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国际乒联乒乓球规则的修改以及奥运瘦身计划的思考,运用博弈理论,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进行宏观分析。并提出以“双赢”保证“多赢”的宏观思想,同时从推行乒乓球运动的全球发展战略、加强教练员的流动、帮助提高国外的乒乓球竞技实力等方面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期更好的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创新是乒乓球运动发展与技术提高的生命。通过资料归纳、总结与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乒乓球运动5个发展阶段与创新的关系”以及“乒乓球运动创新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为寻求创新规律,理顺创新的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对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的地域分布特征、年龄特点、打法归属以及今后的发展态势,对认识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的实力走向,提高我国乒乓球的运动水平,并为国球的长盛不衰,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全面总结我国乒乓球运动“九五”期间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从乒乓球健身活动的开展、后备力量培养、竞赛改革、强化训练、乒乓球市场开发、科技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十五”期间全面推动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乒乓球“一家独大”现状愈发明显,乒乓球运动业已显现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对该项目发展十分不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解读乒乓球“马太效应”内涵,分析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积极应对策略,旨在最大程度缓解乒乓球“马太效应”演进趋势以及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乒乓球国家战略称谓及其制定依据 所谓乒乓球国家战略,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和指导国家全部乒乓球力量,以达到国家有关体育政策所规定的目标。 顾名思义,乒乓球国家战略将对我国乒乓球运动进行总体设计、总体规划,并保证其顺利发展。 乒乓球国家战略是我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战略”的一个分支战略。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4,(11):144-144
精品赛事 四川川军乒乓球俱乐部是以四川川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实体,对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开放的交流平台。川军乒乓球俱乐部于2011年成立,深受当地乒乓球爱好者的青睐。作为乒乓球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川军乒乓球俱乐部举办了“川军杯”、“川渝对抗赛”、“川军开球网团体积分赛”等比赛,并将“川军开球网团体积分赛”作为固定每两个月举办一次的具有连续性的比赛,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2014年川军乒乓球俱乐部与开球网强强合作,打造中国西南地区首个积分赛制的比赛,给当地的乒乓球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乒乓体验。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4,(1):140-140
为了以健康、欢乐、和谐的方式庆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努力使“茂华杯”成为北京市业余乒乓球传统赛事之一。在北京市乒协的大力支持下,茂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青年宫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办事处,于2013年12月14日在北京广华轩乒乓球俱乐部共同举办了北京市第十一届“茂华杯”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相似文献   

9.
李威 《精武》2014,(4):190-190,192
自20世纪20年代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展以来,乒乓球运动就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乒乓球赛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实行的乒乓球新赛削(11分制),更是对乒乓球运动进行了史无前倒的大改革。新赛制的实行不但加快了比赛节奏,使强对抗增多,同时也乒乓球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了“大球”,“无阻挡发球”,“11分制”等乒乓球新赛削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新赛制的相关对策,并分析了新赛制下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作为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乒乓精神”在新形势下不断地丰富发展成“国球精神”。分析“国球精神”的文化取向对我国乒乓球消费市场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乒乓球社会化进程和体育产业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程嘉炎 《乒乓世界》2014,(2):119-119
前面讲到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适应人类进化过程,适应我国进入“老龄化”、“网络化”社会的需要,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适应在最广大人群中开展,特别适应华夏子孙的体育运动。回顾中国乒乓球运动至今已经经历了超过半个世纪的辉煌,这个辉煌集中体现在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始终保持了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乒乓球运动始终保持着在国人心目中的国球地位这两个重要的地位上。作为既是竞技体育、又是群众体育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背景下,从高校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出发,研究了乒乓球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网络课程和乒乓球课外俱乐部的整体建设和立体式发展,旨在为高校乒乓球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乒乓球界对技术风格的研究情况在乒乓球运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运动员极其重视“技术风格”的培养,有人甚至称技术风格是运动员技术上的“灵魂”。在我国关于乒乓球技术、战术训练的权威性著作《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中这样论述道:“培养什么样的技术风格,关系到运动员(发展的)方向和可能达到的水平……我国乒乓球运动之所以能够持续多年的跃进,其重要因素之一,就  相似文献   

14.
<正> 武汉市铭新街小学,根据该校场地小、学生人数多的条件,从1964年开始至今,开展以乒乓球运动为重点体育活动项目,二十多年来从未间断,为市、省、国家培养输送了许多乒乓球苗子。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该校于1985年10月创办了“武汉市少年儿童乒乓球新星俱乐部”。三年多实践证明,小学办俱乐部是可行的。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俱乐部制订了全面发展“规范条例”和“队员管理条例”,并与学校少先  相似文献   

15.
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动力相似性原理出发,从理论上提出了乒乓球“飘球”技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阐述,旨在为乒乓球技术动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竞技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良好,上层对于竞技乒乓改革思路应当改变,不应追求NBA式的发展模式,应该向“少而精”的方向发展。规则方面应该向网球、羽毛球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某些项目。大众乒乓球开展依托网络,群众基础十分雄厚,开展范围遍布全国。从业者应该珍惜得之不易的乒乓球地位,让乒乓球真正成为“国球”。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球拍和发展的规则演变,90年代改变选手服装、场地器材,改善乒乓球比赛场地的气氛,21世纪增大“球体”、浓缩“11分赛制”、“发球无遮挡式”,这些重大举措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传铭 《乒乓世界》2014,(1):104-105
在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乒乓球是最能体现旋转与弧线作用的比赛项目。乒乓球五大要素为“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弧线”,而在这五大要素中,“旋转”和“弧线”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世乒赛竞赛规则改革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研究了现代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自1926年12月第1届世乒赛举行以来,国际乒联不断修改乒乓球竞赛规则以适应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尤其是自2003年的第46届单项世乒赛实行的“三大改革”,赋予了乒乓球运动新的机遇,也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本文就新规则、新赛制所引发的技术变革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5月2日至3日,在上海市召开2005年全国重点乒乓球单位工作会议上,山东鲁能乒乓球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正式吸收为“全国重点乒乓球单位”。鲁能乒校自2000年建校以来,按照“建设世界一流乒乓球学校”的目标要求,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训练比赛、文化学习、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具有鲁能特色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荣获了全国“四环杯”、“娃娃杯”等赛事的多项冠军。2004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组织成立的“全国重点乒乓球单位检查评估组”,对该校进行了全面评估,学校优异的办学成绩与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