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穆青同志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他从事新闻采访写作已长达六十春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作品,始终紧扣时代,紧贴人民,成为时代的号角,人民的知音。所以,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其影响之深远,为我国新闻史上所罕见。穆青的新闻生涯,显示出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记者成才的普遍规律。他是青年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学习榜样,是中国新闻记者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穆青同志已离开我们3周年了。作为我们党的新闻战线上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作为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的名记者,穆青同志60多年的新闻生涯留给  相似文献   

3.
穆青同志是我们十分敬重的新闻界一位老前辈,是我国当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领导人和名记者。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重要讲话之际,举行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总结穆青同志几十年的新闻生涯和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肩负起新形势下党赋予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使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穆青同志16岁参加八路军,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进入延安鲁艺学习,1942年21岁时进入在延安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收日报》。  相似文献   

4.
穆青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中,采写的许多新闻作品体现时代精神,脍灸人口,影响深远。他的新闻实践活动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长期的记者生涯中,穆青与人民群众一道经历过时代的波澜,他把人民那种百折不挠,勇于为民族、为国家、为革命事业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穆青同志不满足于单纯地讴歌我们时代的英  相似文献   

5.
国庆五十周年前夕,记者向穆青同志提了一个问题:您在几十年新闻生涯中,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他想了想回答说,“最重要的”其实说起来也是最简单的:当记者一是要把握大局,二是要关心群众;还有一条是如何做人。记者说五十年大庆快要到了,正是需要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的时候,请您就这个问题给我们的读者谈谈吧。穆青同志欣然应允,作了一番语重心长的长谈,对年轻一代期望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下面就是这次谈话的速记: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29日,在一代新闻宗师穆青逝世两周年之际,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召开了全国首届穆青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我们选了几篇研讨会上的稿件,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穆青的研究文章一并发在这里,以此来纪念穆青同志。  相似文献   

7.
穆青先生德高望重。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盛誉。从《雁翎队》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历史的审判》到《风帆起珠江》……党的新闻史上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报道都与穆青先生的名字紧密相连。穆青和他的作品感动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新闻人。他的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他的“勿忘人民”的新闻思想。他的实事求是、开拓奋进的创新精神.他的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2005年lO月。在穆青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郑州大学召开了穆青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本刊特刊发周胜林先生和朱清河先生的两篇文章。以表达对穆青先生的崇敬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新闻界,从事党的新闻工作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记者编辑为数不是很多,其中75岁高龄的穆青同志格外引人注目、令人尊敬。穆青同志以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政治热情,作为中国历史见证人、记录者,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无疑是新闻文库中一笔熠熠闪光的财富。穆青同志所写的新时期人物通讯,经过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至今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这是他在  相似文献   

9.
贾永 《军事记者》2013,(9):11-12
军事新闻工作者如何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思考这个问题,一个熟悉的名字闪现在脑海,这就是:穆青。作为我国新闻界公认的“人民记者”.穆青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新闻生涯中.用他对人民群众的不变情感和传神之笔.为人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而他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始终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塑造人物、撰写报道的新闻实践.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无疑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29日,在一代新闻宗师穆青逝世两周年之际,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召开了全国首届穆青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我们选了几篇研讨会上的稿件,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穆青的研究章一并发在这里,以此来纪念穆青同志。[编按]  相似文献   

11.
访穆青     
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到上海,本刊记者访问了他。他回顾了自己的新闻生涯,道出了一条新闻工作的真谛。请看魏永征的专访《访穆青》。  相似文献   

12.
当我阅读穆青同志《十个共产党员》一书时——尽管书中收录的文章在不同历史时期曾不只一次地读过,不禁再次被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共产党员光辉形象所深深打动,产生了向他们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我又想,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文章? 我通过采访穆青和一些熟悉他的同志,发现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革命激情的人,也就是说有情人写出了有情文。因此,我还应当向书中没有写出而又力透纸背的第十一个共产党员——本书的作者、这位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记者之一穆青同志学习;不仅要学习他的采访方法和写作技巧,更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感。 富有真情实感是最大的特色 “穆青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以情动人!”穆青人物通讯的魅力在于有真情实感!”当人们谈起穆青的人  相似文献   

13.
穆青同志匆匆地走了,在千千万万读者、同志、亲友的一片痛惜、啜泣声中匆匆地走了,也带着自己许多未了的心愿和遗憾匆匆地走了。 穆青同志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采写的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代表的大量经典作品,可以说教育、影响了我国三代人,其知名度、影响力在当代新闻工作者中,罕有可以和他比肩。从这个意义上说,穆青同志在离开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怀着深切怀念和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穆青传》的首发式。穆青同志是中国新闻界代表人物、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也是新华社的老社长和新华社记者中的杰出代表。对各位同志的到来,我代表新华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穆青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但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仍在发挥积极作用,并将永存。穆青同志是“喝延河水”成长起来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他献身于党的新闻事业的年代,正是我们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程中的成熟时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以及我们党关于新闻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穆青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好老师.他30多年直接领导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逝世,使我十分悲痛.他做人、"做官"、做记者的楷模形象,令我特别思念.可记忆的积累和时间的延续是背离的,他教育、鞭策我的许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失,模糊了,有的记不起来了.但穆青的睿智和优良的人品作风,已化作火种,在我的新闻生涯中,燃烧、照亮、生辉.  相似文献   

16.
穆青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家,而且是一位声名远播的著名记者。从《雁翎队》、《工人的旗帜赵占魁》,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从《历史的审判》、《珠江起风帆》,到《抢财神》、《潮涌中州》……穆青同志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写作了一批脍炙人口、影响久远的新闻佳作,成为中国新闻精品长廊中的瑰宝。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生能有一篇作品被传诵一时已属不易。但是,这样的作品,在穆青的笔下岂止是一  相似文献   

17.
这里介绍两件读来颇能引人深思的材料。一件是前辽宁省委书记李荒同志给穆青同志的信。李荒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东北日报》领导人,有成就的新闻工作者。如今虽已离休,但仍在关心着党的新闻事业。他看到中国新闻学院成立的消息,欣然提笔写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用他的话来说,是为培养党的新闻人才“献上好心”。另一件是华山同志临终遗言。去年,华山同志病危时,新华社几位同志去看望他。当时,他下肢瘫痪,被肝癌折磨得骨瘦如柴,又是刚从昏迷中醒来,但是一见同行、战友,立即流露出期待的目光,握着同志们的手,似有说不完的话。他谈他的记者生涯,谈当前新闻界的问题,谈新闻工作者的未来。喘息着谈着,谈了一件又一件。可以说,他瞑目前关心的是党的新闻事业,是新闻队伍的成长。老同志的话是语重心长的。中心不外乎是党的新闻工作性质、任务、传统、作风、记者素质等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或许有的同志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从他们的心意和苦口婆心的态度去理解、去体味,可以从中咀嚼出一些精深的道理,醒悟到一些没有理解的问题,会感到这是些感人至深的肺腑之言,并从中汲取教益,明确方向,不断前进。编者  相似文献   

18.
樊成 《新闻爱好者》2001,(10):22-22
几个新闻记者-起采访同-领域的同-新闻事件,有的稿子能用,有的稿子不能用;有的稿子发表后能获得声震四方的回响,甚至连连获奖;有的稿子发表后反响平平,人们实难记起,原因何在?认真思考,反复琢磨,再三比较,终悟其理:是记者了解大局、研究大局、把握大局的能力高下之别使之然也! 大局意识,的确是做一个成功记者的第一要义。对此,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有着精辟的见解。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在建国五十周年前夕接受权威新闻期刊《中国记者》记者专仿,谈及他从事新闻工作50年最重要的经验时说:“最重要的其实说起来也是最简单的:…  相似文献   

19.
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穆青同志为人民采写了一大批脍灸人口的新闻作品,尤其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历史的审判》等篇章,堪称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典范。 那么,穆青新闻作品的巨大魅力来自何处?其中,情感因素对穆青新闻作品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换句话说,情感是穆青新闻作品成功的前提因素。 穆青新闻作品中的情感,包涵的是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挚爱,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热爱,对天下劳动大众命运的关怀,对祖国大好山河乃至大自然的深爱,以及对人世间一切丑恶事物、丑恶现象的嫉恨。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穆青诞辰90周年,穆青从1942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的新闻实践凝聚着他无数的心血、艰苦的奋斗和不懈的追求。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他一直笔耕不辍,写就了大量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新闻作品,成为新闻史上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更是关注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以管理者的高度关注民族新闻报道,与范长江独特的民族新闻视角共同为我国的民族新闻事业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