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省级党报新闻摄影的滑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今年评出的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2004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获奖作品中,市场类报纸获奖总数达66个, 是省级党报的两倍多,连续四年超过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的获奖数也比省级党报要多。过去的获奖“老大哥”-省级党报,在新闻摄影方面外在两面夹击的境地,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党报党刊新闻文风中存在着日益见长的长、空、假病征,本文从理论与现实视角剖析了改进文风的必要性和落实短、实、新文风的迫切性,从报刊工作者、报刊机构和报刊受众等多个层面探讨了党报党刊改进文风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02,(12):17-17
每年进入九、十月,从中央到省、市、县、乡,层层都要开会布置落实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为此,各级党委政府都想尽了办法,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一条大概是基层用于报刊订阅的经费不足。特别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基层组织年度订阅报刊费用已经相对固定,订了市级党报就很难订省级党报,订了省级党刊就很难订中央级党刊,这种订阅结构很难保证从中央到地方党的声音完全及时地传达。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12,(31):2
10月29日,由大众报业集团承办的第20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在济南召开。会前,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会见了与会嘉宾代表。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省委常委、秘书长雷建国参加会见。王冬梅、孙守刚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王冬梅说,一年一度的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是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工作者交流办报经验、研讨新闻业务、共谋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会议以"党报改革创新发展新探索新思考"为  相似文献   

5.
曾鋆 《新闻世界》2011,(10):146-147
马克思、恩格斯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很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革命民主报刊时期(《莱茵报》)、工人报刊时期(《工人报》)、党报时期(《社会民主党人报》,简称《社》)。应该说,马、恩的党报思想就是随着《社》的形成发展中而孕育成型的。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它是报刊活动和建党思想结合的产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融媒时代,新闻客户端呈爆发式增长趋势。省级党报如何扬长避短,掌握好舆论话语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14年以来,省级党报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新闻客户端纷纷上线运营。在探索和实践中,各省级党报依托其强大的采编优势,强化互联网思维,突出地域特色,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运营模式。笔者以5家省级党报客户端为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党报客户端只有充分发挥"党媒姓党"的优势,精准定位,加强互动,凸显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让时政新闻成为党报的“当家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宁 《编辑之友》2012,(3):68-70
时政新闻对于党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传媒生态环境的变化,党报时政新闻创新一直以来是报界和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党报的生存受到考验,作为党报主要新闻资源,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也越来越急切.须立足报刊媒体,根据党报时政新闻的特点,在操作技术上创新,本文主要从找准落点、抓住透点、营造亮点三个角度对党报时政新闻创新做出分析,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报刊治理与党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报刊治理 ,是指 2 0 0 3年年中开始的 ,较前两次报刊治理力度更大的整治行动。它有着鲜明的特点 :更加强调“管办分离” ,将相当一部分党报列为治理对象 ,实行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的结合。中央、省、省辖市级党报及尚存的县 (市、旗 )级党报 ,市场空间将有所扩大。但存在着以下有待探讨的问题 :现有党报能否有效占领由停办报刊所腾出的市场空间 ?停办报刊先前占有的订阅经费会在多大程度上转向党报 ?读者的眼球会不会因报刊治理而更专注于党报 ?新一轮报刊治理给党报带来了发展机遇 ,但机遇的最终获得并转化为党报的实际发展又非易事。党报要着重打好新闻信息权威发布牌、“民生”牌和舆论监督牌  相似文献   

9.
张春林 《新闻界》2003,(3):21-22
搞好热线新闻是省级党报实现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重要途径。当然,省级党报的热线新闻要后发制人,就既不能重复都市报热线新闻的老路,也不能走城市党报热线新闻的新路,而是应该在吸收两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特色之路。一在展开论述之前,我们先对命题范围作一个简单厘定。本文所谈省级党报,主要指各省级党委机关报,不包括北京日报、天津日报和解放日报,因为这3家报纸的版面结构、新闻类分、目标受众等都明显向城市倾斜,它们的热线新闻也多是都市生活题材,可以归入城市党报范畴。本文所谈热线新闻,既包括根据读者通…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世界信息一体化进程,在全球化网络领域里,传统媒体省级党报主办的新闻网站,应担负起地方中文网络新闻宣传的历史重担。 为了迎接一切外来竞争,本文分析了省级党报新闻网站目前的现状、发展趋势,重点提出了未来省级党报新闻网站的发展,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威性、贴近性、亲和力"已构成党报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特征。与中央级党报不同,地市党报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贴近性为核心,以权威性、亲和力为两翼,精心打造党报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党报的权威性和亲和力,树立了党报的良好形象。贴近性:全力打造党报竞争优势讲新闻的贴近性,离不开新闻受众,首先要弄清贴近的对象是谁。作为党报的新闻受众,主流读者是党政机关、企事业  相似文献   

12.
新政     
31家省级党报将首次接受质检 本次质量检查工作是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委托中国记协国内部,继连续3年分别对全国部分晚报、都市类报纸进行质量检查之后,首次对31家省级党报的出版质量进行检查。31家省级党报2008年11月5日出版的报纸1~4版将接受编校质量方面的检查。初检预计3月底结束,此后将进行第二阶段的复检。复检结果将反馈给被检新闻单位征求意见。质检委员会和质检办公室复核后,确定最终质检结果并进行内部通报和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13.
金卫卫 《传媒》2024,(8):36-38
数字时代,媒介融合和传播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加速了新闻叙事方式的发展与变革。与之相适应,党报融合叙事始终处于不断创新与探索中。融合十年来,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创新发展党报融合叙事的新思路,成为当下省级党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河北日报融合报道的成功实践为例,探索省级党报如何在媒体融合新征程中打破已有的思维壁垒,将多种思维方式和逻辑模式相融合,形成全新的叙事思维,实现融合叙事再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新的任务,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一、建立策划机制,以重头报道提高舆论引导力党报在报道形式中有新闻评论、主题新闻报道、典型报道三个重头戏。言论引领舆论。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各家报社都十分重视新闻评论工作。省级党报开展新闻评论工作多数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党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众多的晚报、都市报、晨报等生活服务类报刊的挤压下,党报的发行量、广告创收和经营利润逐渐下滑,但是党报并非到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一些省级党报通过大胆改革与创新,充分扫挥了党报的“龙头”和“旗舰”作用,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这就是建立以党委机关报为核心,各个门类、品种丰富齐全,适应各阶层读者需要的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6.
赵晓勇 《传媒观察》2007,(11):43-44
被新华日报派驻江苏省泰州市做驻站记者4年多来,我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内重点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幅),为宣传泰州"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全国省级党报、华东九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奖10多篇(次)。在  相似文献   

17.
国内国际新闻报道是省级党报新闻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国内国际新闻报道是省级党报扩大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级党报报道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是新华社的稿件,加上对新闻处理手法的简单,各个省级党报的国内国际版存在内容上的趋同.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说,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报纸体系中,党报评论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党报评论如何适应党报改革而改变自身,并通过改变自身增强党报竞争力,是党报改革大课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寻求党报新闻评论改革的对策,首先必须对党报新闻评论所处的境地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社区新闻正当时 面对新媒体的争夺和省级报刊向地市渗透的加强,地市党报如何在竞争中突同,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民本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入,进一步做好民生新闻是地市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应力之举。而民生新闻主要又来自于礼区,反映的主要是社区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锁定群众...  相似文献   

20.
党政报刊上的典型人物通讯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体裁,作为一种宣教色彩强烈的新闻作品类型,现在似乎正遭受到学者和受众的质疑、排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任危机"?本文对几家中央和省级党报的两个典型人物通讯的系列报道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写作文本中暴露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探求新闻写作与典型人物报道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该类通讯写作和报道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