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面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青海省因此而得名。青海湖是历史名湖,蒙古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思是“青蓝色的海”,民间多称“西海”。早在汉代以前,羌人就在此游牧,汉末设西海郡,筑城戍守;唐代,唐与吐蕃在此征战;明代,蒙古诸部相互争夺此地;清朝修筑察汉城,每年召集蒙藏王公祭海会盟。青海湖的湖面非常辽阔,绕湖一周约360公里,湖面最长处106公里,最宽处63公里。因为湖面高出海平面319米,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0.6%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位于我国青藏高原青海省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的高山所环抱。它是历史名湖,由于她美丽富饶,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汉代以前,就有羌族人在这里游牧,所以那时的青海湖被称为“鲜卑羌海”。汉代文献中又称她为“鲜水”、“鲜海”,在民间大多数人叫她“西海”,北魏时改名为“青海”。青海湖区东西南北分别是日月山、橡皮山以及青海南山和大通山。在很久以前,这片青色的海与古黄河相通,是个河湖共存的外泻湖,后来,湖的出口处地壳强烈隆起河湖被隆起的地壳阻隔,使青海湖变成了内陆湖。由于当时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古称西海、鲜海、仙海,藏语的名字是“措温波”,意为“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是“库库诺尔”,意即“蓝色的海洋”。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像一面明镜镶嵌在青藏高原上,它迷人的风光令所有到过这里的人们都叹为观止,有人说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4.
<正>是谁说过,毕业一定要用旅行来纪念,反正我是照做了。青海湖名片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相似文献   

5.
难忘青海     
我去过很多地方,太白县的黄柏塬、河南的嵩山少林寺、古都西安、眉县汤峪、凤县的亚洲第一高瀑、洋县、青海……在这么多的地方中,青海让我最难忘。青海省有一个湖叫"青海湖",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原来是一片海,因地壳运动变成了湖。  相似文献   

6.
青海湖 ,是一个美丽的内陆湖泊 ,被誉为青海高原上的一颗灿烂明珠。自古以来 ,人们为它的浩瀚、神奇而向往 ,为它的雄伟、秀丽而称赞 ,居住在这里的汉、藏、蒙古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共同保护、开发和建设这浩瀚的宝湖。青海湖 ,古称“西海” ,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 ,藏语称“错温波” ,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青海湖海拔为 32 0 0米。它的周长 36 0公里 ,面积达 4 583平方公里 ,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水蓝得有点虚假 ,但这却是眼前的真实的景象。夏秋季的青海湖 ,象一幅色彩明丽的油画。湛蓝的湖…  相似文献   

7.
大美青海     
<正>"大美青海",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假。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我自己都常常禁不住慨叹青海的美。陆心之海——青海湖青海湖位于省会西宁以西15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古称"西海"、"仙海",北魏起更  相似文献   

8.
沙珠玉复活     
如果说森林是"地球之肺",海洋是"地球之心",那么湿地就是"地球之肾".面积为4532.26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湿地周边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占青海省的60%,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我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 "空气加湿器".  相似文献   

9.
翻过青海省东部的日月山,穿过倒淌河,再向西行,一个金光闪闪、美丽浩瀚的湖泊便映入你的眼帘。它上接蓝天,下连碧野,周围山峦雪峰环抱,宛如一面大明镜,镶嵌在天地之间,这就是我国著名的青海湖。青海湖在汉时称“西海”,蒙古语称“颗颗淖儿”,藏语称“错温布”,其含义均为“蓝青色的湖”。它位于青海省的刚察、共和及海晏三县交汇处,其地理坐  相似文献   

10.
汉隶札记     
一、弓大■(获)“弓大■”之药名,见于一九七三年甘肃武威县旱滩坡出土的东汉医犊上,木方88正背两面大字标题"治妇人膏药方"下,一面有"弓大?十分",一面有"弓大?十枚".整理者称:"'弓大?'"不见《神农本草经》,待考".窃以为"弓大?"殆即《神农本草经》之"独活".独活异名甚夥,《神农本草经》称"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吴普说"一名胡王使者",《列仙  相似文献   

11.
范怡 《初中生辅导》2008,(31):32-34
神奇的青藏高原上,有一块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等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月牙形盆地,这里,就是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处于青海省西北部,为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它有过辉煌的历史,古代丝绸之路的"羌中道"从这儿通过.……  相似文献   

12.
汉魏之际,鲜卑部落联盟中的秃发部转徒到甘、宁境内。后来,他们主要活动在河西地区,史称“河西鲜卑”。从公元二六五年西晋建立时起,“河西鲜卑”便作为内迁民族中最先反晋的斗争力量,成了西晋王朝深感棘手的“胡患”。到四世纪后半叶,当中原土地被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先后分裂割据之时,它又“擅命”河西,与后凉、北凉、西秦、西凉以及大夏政权相并峙,跻于十六国之列。(一) 秃发鲜卑部落联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东汉的羌"祸"源于它循因前代的作法,两汉治羌的失误在于"隔绝羌胡",虽然形式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导致"朝廷不能制",羌汉矛盾恶化。  相似文献   

14.
《大地》三部曲的男主人公王龙和王源身上既有"自卑情结",又有"优越情结"。这种"卑亢意识"支配着他们的所有行为。本文从父子关系、两性关系和社会关系比较、分析王龙和王源卑亢意识的异同后,指出支配王龙行为的是"个体卑亢意识",而支配王源行为的则是"民族卑亢意识"。这一分析充分表明赛珍珠以人为本的文学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5.
形近字辨析     
稗、裨、睥、俾、脾稗,从禾,卑声。《说文》:“禾,别也。”谓形似禾而实别。《广韵》:“草似谷而实细。”即所谓稗子。引申凡所轻贱的事物也谓之稗,如称野史为稗史,小说为稗官。徐浩《说文》注:“野史、小说异于正史,犹野生之稗,别于禾,故谓之稗官。”稗,从衣,卑声。《说文》:“接益也。”谓衣服的连接加长。《广韵》:“补也。”故合成词有裨益、裨补,如诸葛亮《出师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鸟岛     
青海湖鸟岛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人们所说的鸟岛,是指青海湖的西北隅,面积仅为0.8Km2的小岛,名叫海西山。由于岛上群鸟云集,产卵时节,鸟蛋密密麻麻覆盖全岛,所以也称蛋岛。鸟岛的发现,正是科技工作者根据“进海一只船,出...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当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全省东西长约1200km,南北宽约800km,总面积721 200km~2,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 青海省的海拔较高,距海较远,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具有独特的高原色彩。青海资源丰富(有草场、矿产、水电、湖泊、野生动植物及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是《汉书·艺文志》中,班固对《老子》基本思想的概括。班固认为,道家是先让人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然后才能够有正确的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拿清和虚作为智慧产生的前提,叫"清虚以自守",拿卑和弱作为持身之道、处事之方,"卑弱以自持"。给我们的启示:(一)清,清静为天下正,旁观者清;(二)虚,虚才能容,谦虚使人进步;(三)卑,善于处下,低调、韬晦;(四)弱,"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  相似文献   

19.
唐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一直秉承"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政策,对羌人的管理亦是如此。相比于以军事弹压、正州治之的中原地区而言,"羁縻治之"是治理政策的"小传统",治理中原地区的方式则是管理措施之"大传统"。正是有了管理措施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有效互动,使得唐代治理羌人才如鱼得水。这里试以"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角,探讨唐朝对羌人的羁縻政策,并解析羌人地区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闻1 君禾股份将发展锂电产业. 求证:不属实. 近日,有投资者咨询君禾股份(603617):"有消息称君禾股份也将发展锂电产业,提供锂电池给新能源水泵公司,不知是否属实?" 对此,君禾股份进行了否认. 君禾股份表示,公司是消费类锂电池的应用方,公司关联方有锂电池资产,但公司目前并未发展锂电池制造产业.公司近年来注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