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出版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学出版社的改革也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大学出版社改革究竟如何进行?大学出版之路今后如何走?众说纷纭,可以说仁见仁智见智。教育部曾在全国高校出版社“十五”建设规划意见中指出:“高校出版社要建成出版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中而特的出版社。绝大多数努力建成专业特色强,学术水平高,在同类专业出版社中影响较大的小而专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大学出版社绝大多数成立于20多年前,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成为我国出版行业一支重要的力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前,随着新闻出版等单位化体制改革的探讨和实施,大学出版社如何应对化体制改革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大学出版工作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应该说,目前是大学出版社发展中一个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所谓“出版”,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精神产品面向社会公开发市的过程,在狭义上可以界定为伴随机械复制技术应用、精神产品进入商品流通而发展起来,与版权相联系的信息传播行为。网络出版是电子出版的高级形态。广义的电子出版包括以电影、广播电视和电脑媒体为依托的出版,狭义的电子出版则专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存储器为依托的出版。后者又区分为两种类型,即单行出版与网络出版。网络出版集中地体现了电子出版的特征,即著述队伍扩大化、接受范围全民化、相互交往便捷化、信息存储多维化、选题内容个性化、产品形态网页化…  相似文献   

4.
出版信息资源是构成出版物内容以及出版生产全过程所需信息资源的总称.对出版信息资源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它包括与出版活动紧密相连的各种要素,如信息内容、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  相似文献   

5.
毛娟 《出版经济》2002,(12):13-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对出版的产业化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出版资源作为出版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刘其进行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出版资源配置与出版产业的关联性 出版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出版资源是指构成出版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狭义的出  相似文献   

6.
刘韬  师彦茹 《电子出版》2001,(11):17-17
“电子出版”和其它大多数的概念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范畴。其中,广义的包括“出版电子化”和“电子化出版”两个组成部分,狭义的则专指“电子化出版”。所谓“出版电子化”是指将传统的出版过程进行电子化的革新,也就是生产流程的电子化。  相似文献   

7.
出版行业教育的问题是学术和产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其实出版行业是一个无学的专业,但是,一旦你进入出版行业,就会发现我国的出版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开放度不够,它为了成为产业而成为一个产业。出版的圈子化是非常严重的。这个圈子是体制和政策造成的,这个圈子化的情况造成出版定义的差异化。美国有8000家出版社,台湾有2000家出版社,中国大陆只有580家出版社,但是中国大陆有接近1万家书商也被称之为出版社。但是我们的研究、我们的关注点、我们的学者、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并没有把这些书商视为出版社。在这点上,我们经常被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8.
谈出版信息资源积累的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信息资源是出版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狭义的出版信息资源是指储存在出版物载体上的信息内容;广义的出版信息资源是指出版物的信息内容以及出版活动所需信息资源的集合,主要包括出版物知识内容信息、出版宏观环境信息、出版行业信息、学科信息、作者信息、读者需求信息、  相似文献   

9.
梳理哈佛大学出版社与耶鲁大学出版社的“讲座图书”出版模式的发端、历史、运作方式与成就。研究表明,“讲座图书”出版模式在大学出版社和母体大学之间紧密联系不同学科高层次的学术共同体,在讲座设立、运作、讲座内容书稿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知识生产与学术传播链,为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品牌建设和母体大学的学术发展提供关键助力。  相似文献   

10.
白莉 《现代出版》2000,(4):21-22
近年来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外语图书出版种类和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与英语图书多层次、多品种、多形式的出版局面相比,小语种图书的出版仍略显冷清。大多数高校特别是部属高校出版社在充分发掘小语种图书的出版及发行潜力方面有待提高。所谓小语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小语种是指除英语之外的其他外国语;狭义的小语种是指英语、日语和俄语之外的其他外国语。本文中的小语种取广义之说。  一、小语种图书的出版现状  目前国内小语种图书主要有三种:基础语言教程、实用语言图书和双语词典。基础语言教程的出版基本是商务…  相似文献   

11.
我首先想把“学术出版市场”一词换成“学术交流”。大学出版社在“研究者的成果→公开→研究者和学生接受研究成果→新的研究成果诞生→再公开”这个学术交流的周期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发挥怎样的作用?在此特意避开使用“市场”一词,  相似文献   

12.
出版经纪人是近两年来,随着图书市场的发展和经纪行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兴行业,它是在新的出版和市场格局下蕴育而生的产物。作为经纪行业的一个类别,在西方,出版经纪人和其经纪活动已为人们广泛认知并得到认可,其行为受到法律的制约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作者、出版经纪人、出版社、销售网点已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图书出版系统。而在中国出版界,出版经纪业尚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对出版经纪活动尚存在或多或少的疑虑。殊不知一批扮演出版经纪角色的人早已悄悄浮出水面,并在出版界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了解我国出版经纪人的现状和有关情况,本文作者走访了一些与此相关的出版业界人士,了解到一些最新的动态和发展情况。为使读者了解访谈中的客观性,本文刊发时基本保持了原貌。  相似文献   

13.
于薇 《现代出版》2000,(2):27-28
由于性质使然 ,大学出版社的任务之一就是给大学老师出版学术著作。然而 ,如今学术著作的征订数量少得可怜 ,很少能达到正常的开机数 ,假如不顾这种现状强行出版 ,就有可能在经济上拖垮大学出版社 ;而要是完全拒绝这类书的出版 ,又不符合建立大学出版社的宗旨。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 ,如果能积极挖掘学术著作中的市场“含金量” ,出版这类作品不仅可以做到不亏本 ,还可以做到有所赢利。一、学术著作需不需要考虑读者面的宽窄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 ,写作时很少有人能想到读者面的宽窄问题 ,而作为编辑 ,这个问题却必须加以认…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产业转型和升级的主攻方向,本文着眼于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的现状,立足于大学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未来,梳理了大学出版社出版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 ,一个出版社的强大和发展 ,要依靠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等诸多条件 ,但要使一个出版社能够持续发展壮大 ,则离不开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本文仅就出版社的企业文化范畴、企业文化的作用与构建谈点肤浅认识。(一 )企业文化 ,从字面上看 ,是一个组合的专有名词。所谓企业 ,一般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而文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 ,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企业文…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给出版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而人才培养成为各家出版社当务之急。文章以清华大学出版社为例,从"互联网+"对出版行业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和大学出版社人才培养等几个角度,阐述出版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少儿出版是出版业的根基,是大众出版的未来,少年儿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少儿出版一定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中国少儿出版已经在全国出版行业中"一枝独秀"——无论何种媒体,无论什么论坛,在探讨中国少儿出版的时候,都使用了这个词汇,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结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童书出版界更是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30多家出版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出版社这个系统中,观念是先导,制度是保障,技术是手段,它们共同构成出版社未来转型的核心。在未来数字出版走向上,大学出版社应在观念转型上彰显多元出版个性,在制度转型上开启企业化集团化,在技术转型上兼容并包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何龙 《出版参考》2017,(10):55-57
出版资源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从狭义上看,出版资源主要是指作者资源和内容资源,是“出版生产的对象”;从广义上看,渠道资源、读者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数据资源、政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出版资源,贯穿出版流程始终,对出版活动的开展有重要影响.本文所指的出版资源是广义的,是所有资源要素的统称.  相似文献   

20.
在激烈竞争的图书市场中,地方大学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形势越来越严酷。怎么办?作为一个地方大学出版社的工作者,我拟从地方大学出版社的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一地方大学出版社是中国出版方阵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特征,一是属于高校社,二是属于地方社。在当今出版业严格的专业分工和属地管理的背景下,仅此两个特征,就大大地限制了出版社发展的空间,由此带来了地方大学出版社在发展中的先天性劣势。其一是品牌劣势。与社会专业出版社和教育部所属高校出版社相比,地方性大学出版社因其母体———大学的关系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