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案例针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一新生班级开展一系列以适应性教育为目标的团体辅导课,并在对团体辅导的效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出团体辅导对于改善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以及在高职新生适应性教育中进行团体辅导的重要性,同时展开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状况与心理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需要进一步科学化。本文提出了在班级建设的视角下,通过多种形式,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课后引入结构式团体辅导,应用团体辅导进行班级管理,建立班级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是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随机抽取50名学生为实验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52名学生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SCL-90各维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抑郁、焦虑、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本文运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0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普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3%,较前几年有所下降。结合新生的心理特点,本文建议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对新生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新生8个班级为实验对象,应用新生班级适应训练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新生班级适应训练可以帮助高职新生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班级凝聚力及集体荣誉感。实验证明,团体辅导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可采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本文运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0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普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3%,较前几年有所下降。结合新生的心理特点,建议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对新生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新生8个班级为实验对象,应用新生班级适应训练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新生班级适应训练可以帮助高职新生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班级凝聚力及集体荣誉感。实验证明,团体辅导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可采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方式,很多"90后"新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特殊性,总结经验,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面向新生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以班级团体的力量与资源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着眼于全体学生成长的心  相似文献   

10.
王稳建  陈理  陈愉炯 《广西教育》2009,(12):64-65,71
本文旨在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凝聚力和大学新生适应环境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和环境适应效果显著,新生归属感和集体观念增强;对班级进行心理辅导对加强班级组织建设和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将其纳入大学入学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11.
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50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为研究工具,调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第一类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2%左右,第二类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占4.33%,第三类无显著心理问题的学生占94.47%;女生的严重程度明显的高于男生,男生的人数多于女生;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情绪和意志问题、自信心缺乏、性生理心理问题,而不幸的家庭和过去、失眠和对事情的兴趣程度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高职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依托学校和教师,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室、团队活动等为手段。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学制短,学生群体特殊,因此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和学校形成互动,及时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在家庭教育中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一则班主任工作案例着手,阐述了如何对症下药解决一位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这个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提出了在班主任工作中重引导、沟通,最终融合至问题解决的思路。帮助学生从“问题”中成功走出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中师生冲突心理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后雄 《教育科学》2008,24(1):45-50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对立的一面。从冲突负面效应分析,它会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破坏师生关系。师生冲突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教师的心理因素,如处理问题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能力与威信等;另一方面源于学生的心理因素,如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一时冲动、认知方式的差异、行为偏差和品行障碍、学习思维状态的疲劳等。教师在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减少并化解师生冲突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不仅是国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和管理科学的学术骨干力量,而且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迅速增加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与挑战。在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深入探讨了解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途径。  相似文献   

16.
西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西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西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西北地区大学生无心理问题者占13.6%,无明显心理问题者占70.6%,有明显心理问题者占15.8%.心理健康的九个因子中,按其得分由高到低强度为:人际关系、抑郁、强迫、敌对、偏执、焦虑、躯体化、精神病性、恐怖.(2)西北地区大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生源以及不同性别上有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完善学校心理咨询体系、有效促进西北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解决农村留守生的教育问题。根据相关调查,农村留守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不良影响。在西部农村地区,留守生群体数量十分庞大,他们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需采取措施进行心理疏导,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意志薄弱、情绪自控力差、社交心理障碍等常见的心理问题。了解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对于大学生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90后幼师生心理健康现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幼儿师范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幼师生心理非健康检出率为77%,其中63%存在轻度心理问题,14%存在中度心理问题,无严重心理问题;高年级的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低年级的幼师生;城市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农村幼师女生。  相似文献   

20.
借助组织专职老师和宣传咨询等举措,科学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图书阅读,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益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形成正确人生观,培养坚强人格品质,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