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四川境内行程一万五千里,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途经近70个县。四川是长征所经过的14个省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省份,四川各族人民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先烈业绩,弘扬长征精神,四川省档案(局)馆特别制作了“红军长征在四川”档案网上展览。  相似文献   

2.
序言     
《四川档案》2006,(5):1-1
七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四川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区最广、时间最长、最艰苦卓绝、最可歌可泣的省份。四川又是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都经过的唯一省份,是经过的14个省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省份。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分别于1935年5月和1936年5月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强渡金沙江进入四川境内。红四方面军从川陕苏区经阿坝直接北上,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境内实现了两次成功的会师(甘孜,红军二、四方面军会师;懋功,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档案馆和有关市、县档案馆所藏反映红军长征的档案史料,以国民党军在甘肃境内堵截红军长征的档案为多。这些档案都是民国甘肃省政府、省民政厅和各县联系具体事宜的细节性、过程性文件,比较如实地记述了国民党驻甘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秉承蒋介石的命令,指挥所辖中央军和地方部队堵截红军北上的情况,也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红军突破层层防线,挺进陕北的过程。简单地说,关于国民党军在甘肃境内堵截红军长征的某些细节,这些档案可以说是比较详尽的资料,后来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回忆和纪实,不管是出自当事人的自述,或是后人的研究成果,只要…  相似文献   

4.
红军在理县薛城老街城门上錾刻的标语:为中国独立自由奋斗到底,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更好地开发理县红色旅游资源,理县编委会历时近1年编写了《行游理县》(2006年1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书,书中详细记载了红军长征在理县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北京晨报策划、组织、实施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历时4个多月.10多名记者、编辑参加报道,除了在北京的采访外.还先后走访了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6个红军长征走过的省市.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红军老战士、诸多红军亲属以及长征研究的专家学者。最终.以“见证传奇”为主题,分别以“还愿、英雄、等待、影响、揭秘、传承”6个为分主题.从10月12日至20日.共12个整版.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读者总体的评价是:内容鲜活。故事感人.幕后新闻多.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6.
<正>为开展好"八一"纪念活动,抓好嵩明县境内重点档案的收集与保护工作,8月2日清晨,嵩明县档案局组织干部职工进行"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队伍从嵩明县城出发,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到达东村龙王庙红军标语文物前。在活动中,单位老党员、老同志结合红军过境嵩明相关记载,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同时,为推进嵩明县境内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县档案局还对龙王庙红军过境标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对于激励人们继承和发扬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推动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省各级档案部门进一步发掘和提供利用革命历史档案,用反映红军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的档案史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服务契机。红军长征历经11个省区,而在甘肃境内活动的范围最广,过境部队最多,在甘肃会宁实现了三军大会师。1935年8月2日,红二十五军由陕甘交界的双石铺西进甘肃,策应中央与主力红军…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进驻成都,以华西协合大学为基地,向四川开拓布道、医药、教育事业。在半个多世纪里,传教士们在此留下了众多的历史献、图片档案、建筑遗存、口碑材料等,这些具有特殊价值的人档案现已成为四川大学的特藏档案。  相似文献   

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0年前的长征是那么遥远.对于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当年红军战士形象是高大却遥不可及的。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这支队伍为什么叫红军?浙江有过红军队伍吗?参加红军的是怎样的人?他们怀着怎样的梦想参加了红军?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在我们周围还有健在的红军战士吗?带着疑惑、好奇,我们这一群参加“现代传媒技术在档案抢救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的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学生,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追寻传说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10.
四川各级档案馆保留的大量清代地方县级衙门档案,以存载清代历史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著称,是我国现存清代地方历史档案中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清代四川巴县衙门档案和南部县衙门档案。巴县档案计11.3万余卷,保留了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资料,记载了清七朝175年的历史。南部县档案,计1.8万余卷,约10万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姜海龙 《兰台内外》2023,(33):3-4+7
<正>在扶余市档案馆珍藏着两份半个多世纪前关于达户村锡伯族调查研究的档案,这些档案用手写方式记录了调研小组走访当年村里锡伯族老人的历史,对于我们了解锡伯族过去的变迁和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这些档案因为年代久远,有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笔者又查阅了馆藏的相关档案,将扶余三骏乡达户村锡伯族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变化整理成文。1关于锡伯族的起源,有三种代表性的说法第一种说法:锡伯族是鲜卑的转音,是古代鲜卑的后裔、东胡的一个支系。他们在黑龙江和吉林境内的一支,即是清初的锡伯部族,史书的记载不叫鲜卑,改称锡伯,应该是鲜卑这个名字的不同发音。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充分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3月11日,四川省档案馆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合作,将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搬到线上,开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在"百年四川"展厅,为广大网友解读了川汉铁路股票、第一份入党誓词、红军长征过四川留下的布告以及会师大会签名旗等珍贵档案。在"四川馆藏精品档案"展厅,解读了元代展了"云观展"直播活动。  相似文献   

13.
川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四川档案》2006,(5):42-43
自红一方面军1935年1月进入川南,至红二、四方面军1936年8月离川北上抗日,红军长征在川行程万余里,时间长达一年零八个月。红军在川期间,川军及国民党中央军对红军实施围追堵截,留下了丰富的档案史料。如今,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被妥善地保存在四川省档案馆及红军经过的各地市县档案馆内,成为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素材。值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笔不揣浅陋,权充一次导游,带领大家浏览这多达数十万字的档案史料,希望大家能从中真切体会到长征的艰辛,体会到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亲情。  相似文献   

14.
档案宣传工作的广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宣传的形式要广.既要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舆论宣传阵地,又要借助悬挂标语、横幅、气球、制作宣传橱窗、举办各类竞赛、汇编档案史料、发行档案刊物、举办档案展览等手段,让老百姓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了解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策佳 《四川档案》2006,1252(4):24-26
重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门户和商业重镇,1891年重庆开埠设关是四川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四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使四川地区由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急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旧中国的重庆海关是在帝国主义的强权下被迫设立的,是由外国人直接控制的特殊机构,它在运转的五十多年中形成了丰富的档案史料,这批档案建国后由重庆市档案馆保存,后又移交至四川省档案馆收藏。现四川省档案馆馆藏重庆海关全宗档案1252卷,案卷排列长度达52.2米。这些档案有这样两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乌江南岸 毛泽东挥泪送衣给干人 1934年底,湘江惨败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为挽败局,毛泽东力排众议,在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支持下,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进入了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省境内。 进入贵州境内的红军指战员们惊异地发现,这里的穷人瘦得只剩皮包骨,被形象地称为“干人”。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  相似文献   

17.
秦岭  少辰 《出版参考》2007,(7):17-18
张国焘既然是川北红军中的第一号人物.当然也就成为四川军阀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地想把他除掉。1933年10月,刘湘出任“四川省剿匪总司令”后,即在全川各地城镇、乡村、通衢、渡口广贴告示,悬赏10万大洋购买张国焘的脑袋。告示贴出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红军保卫局就接连破获了两起企图暗杀张国焘的案件。所有落入红军之手的亡命之徒.一律被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18.
<正>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的条件最艰苦的一段路是在四川的阿坝州境内。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寻访红军长征遗迹,2016年1月2日,我们一行来到黑水县,向瓦钵梁子山上的徐向前指挥所遗址进发。从岷江与黑水河相交的河口,我们沿黑水河逆流而上,在色尔古镇的林场驻地找到去红军遗迹瓦钵梁子的路。仅容一辆车通行的柏油路弯弯曲曲,盘旋而上,目  相似文献   

19.
张玲玲 《北京档案》2016,(10):51-53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和精神远征--长征。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岁月荏苒,烽火硝烟早已散去,我们对长征的记忆却历久弥新。长征途中,红军在全国十四省留下大量宣传标语。从宣传标语内容、形式和功能的演变,我们可以管见党和红军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砥砺前行,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正>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珍贵原始历史记录,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川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四川境内最主要的电网规划、建设、运营和电力供应企业。作为一家国有特大型企业,国网四川电力深刻认识到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依靠档案全面记录企业创新发展的历程,通过文字、图片、影音资料、实物的形式把企业的历史展现出来、保存下来。国网四川电力通过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