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这已为人们所共知。但如果说叶圣陶还是一位出名的酒会会长,那恐怕就鲜为人知了。文友酒会。三十年代,叶圣陶在上海开明书店主编《中学生》杂志时,其同仁中不乏好酒者。叶圣陶和丰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在不同时期提出的种种教育命题至今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强调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深化叶圣陶研究极有意义.随着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入,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阐释及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还会有新的发现.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的全面认识和整体把握,是推动叶圣陶研究发展和持续深入的前提;拓展思路,寻找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范式,是发现和发掘叶圣陶教育思想新的价值和意义的有效途径.叶圣陶研究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要从现实的文化教育发展需求中,不断激发对叶圣陶研究的新的激情,认识叶圣陶教育思想价值的可增值性;要在不断的新的阐释中,通过对其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发现,不断生发出新的话题,寻找新的研究生长点;要让叶圣陶研究在已成历史研究对象的叶圣陶与当代教育之间筑起沟通的桥梁,使学者们书斋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现实的民族文化“重造”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这已为人们所共知。但如果说叶圣陶还是一位出名的"酒会"会长,那恐怕就鲜为人知了。文友酒会。三十年代,叶圣陶在上海开明书店主编《中学生》杂志时,其同仁中不乏好酒者。  相似文献   

4.
作为散文家的叶圣陶,评论界对其散文创作却缺乏足够的关注(也许因笔者孤陋寡闻),故本文仅就叶圣陶散文创作的美学追求略抒己见。在“文学研究会”诸作家中,叶圣陶属最忠诚地体现其文学宗旨的作家之列:奉行写实主义,为人生而艺术。叶圣陶有他独特的理解和认真的艺术实践。在《木炭习作跟短小文字》、《〈未厌居习作〉自序》中,他用“木炭习作”来譬比,形象生动而鲜明准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这位二十世纪著名的文化大师 ,其文宗兼师宗的历史地位和杰出贡献 ,为有识之士所共认。在其生前 ,茅盾发自内心地喊出“叶圣陶万岁” ;在其身后 ,冰心由衷地称说“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永垂不朽的教育家” ;我们的党和政府也给予崇高的评价 ,李岚清同志赞颂道 :“叶圣陶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社会活动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是风范永存的一代师表”。在世纪之交 ,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 ,中央号召进一步抓好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正>叶圣陶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既做过中小学教师,也当过大学教师,其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是其思想和理论的强大支撑。一、叶圣陶的"瓶子观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基础教育中刮起了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瓶子"的不正之风,学校所教的知识与生活严重脱离。在这种情况下,叶圣陶先生于1957年5月发表了著名的文章《"瓶子观点"》。1.何谓"瓶子"叶圣陶说:"我觉得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些老  相似文献   

7.
10月24日,叶圣陶实验小学建校100周年暨电影《叶圣陶在甪直》开机庆典在苏州角直镇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叶圣陶研究会会长张怀西发表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致书面贺词。叶圣陶实验小学的前身是苏州甪直小学,叶圣陶先生曾在该校从事教学改革和实验,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该校师生员工和校  相似文献   

8.
李红 《山东教育》2006,(3):16-19
叶圣陶,一个不能让我们忘怀的名字。这位著名的文化大师,在20世纪的中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其文宗兼师宗的历史地位人所共仰。在其生前,茅盾曾发自内心地喊出“叶圣陶万岁”;在其身后,冰心曾由衰地称说:“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永垂不朽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命名”关系着叶圣陶教育思想整个体系的建构,关系着其逻辑框架和各个思想支点的确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一番较长时间的思考求索,加之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将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命名为“为人生”。之前已有过相关阐述,再从其他角度进行讨论作为补充:用“为人生”为叶圣陶教育思想命名,是构建叶圣陶教育思想话语的逻辑必然,是把作为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多重身份的叶圣陶还原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在他7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高度重视德育,不仅写下了许多专论德育和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文章,还在大量的其他教育教学著作中常常论及德育,更在他立身处世的行为中时时践履自己的主张,其高尚的道德风范堪称现代中国人的师表。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论述,明显地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和德育的优良传统,同时又具有极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从西方后结构心理学的镜像理论入手对舒婷的早期代表作《致橡树》进行文本重读,对诗人在文本中的话语进行历史的分析。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舒婷诗歌中所体现的女性特有的微妙心理变化结合西方女性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女性的自我发展历史做以综合关照,并对《致橡树》的自身的文学价值提出重新地思考。  相似文献   

12.
学的“效应”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效果”、“反应”等平面概念。作为一个兼兼史兼哲的立体范畴,其特征至少有三:(一)它确指学本身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多向建构和共同生成;(二)它的运动体现出学作为历史所特有的、必然的“净化律”规范;(三)它的导向或理想化终端,便是哲学高度上的“人的实现”。通过如此考察,我们会发现:以“效应”的视角来切入学,学便具有了另种崭新的存在面貌。这基本可称作“效应的学观”的理论探讨,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学的全面、完整的认识,无疑有着积极的参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作家 ,是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 ,其文学观在“五四”时期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春光》在20世纪30年代进步出版物非常寂寥的时期出现,它虽并非左联机关刊物,却以相对灵活的编辑方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繁荣了左翼文学。它发起了"中国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作品"的讨论,引发很多作家的思考;推出了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其他左翼青年作家的创作,丰富了左翼文学,为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活力。它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为当时的文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西行漫记》以当下叙事、现场叙事的方式进行写作,却获得了无可否认的历史价值。它汲取了传记的某些长处,注意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因而具有文学性。文学的叙事与历史的叙事并不是绝然相异的,中国历史上许多记述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都成功地实现了文学与历史的双重价值,斯诺的《西行漫记》也是如此。当下的后现代主义者们对历史叙事真实性的质疑,其实并没有超过斯诺当时的认识。斯诺常常自觉放弃自己作为作者的话语权,将叙事的权力让给被访者,使叙事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16.
肖爱云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2):106-109,128
《礼拜六》是民国初期的通俗文学期刊,其发刊词因将小说与"买笑"、"觅醉"、"顾曲"相提并论,历来为史家所诟病。事实上,当我们回到历史发生场,重新考察文学原生态的特殊境遇时会发现,该发刊词不仅对小说代替固有的娱乐方式所产生的意义作出了高度准确的概括,而且从刊物命名、立意以及游戏消遣的价值取向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早期的海派作家之一的叶灵凤,他的创作集中在情爱领域,对人心人性进行探索,因一度被归为“才子 流氓”类作家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公正的评价。本通过对叶灵凤小说进行分类研究以了解其创作特点及原因,也为研究海派作家的发展历程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揭示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e时代的社会情境中,各种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文学被挤压到边缘地带.但文学的突围仍有许多有利条件,走向开阔地的通道也灼然可见,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文学的精神能量:要突出文学表现生活的现实性;要揭示作品人物的精神强度;要致力于培育国民的新的文化精神.对中国文学来说,还有一层意义上的突围,即如何从世界文学的边缘走向世界文学的广阔天地.应当深入探索并表现人类文化的共同根性,把文学的民族性与普世性融为一体,使我们的中国创作,不仅对本国读者的心理吸收有极大的沁入性,而且对全球读者的心理吸收也具有很强的辐射性.  相似文献   

20.
文学题材并非是简单地对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作出分类,它本身就是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产物。它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对象,而且某几类题材被命名、被反复阐说、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这本身就形成了特定的文学史范畴。基于这一理论前提,本文对“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小说”这两个现有文学史范畴并不当作一种既成事实进行接受,而对它的生成与使用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行考察,力图从一个侧面获至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