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法制新闻本身的性质出发,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法制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如法制新闻的内容失实,法制新闻的报道缺乏公正,法制新闻的品位低俗等等,并列出了各个问题的表现,阐释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从传播者、受传者和传播渠道三个维度出发,通过分析新闻语言、新闻环境和传播形式等,探讨新闻中的噪音类型、噪音形成原因以及降噪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讲求时效性的文体,新闻作品为传播信息而生,因此,时代感成为新闻审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本文从新闻与美学的关系入手,从媒介形态发展出发,探讨如何使新闻写作更忠于时代,更好地反映时代感。  相似文献   

4.
孙冰钦  林歌 《新闻世界》2014,(3):206-207
新闻是讲求时效性的文体,新闻作品为传播信息而生,因此,时代感成为新闻审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本文从新闻与美学的关系入手,从媒介形态发展出发,探讨如何使新闻写作更忠于时代,更好地反映时代感。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从服务性新闻的定义着手,分析了服务性新闻日益繁荣的原因并深入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笔者力图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在分析服务性新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做好服务性新闻的意见,以求服务性新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出现了众多璀璨的著名记者和报人,恽逸群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位。但是对他的新闻思想的研究一直相对较少,本文从恽选群的新闻作品出发,结合其新闻实践,从五个方面对恽逸群的新闻思想做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针对区县级电视台新闻采写工作,在对当前区县级电视台新闻采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从采写工作实践出发,提出了电视新闻采写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最后,从新闻采写工作特点出发,探讨了新闻采写的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增多,传播速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民众越来越看重新闻的时效性。新兴媒体的出现给电视台新闻记者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电视台新闻记者想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好新闻的采访和编辑工作,肩负起自身岗位职责,从提高自己采编能力出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本文从新闻记者本身工作意义出发,深入研究新闻采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为电视台新闻记者今后的采编工作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辉 《新闻世界》2012,(11):53-54
本文从新闻偏见的表现形式出发,分析了新闻偏见产生的原因及负面效果,为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有效规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新闻摄影与新闻摄影赛事出发,对改革开放后国内的新闻摄影赛事进行了相应梳理和归纳,对当代中国新闻摄影赛事与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新闻编辑工作的操作层面出发,探讨了新闻编辑工作的共同点。同时,从标题、文字、图片三个方面分析了两者的不同点,并对其中新增的内容进行了添加,从多个角度比较分析了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角度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是新闻采编活动的根本问题,社会新闻也不例外。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常见角度的缘起、特点和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新闻的内在规定性出发,论证了采编社会新闻必须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并从题材、立场和手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一角度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赵庆康 《新闻传播》2013,(12):115-116
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详细的报道,它的特性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传递信息。本文主要是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结合在一起,从老百姓关注的角度出发,以促进时政新闻的民生化,为老百姓办实事。  相似文献   

14.
龚宇 《新闻窗》2008,(4):86-87
图片报道的现场体验是从新闻摄影的本质和特点出发,将新闻摄影形象视为一个形象新闻的“体验场”,高度重视摄影记者在获取和传递新闻形象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从主观层面和实践意义上肯定摄影记者在图片报道中的知觉体验和见解创意。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闻采访报道基本要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子英 《今传媒》2011,(5):129-130
要干好社会上三百六十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必须遵循该行的基本要求,包括新闻采访在内的新闻工作也概莫能外。本文先从新闻工作的性质与实践需要出发,分析研究了新闻采访报道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并对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9,(6):4-9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知名新闻研究学者芭比·泽利泽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的探析,尤其关注她对新闻研究的范式发展作出的思考。泽利泽认为,包括技术在内的多种社会因素导致了新闻业、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多重危机。她进而从"解释性社群"的概念出发,将弥合分裂、制造共识作为新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从五个路径出发实现对新闻研究基本问题的概念化。  相似文献   

17.
张登邑 《新闻世界》2014,(8):431-432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从一个新闻事件出发,综合各方面资料,叙述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事件相关者、探寻并分析事件原因、最后进行评论和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本文以《看见·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为例,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评析该视听新闻作品,以期为以后该类新闻作品的采访编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朱明 《新闻世界》2012,(9):94-95
本文从战时新闻传播的概况出发,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爱国主义冲突的实质及其根源,认为两者的冲突实质是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超地域性与媒介所处的民族国家的地域性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数据新闻的研究维度从功能效果转向理性批判,对于数据新闻价值观念的探析成为现阶段相关研究的核心议题。从新闻建构论视角出发,技术因素的介入重构了数据新闻的生产常规和权力框架,并对传统的人文叙事原则产生了冲击。为避免陷入新的叙事危机,数据新闻需要重塑基于数据因果关系的叙事逻辑,构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事语境。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媒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打破新闻从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文风,切实做到"走、转、改"是新时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作者自身经验出发,谈谈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思维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