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袁燕华 《科教文汇》2010,(20):123-125
词汇作为外语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语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语料库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开放的词汇学习环境。本文在分析影响EFL环境下词汇习得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语料库的AGA词汇习得模式,并对其理论基础及意义进行了阐述,以期改善我国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易新奇 《科教文汇》2008,(15):105-105
1.阅读中的词汇加注先后和词汇间接学习 词汇学习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缺乏听说环境的中国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词汇的一个有效而又便捷的方法就是阅读。学习者在综合理解所阅读的文章时,可以间接学习一定数量的生词。研究表明,提供生词注释即用同义词给出文章中生词的定义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能促进间接词汇习得,明显优于不加任何注释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唐红梅  翁治清 《内江科技》2007,28(11):173-174
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词语学习蓑略本文从“词语”学习策略的角度分析英语学生的词汇学习现状并找出英语写作中语言学习的“盲点”.确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及教学方法,实现词汇学习与习得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特点及分类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对其进行定义。Chamo(t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了优化学习过程、加强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记忆而采取的技巧、方法或其他有意识的行为”。Rubin(1987)提“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自己构造并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旨在促进学习者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Oxford(1989)定义“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有目的、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我国语言学者文秋芳教授(2000)则把…  相似文献   

5.
胡浩文 《科教文汇》2011,(32):127-129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母语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交际压力等。针对导致石化现象的因素,可以通过如下途径防止石化的产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优化课堂的语言输入,提供多种语言行为策略,展开英汉对比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激发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提高外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一致认可,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问题一直是影响语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词汇学习低效的问题引起了广大外语教师的普遍重视。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包海青 《科教文汇》2009,(6):160-160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一致认可,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问题一直是影响语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词汇学习低效的问题引起了广大外语教师的普遍重视。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韩伟 《现代情报》2006,26(6):218-219
现代外语教学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习者在外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位置也不可忽视。对于影响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因素的研究也尤为重要。本文从影响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因素着手,分析影响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原因,帮助学习者认清语言习得的几个要素,以便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而不同地区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英语学习的焦虑程度不同,对英语学习策略的选择也不同。根据应用语言学当前流行的外语学习策略和外语学习焦虑理论,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1河南信阳地区英语专业学生的焦虑度较高;2英语学习焦虑程度与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呈负相关,这表明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有可能干扰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3研究还表明,对于该地区英语学习者而言,各类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处于偏低或中等水平。本文分析了信阳高校英语学习者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焦虑对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策略,旨在帮助该地区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0.
常浩  宋秋怡 《科教文汇》2009,(26):153-153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识和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控学习方法、策略等认识手段才能有效地习得外语。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洁 《科教文汇》2014,(5):110-110,112
新课程提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积极推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切实感知、积极参与、友好合作等方式来开展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探讨,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从而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通过对英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探析,说明“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对今后的英语教学事业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响 《科教文汇》2014,(10):45-45,47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阐述了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理论。“使”字兼语句是留学生在汉语语法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使”字兼语句是兼语句的一种,但与一般兼语句又有所不同,它是汉语中特殊的动词谓语句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本文主要尝试将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运用到留学生“使”字兼语句的习得过程中,帮助留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使”字兼语句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哪些适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叶锋 《大众科技》2014,(1):114-115
在《中职语教学课程标准》中,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中职语文教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文章从教学模式探究、兴趣导向、学习习惯养成及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开展中职语文自主合作式教学的措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及课堂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胡澎  贺华锋  熊丽 《科教文汇》2014,(23):102-103
以“任务”为导向的分组合作学习在许多发达国家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使用,它对提高学生成绩、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者团队合作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成效。本文探讨了该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建设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效用,提出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其实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孙娟  ;李松岭 《科教文汇》2014,(21):145-146
“学进去,讲出来”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直接影响学习过程,进而影响最终的学习结果。教师对学生学习观念的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本文利用外语学习观念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并且有较好的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17.
龚静  卜爱华 《科教文汇》2014,(4):126-126,130
很多新疆籍民族学生在民族预科阶段的英语学习中面临巨大的困难。此文以吉首大学民族预科班为例,对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提出了“三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在提高新疆籍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英语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殷 《科教文汇》2014,(5):117-120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传递信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提问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现状的研究,分析当前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1)紧扣教学重点、把握关键点设问;2)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设问;3)抓住学生思维的发散点设问;4)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问;5)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问;6)及时反馈,正确评价。以期创建高效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叶君 《现代情报》2009,29(4):183-18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学习好外语对于国家和学习者本人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策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策略决定着学习的成败。本文尝试对于课堂以外的学习策略信息进行分析,以期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身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20.
何敏 《科教文汇》2014,(5):65-66
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十分严重,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对幼儿造成很大的伤害。本文从各派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出发,从“误天时”、“无地利”、“失人和”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学习有效性、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健全人格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