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过去的罗马帝国传统向近代文明过渡的初期,即中世纪早期的四、五个世纪里,欧洲不仅无法与处于盛极一时的中国唐宋帝国相提并论,即使与其邻居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的阿拔斯帝国相比,欧洲人也是异常落后的。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物物交换普遍取代了货币,农业产量低下。普通群众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英国的货币铸造制度形成于盎格鲁-撒克逊晚期,诺曼征服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此过程中,为了加强对铸币权的控制和获得更多的铸币税,英王认为有必要对货币铸造事务进行管制。在货币铸造日益集中的前提下,英王不仅高度控制铸币所官员的任免权,而且加强了对货币铸模制造和分发的管理,并对货币铸造的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这些举措不仅反映了中世纪英国货币铸造制度本身的发展,而且亦能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3.
英国币制以英镑(pound)和便士(penny)为单位。1pound等于100pence(penny的复数形式)。英国货币分为纸币(note)和硬币(coin)两种,纸币有5镑、10镑、20镑和50镑等面值;硬币有1便士、2便士、5便士、10便士、20便士、50便士和1镑等面值。在数字前加£表示英镑,如:£500表示500英镑,读作five hundred pounds;在数字后加P表示便士,如20P表示20便士,读作twenty pence。表示英镑和便士组成的钱数时,通常不说出pence,如:6镑20便士可以写成£6.20,读作six point twenty pounds。美国币制以美元(dollar)和美分(cent)为单位,1美元等于100美分。美国货币…  相似文献   

4.
上课伊始,学生就问:“什么是‘先令’和‘便士’?”如何处理这个似乎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认识“先令”和“便士”的内涵。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很快明白了“先令”和“便士”都是英国的货币单位,并且从“我”没有零钱,拿出1先令让小珊迪找零,知道先令币值大于便士。接着,教师顺势提出1先令等于多少便士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粗心的学生说:“1先令等于4便士,从‘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4便士’得出的答案。”稍微细心的学生说:“1先令等于5便士,因为‘我’买火柴还用了1个便士。”更细心一些的学生说:“‘我’买火柴用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我听一位语文老师教《小珊迪》一课。她在课上竟然引导学生大做数学题,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学习语文的好效果。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时隔已久,我仍然难以忘怀。上课伊始,学生就提出了什么是“先令”和“便士”的问题,教师并不急着回答,而是让学生联系课文讨论理解。学生们通过读课文、讨论,很快明白了“先令”和“便士”都是英国的货币,并从“我”没有零钱,拿出1先令让小珊迪找零,知道先令大于便士。接着,这位教师顺势提出1先令是多少便士的问题。粗心的学生回答4便士,从“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4个便士”得出答案;稍微细心一点的…  相似文献   

6.
《红领巾》2008,(3):42-42
英国货币:英国货币由英镑pound和便士pence组成,也分为纸币notes和硬币coins。纸币有面值五镑、十镑、二十镑和五十镑;而硬币,即金属货币有一便士、二便士、五便士、十便士、二十便士、五十便士和一镑等。随身带的硬币可用change表示。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时期 ,为了满足财政需要 ,英国国王经常进行借款活动。从借款对象看 ,国王的借款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国王借款对象的变化 ,折射出中世纪时期英国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时代结束,开始了以后长逾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欧洲中世纪早期(自公元476年起至十一世纪)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产生、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欧洲中世纪早期,在经济上没有劳动的社会分工,没有作为经济范畴的城市,商业贸易不发达,生产力的增长是极其缓慢的。在政治上许多“蛮族国家”并存,  相似文献   

9.
三资本主义:现代化时代民主的经济条件西方史学界,一般说来,将人类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公元5世纪下半叶西罗马帝国灭亡为古代结束和中世纪的开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为中世纪结束和现代的开端。但是,现代化理论家大都认为现代史开始于16世纪前后。布莱克说:"到了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历史学家们逐渐放弃了已为普遍接受的以基督纪元为基础的历史分期,开始采用古  相似文献   

10.
英国货币 英国货币由英镑(pound)和便士(pence)组成,也分为纸币notes和硬币coins。纸币有面值五镑、十镑、二十镑和五十镑;而硬币有一便士、二便士、五便士、十便士、二十便士、五十便士和一镑等。若指某种币值的硬币,通常用piece,如a 2 pence piece一枚两便士的硬币;随身带的硬币可用change表示。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自由农民是相对于农奴而言的,这一群体与农奴同时存在,由于其法律地位和经济状况优于农奴,历史作用也许比农奴更为重要。英国自由农民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群体,中世纪早期的自由农民明显不同于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自由农。中世纪早期自由佃农主要是自由持有农,到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由于维兰经  相似文献   

12.
<正>总体上,上海市高中历史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分配平衡、有深度、系统性强等优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局部,尤其是在关于世界中世纪史的部分,还有不少论述相对陈旧、不够灵活,没有充分吸收和反映较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似可商榷。一、"罗马帝国衰亡"与"中世纪"的开端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开端始于罗马帝国的衰亡,而公元4至5世纪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高中历史第一分册对于晚期罗马帝国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款待是中世纪一种基于神恩的关爱行为。由于近代早期英国社会深刻的变革 ,中世纪款待观遭遇冲击。作者从款待的载体、款待双方的平衡和社会心理等分析近代早期英国款待观特征的形成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世俗动机性、区分性和人际互利性。英国近代早期款待观是理性价值观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是位于欧洲南部的一个靴形半岛。在古代早期,是罗马帝国的核心部分;在中世纪是欧洲文明的首善之区;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是新思想核心文化的摇篮。虽然16世纪之后,意大利曾被异国统治三百多年,并在20世纪书写了法西斯的罪孽。但意大利交替频繁的政府,却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等特点。此外意大利在二战后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意大利的政治发展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建平 《海外英语》2011,(3):204-205
西方古文明经历了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拉丁语起源于西方古文明,催生了罗马文明,后来成为公元前后罗马帝国的通用语言。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拉丁语没能维系拉丁民族的统一,在中世纪逐渐分化为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独立语言,在东罗马帝国又被希腊语所取代,最后彻底走进了历史。至今,在梵蒂冈教廷仅残存为祈祷用语。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是指西欧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的历史时期,有人将其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主要是因为曾经的罗马帝国文明已渐趋衰败,伴随着“民族大迁徙”,日耳曼人相继建立起了一批国家,主要有莱茵一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王国、英格兰地区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建立的诸王国。  相似文献   

17.
英国货币     
李旻 《双语学习》2011,(4):21-21
英国货币由英镑(pound)和便士(pence)组成。也分为纸币notes和硬币coins。纸币有面值五镑、十镑、二十镑和五十镑;而硬币,即金属货币有一便士、二便士、五便士.十便士、二十便士、五十便士和一镑等。  相似文献   

18.
在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制度中,对土地的经营与管理方式随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中世纪早期,领主与佃农以划分份地和劳役要求为基础形成经济和社会关系;租佃制兴起后,领主不断将自营地划分小块租与佃户,收取货币以维护稳定的经济收入.货币关系介入土地经营是社会结构演变的结果,也促进了领主与佃农收益状况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英国的军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动对外征服战争或保卫在欧陆的领地,中世纪英国战争频仍。但是英国没有常备军,国王采用多种方法征调军队,包括传统的封建骑士军役、外国雇佣兵和货币采邑军役、民军以及契约军役等军役制度,这些对后来英国的军役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历史开始进入中世纪时代。在这一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大小城邦割据自立,征伐不断,而基督教作为精神统治力量的地位不断巩固,宗教神学的意识形态逐渐侵入各国国家政治生活,控制人民思想,逐渐形成了神权(教皇权力)与王权的二元统治结构。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想作为上层建筑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宗教神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因而中世纪西方政治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神神权与王权的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