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其银 《教育与职业》2012,(11):104-105
中美两国高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不同,理论基础和教育途径亦有所区别。文章对比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途径,揭示两国的差异性,并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部分,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机构、形式、培养目标、实施途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通过对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充分了解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文化及各国思想观念的交融使得中美思想政治教育也开始交汇,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也随之交汇碰撞。笔者就这种国与国之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的对比分析,从而为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式提供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机构形式、培养目标、实施途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异同之处.因此,本文将着重于对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相互比较,并从中更为深入的了解到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吸取其中的教育精华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用,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述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理论基础、目标、内容、途径等层面比较研究的成果,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厘清新时期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思路,可以开阔视野,认识规律,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金凤 《教育探索》2012,(7):156-157
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比较分析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异同,借鉴美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有益于增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的不同是中美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的不同,由此也决定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不同,但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即培养认可其社会制度的公民.通过综述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理论基础、目标、方法等层面比较研究的成果,厘清新时期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思路,可以开阔视野,认识规律,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从中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8.
由于迥异的哲学理念与民族文化传统,中美两国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各自独特的特征。比较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哲学理念的差异,借鉴美国高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从课堂教育途径、网络方面的教育途径等方面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大众传媒教育途径、宗教教育途径以及课程教育及隐性教育相结合途径等方面分析了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跟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提出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即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课堂教育,优化网络教育,优化大众传媒教育,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透视,分别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形式、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实施途径以及领导、组织、评估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和特性,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而探索了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陈勋玮 《文教资料》2007,(28):62-64
由于文化传统、历史渊源差异以及社会制度的截然不同,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目标途径、内容形式以及领导、组织、评估体系等方面都有着诸多区别;同时,又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中美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又具有许多共性。本文对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应该从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好抓手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增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有效性,必须探索教育方法和途径。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教学融入途径、文化感染途径、实践体验途径、网络渗透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途径是教育者借以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渠道。改革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改革与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教育渠道,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着重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内涵及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必要性,并提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模式因国家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比较分析二者在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不同之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探寻适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育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任何社会中德育都是至关重要的。中美也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本文对两国高校德育的途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以便我国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切实增强我国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由于各自社会制度的选择、历史文化形成的背景以及教育理念的追求等的分化与区别,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考量其差异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呈现,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新时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是以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美国则以培养“责任公民”为目标.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导向,而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要受杜威的实用主义影响较大.中美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因其目标和理论基础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文章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对中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究,其中不乏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有益的方面,为增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主流。教育目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方法生活化、教育主体人本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方面;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意义出发,重点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