献   

17.
《浙江档案》2004,(5):42-42
“夫人”一词,古今都能用,问题是用的场合有讲究。“夫人”是尊称,只能用于他人,不能用于自己。即只能说“您的夫人”、“他的大人”,不能说“我的夫人”。这是几千年的老规矩,老传统。古代,只有封爵是公侯伯的妻子和一品、二品大员的妻子,才有资格被封赠为“夫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大员在对外场合就自称其妻子为夫人。清末梁章钜写的《称谓录》一书“对人自称妻”下面共列有六种称呼:“内、内子、内人、室人、荆妇、山妻”,唯独没有“夫人”一词;而在称人之妻下面则列有“夫人”一词。要想从规范的文字作品中找到“对自己的妻子”可…  相似文献   

18.
阿成  韦娟 《新闻天地》2007,(6):39-42
在过去落马的大大小小的贪官中,他们的太太往往不是同流合污,就是助纣为虐。稍微“贤惠”一点的,最多也就是装聋卖傻,坐享“夫贵妻荣”。而黑龙江东北高速公路董事长张晓光的妻子吕辉,为了挽救声色犬马的老公不被情妇拖进深渊,为了防止丈夫被狼子野心的哥们“忽悠”进地狱,她进行一系列抗争,结果被鬼迷心窍的高官丈夫异地“软禁”。极度失望的吕辉跳楼自杀。  相似文献   

19.
讽刺幽默     
《新闻天地》2009,(9):59-59
任君选择 丈夫下班回家,妻子准备好了晚饭。“亲爱的,今晚的菜你可以选择。”妻子说。“都有些什么菜呢?”“芦笋。”妻子答。“有什么选择呢?”“你吃或是不吃?”  相似文献   

20.
梧槐 《新闻天地》2004,(11):30-32
这是一家“生命共享”网站,也是全国第一家专门为器官移植提供信息交换平台的专业网站。“用我的肝换你的肾!只要您或您的亲人,在能捐的器官中捐出一个来,您同时就能得到别人为您捐献的器官。来吧,拯救别人就是拯救自己!”这是“生命共享”网站的爱之箴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