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于13卷8号由沈雁冰主编开创了“创作批评”栏目,对于当时不成熟的批评界,沈雁冰有着清楚的认识,因而并没有对此专栏预设下很高的想象与期待。1923年郑振铎担任主编后,在14卷1号取消“创作批评”另设“读后感”一栏,在15卷开始又取消了“读后感”一栏,实质上郑振铎并不看好这两个栏目,作为学院派学者,他认为这种批评只可算做读者的见解。两位主编对于批评栏目的态度相差不远而在运作上却大相径庭,原因在于沈雁冰主编的编辑心理更多地体现出宽容同情、具有社会责任感,体现出精心培育人才的大家风范,他的态度明显是鼓励的,这也使得批评迅速扩大影响;郑振铎编辑却更多表现出治学严谨的学者风范,其编辑行为与编辑选择促使批评更趋近于严肃、端正的学院派风格,使得批评更具有了学术性的内涵与价值,在理论层面上提升了现代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2.
《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是苏雪林现代文学批评的集大成之作,在批评体例上呈现出作家论与文体批评交织的方法。全书以作家论为经,文体批评为纬,经纬交织,构建批评体例。苏雪林创建的批评体例为后来的现代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茅盾论庐隐     
茅盾早期的作家论以其独特的个性话语和批评方式,对当时的文学批评起到了范式作用,也为现代文学批评确立了一定的学术规范。文章从茅盾1934年创作的《庐隐论》的写作背景出发,浅显地论述其评论模式的个性特征和深远影响,分析其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1927年10月至1934年10月,茅盾陆续发表了《鲁迅论》、《王鲁彦论》、《徐志摩论》、《庐隐论》、《冰心论》、《落华生论》.在这些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影响甚大的作家论中,关于浙江籍的作家论竟占了一半.《王鲁彦论》发表于1928年1月10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1号,是针对当时王鲁彦的《柚子》集11篇与《黄金》、《毒药》、《一个危险的人物》而评的.王鲁彦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作家,当时,还与叶绍钧、许钦文、冯文炳、胡也频等,被同称为“鲁迅派”的作家.王鲁彦一生坎坷,英年早逝,但留下了不少文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于当代文学的现状与发展有着各种各样的批评和反思,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但是相比于问题的复杂、艰涩以及表达的困境,这一领域还有着广阔和纵深的空间。2011年新星出版社推出的《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这一著作即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著者商昌宝面对所谓“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转型及作家主体人格和境遇等问题,将立足点放在了1949年后主流意识大力推进的思想改造这一时代课题上,并且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一些在现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家,将二者有机结合,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解读空间,可谓视野卓识、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20年代初,茅盾成功改革了《小说月报》,使之成为中国期刊史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期刊和新文学的主阵地。笔者主要探讨了其改革《小说月报》的三方面特点:建立一套系统性的运作模式:强烈的读者意识;“想象‘现代性’”的编辑立场。探讨这些,会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7.
翻开“五四”时期出版的《小说月报》、《华严月刊》、《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等一些杂志,“庐隐”这个名字就会赫然跳在读者的面前。作为一个勇于探索文学真谛、勤于创作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中国新文学上第一代的女性作家,理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理应引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注意,然而十分遗憾,在八十年代之前出版的一些现代文学史著作,却很少有人提到她的名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次才是批评家。这决定了他的批评方法中具有“印象的复述”的特征,这一特征由直觉感悟、整体把握、描述传达、比较定位四个层次构成,其中无一例外地烙上“作家”的身份印记。恰是这份独特,使沈从文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独特意义的批评文本,更为批评学提供了“作家批评”的范型,从而获得了批评类型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不仅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也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新文艺运动热情支持与宣传,对现代作家作品深入关注。他在编译、研究现代作家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观、批评原则以及独到深刻的个人洞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珍贵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振铎及其主编的《小说月报》“现代性”追求的独特性表现为:在编辑立场上,希冀在学自身的现代性追求与其对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功利性影响之间寻找一种折中;在编辑行为上,以对“整理国故”与“诺贝尔学奖介绍”的重视,对学性与学术性的强调,隐晦的建构起不同于五四知识界主流的“现代性”追求分岔。  相似文献   

11.
1921年《小说月报》和1932年《申报·自由谈》的编辑更换在现代文学史上一向被视为“新文学”取代“旧文学”的象征性事件。在这现代性转型过程中,“语言转向”是要素,而报纸杂志的印刷文化在民族“想象共同体”与资产阶级“公共空间”之间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探讨。 本文比较分析1920年代《小说月报》、《申报·自由谈》、《半月》、《星期》、《小说世界》的“通信”和“谈话会”等栏目,指出“新文学”的“白话”取得意识形态“政治正确”地位,其“读者”作为一种隐形机制,对文坛具有规训的功能。 在1920年代初的文学争论之后,“旧派”处于下风,对于“新文学”作了复杂的回应,呈现抵御、商榷、规避或沉默的种种形态。其“谈话会”形式可视作某种资产阶级“公共空间”的开展,既体现运用“理性”的批评,也出现自我防卫而衰微的迹象。  相似文献   

12.
杨旸 《现代语文》2007,(2):41-41
作家在叙写“父子伦理”这种富含传统文化价值隐喻意义的关系时,都在某种程度上彰显着创作主体“时代性”和“文化性”的价值理念和艺术观念。在现代文学三十年中,父子伦理关系多被简单地叙写成现行历史观主导下的文化象征符号对立模式。而到了苏童处,文本中“寻父”、“审父”和“弑父”的情节显示着创作主体对于父子伦理关系更为人本化和复杂化的叙事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文学运行机制中,编辑是读者、出版者之间的媒介,是作品进入出版、流通领域的中介,直接参与了文学的创作,从各个方面制约着现代文学的面貌.作为现代文学生产体系中最早的"中介"之一,文研会的编辑以<小说月报>等期刊为基地,对于现代文学初期创作的发展走向与繁荣,以及现代文学期刊编辑体制的规范与发展,扮演着重要的筚路蓝缕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小说月报》是中国现代文学期刊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刊物。谈起《小说月报》,学界一般对它在“小说界革命”后对中国小说现代性进程的影响,以及1921年改革后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关注较多;而对其前后两个阶段刊登诗歌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小说月报》对近现代新旧诗学过渡、分化方面的影响关注不多。论文就这几方面试加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一些文学史书说《小说月报》是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这不完全合乎史实。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回忆《小说月报》革新前后的情况说:“事实上,它始终是商务印书馆的刊物;如果《小说月报》的言论为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中的守旧派所不能容忍时,商务当局就要横加干涉。”从此有的现代文学研究者又把《小说月报》说成和文学  相似文献   

16.
作家“反串”批评是批评史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且具有批评学中作为一种批评类型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性。作家批评类型的命名,不仅在于批评主体特殊的职业身份,更由于身份特殊导致了它具有独立的批评前见、阅读方式和批评话语方式,标示了作家批评与职业批评的界线,并为现代批评提供了别样的批评形态和文本解读类型。  相似文献   

17.
在19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重建与转型的过程中,王瑶先生的一系列论文及会议发言如《“五四”新文学前进的道路》《关于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关于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回顾和现状》《关于现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问题》等,曾起到过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重读这一系列文章,指出王瑶先生的“历史感”,既源于超卓的思辨能力、丰厚的学术积累、以及对以鲁迅、朱自清为代表的文学史写作传统的继承,同时也离不开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在理解,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王瑶这里,“科学”与“责任”、“理论框架”与“价值系统”,取得了某种浑然一体的统合性关联,浑厚的“历史感”背后,其实是一种浑厚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本期以文、史、哲为序 ,首先推荐《文学研究的文化模式的形成》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及其权力话语表征》两篇文学论文。前者不仅纵论“文学研究的文化模式”这一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式形成的历史脉络 ,而且入理地归结文化模式对我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借鉴意义 ,很见理论功力 ;后者概括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权力话语为“道德批评”、“政治批评”和“人本批评”三种现象 ,既有历史的轨迹可察 ,又有理论的旋转飞跃 ,颇有学术见地。语言学论文《从日常话语新方式说到汉语言共时发展问题》和《辞书编纂对新词语应重在描写》二文聚焦汉语言新词…  相似文献   

19.
1926年至1930年,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着极为特殊的时间意义。这一时期恰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逐渐退潮,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悄然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中国现代作家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经过情感的磨难与精神的困惑,最终完成了他们由“五四”人文精神向无产阶级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思想转变历程,通过这批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规范与整合,不仅统一了中国现代作家对于诸多重大文学问题的思想认识,同时也牢固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23年发表在《小说月报》14卷4号上的《奥国现代文学》一文,该文提到了“兹威格”及其几部作品的名字之后,茨威格的作品便渐渐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因为他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十分细腻贴切,特别是对于女性的心理探究更是细致入微,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