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化学老师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一会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将该溶液加热后,有气体产生且红色消失,溶液又变成紫色.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成了红色.由于碳酸不稳定,加热时它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气体产生且溶液又变成了最初的颜色———紫色.这就是说,使石蕊变色的物质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酸.二氧化碳气体真的不能使石蕊变色吗?我怀着疑问做了下面的小实验.1.制备二氧化碳取一个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再加入…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三节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之一———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的实验 ,教材是通过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 ,根据石蕊试液变红色来证明的 ,而客观上学生在这阶段还不具备酸的通性的知识 ,不能很好地领会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碳酸。由于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使之变红 ,现象既明显又直观。学生的大脑中极易形成这样的结论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对学生来说这个认识一旦形成便很难纠正。为此 ,笔者对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 ,供同行探讨。取两支洁净的试管…  相似文献   

3.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演示实验有如下缺点:①直接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学生会错误地认为是二氧化碳气体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造成知识的负迁移;②加热碳酸溶液反应时间长。我对这个实验作了如下改进。1.取4支试管,两支装紫色石蕊试液,两支装清水。2.将两  相似文献   

4.
<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实验是初中化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实验。人教版教材利用4朵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探究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过程如下图。  相似文献   

5.
在2012年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中,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将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为红色,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该实验常引发质疑:二氧化碳和水能否使石蕊变红? 一、教材处理方式 人教版教材作了如下处理(图1). 1.将纸花用石蕊浸泡后晾干.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吗 ?这是我们在考试中或某些资料里经常遇到的题目 .答案有的是能 ,有的是不能 .笔者认为 ,不管哪一种结论都失之偏颇 .具体情况 ,分析如下 :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各自的性质有关 ,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 2 0℃、1个大气压下 ,溶液中碳酸的浓度为 :(假定CO2 气体溶于水后水的体积不变 ) 4× 10 - 4 mol/L ,pH为 4.88.由此可见 ,当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饱和时 ,溶液的pH值小于 5 ,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 .(石蕊的pH变色范围是 5~ 8) .从以上讨论我们还可以看出 :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  相似文献   

7.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a—40C—12O—16一、境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常温下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四种物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共同点是这几种物质中,能用于急救病人的是;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亡的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的是;密度最小的是;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2下菜窖前需要用明火试验,如果火焰,就说明浓度大。会使人3.鉴别氢气、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四种无色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检验。4现有碳酸钠粉末、大理石颗粒、稀盐酸、稀硫酸四种药品,在…  相似文献   

8.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实验原理:2CO2+2Na2O2=2Na2CO3+O2在小U型管里放入1~2小块石灰石,滴加2mL稀盐酸,立即有气体生成,用燃着的木条靠近U型管口,燃烧木条熄灭。在另一管口(管内予先塞一团玻璃棉,上面撒上半角匙过氧化钠),并再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反应后产物,带火星的木条便复燃起来(图1)。优点:操作简便,效果明显,节约药品,节省时间,实验趣味性浓。2硬水的软化实验在小U型管的一管内下部塞一团玻璃棉,上面压实离子交换剂,再盖一层玻璃棉,制成一离子交换柱。从上方缓缓滴加天然水,天然水经过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球干燥管等器材代替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二氧化碳性质系列实验的教具,并对教材实验设计进行整合,即将二氧化碳与石蕊、石灰水反应的实验合二为一,既可简化实验装置,又能弥补原实验的不足。改进优点体现在:只要观察肥皂水气泡飘落的方向和速度,就能感知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实验现象直观;通入二氧化碳,将燃着的蜡烛直接放在双球干燥管末端,蜡烛瞬间熄灭,可据此快速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的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形成碳酸,pH为5.6,石蕊的变色范围pH为5-8,初中教材为什么讲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本文从实验、定性和定量提出解释。  相似文献   

11.
检验二氧化碳常用以下两种布法:一是用燃着的木条或火柴检验;二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在实际应用中,究竟用哪种方法,要看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例1有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有氮气和二氧化碳,试加以区别。分析若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集气瓶D进行试验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这两种气体都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用这种方法无法区别它ftJ。解答把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里,出现白色浑浊的集气瓶里盛的是二氧化碳,另一瓶气体是氮气。例2有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和二氧化碳.试加以鉴别。分析空气支持木条的燃烧,而二氧化…  相似文献   

12.
CO2的制取和性质是一个比较易做的实验,大部分学生用 20~ 30min即可完成实验内容,但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完成了各步操作,但实验并不成功。   a.紫能变红,红却不能变紫。   向紫色的石蕊试液中通入 CO2,可以看到试液变红,给该试液加热,又可变为紫色。实验时,有的学生发现给变红的试液加热,试液却不能再变成紫色,为什么呢 ?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①所用盐酸浓度过大,挥发出 HCl气体,该气体和 CO2共同进入石蕊试液。 HCl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但在加热的条件下,却不…  相似文献   

13.
你已经在实验室里做过"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吗?这个实验是用稀盐酸跟石灰石(或大理石)起反应来制取CO2气体的.其反应原理是,制取的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稀盐酸是强酸,故二者反应能生成弱酸--碳酸,而碳酸不稳定,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H2O+CO2↑会分解生成CO2和水.稀硫酸也属于强酸,这个实验能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呢?如果这样做,会发生些什么问题呢?试做下面的实验来探究.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中涉及许多演示实验,尽可能地将实验对照进行,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一、通过对照实验,掌握物质的性质例如,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性质时,先按教材实验演示:在“1”号试管中装入2毫升紫色石蕊试液,然后通入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5.
实验原理:2*0。oNa20。=ZNa。*0。+0。在小U型管里放入1-2小块石灰石,滴加2毫升稀盐酸,立即有气体生成,用燃着的木条靠近U型管一管口,燃烧木条熄灭.在U形管另一管口(管口预先塞一团玻璃棉,上面撤上半药匙过氧化测,并再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反应后产物,带火星的木条使复燃起来.优点:操作简便,效果明显,节约药品,节省时间,实验趣味性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的改进@张振新$山东济宁实验中学!272123@钟长振$山东济宁实验中学!272123  相似文献   

16.
你已经在实验室里做过“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吗?这个实验是用稀盐酸跟石灰石(或大理石)起反应来制取CO2气体的。其反应原理是,制取的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稀盐酸是强酸,故二者反应能生成弱酸———碳酸,而碳酸不稳定,CaCO3+2HCl=CaCl2+H2CO3H2CO3=H2O+CO2↑会分解生成CO2和水。稀硫酸也属于强酸,这个实验能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呢?如果这样做,会发生些什么问题呢?试做下面的实验来探究。实验用品:气体发生装置(由锥形瓶(或广口瓶)、长颈漏斗和带导管及直角导管的双孔塞组成)2套(编号为甲、乙)、集气瓶2个。…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钠的化合物”一节的教学中,对Na2O2与CO2反应,教材上没有安排演示实验,其实,CO2能使燃着的火柴熄灭,而Na2O2与CO2作用产生的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是学生熟知的事实,根据实验现象还能推出反应中消耗掉的CO2与生成O2的体积比,从而使前面所学过的一条重要定律一阿佛加德罗定律得到运用和巩固.我在这堂课上补充的Na2O2与CO2反应的演示实验如下:1.取一只250mL广口瓶配上带导气管的单孔胶塞,并在其容积四1/2处作上标记a(如红色胶环或扣上一根橡皮筋).2.收集一瓶CO2气体,用燃着的火柴检验.3.…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真顽皮, 通常灭火不足奇。 遇水成酸威力显, 紫色石蕊红衣披。 一热酸就生了气, 叮得石蕊褪红衣①。 石灰水中更无理, 清的变浑复渍兮②! ①指空气中②指ca(o玛2 CaC03 CO汁H20二Ca(H CO斑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一、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 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二节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部分[实验5-3]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现象:底下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由此得出结论: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相似文献   

20.
化学     
毕业卷 原r量:H l ()一1 6 C一12 Al_一27M∥24 N 14 Na~23 Fe 56 一、选择题(奉题共30分) 每题蚁仃一个iI==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 1.卜列变化中,属f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厌制成熟石灰 (B)从空气巾分离出氧气 (c)矿石粉碎 (D)二氧化碳气体制成“1:冰”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灰石 (B)含碘的食盐 (c)蒸馏水 (D)消毒用的酒精 3.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氧气、二氧化碳{础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分别加入适量的彳i灰水 (B)分别滴入紫色行蕊试液 (c)将带火晕的木条伸入瓶中 (I))用燃着的木条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